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网络秀场直播是国内最早出现的直播形式,主要通过网络主播为观众表演才艺的方式建立起稳定的陌生人互动社区.近年来,社交元素频频嵌入秀场直播活动,资本系统与社交生活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联结.文章观察秀场直播的互动过程,发现直播平台的社交活动虽受制于资本系统的效益原则,即所有活动围绕刷礼物而设计,个体也借助资本符号在网络世界...  相似文献   

3.
虚拟礼物的流动构建了网络秀场直播间的关系网络和利益分配机制.本文对礼物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运用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法,对秀场直播间的礼物流动逻辑进行了分析,阐述在秀场直播间所呈现出的传统主流理论中的两重礼物流动逻辑,在此基础上发现并提出第三重礼物流动逻辑——诱导性礼物流动,深化了对直播间礼物流动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  相似文献   

4.
5.
贾毅 《编辑之友》2016,(11):42-48
近来,网络视频直播尤其是秀场类直播及其主播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一是由于市场规模与收益快速膨胀,二是由于负面报道频见媒体.本文从解读秀场类直播的内核入手,即“经济利益下的人际交互”,中心目的是要探究直播产业迅速兴盛的“奥秘”.研究显示,秀场类直播能带给用户在其他媒体和现实社会不易获得的猎奇、窥视、互动、游戏、多元亚文化、尊崇等多种狂欢式愉悦体验,研究过程中同时发现秀场类直播目前存在并制造严重的文化混乱,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6.
相较技术层面的优化,网络直播媒介在人性化层面的延伸更加明显,人性化逻辑成为牵引直播媒介进化的主要力量.基于媒介演进人性化趋势的视角,文章考察影响网络直播演进的人性需求,并探讨网络直播如何沿着深度适应人性需求的逻辑延伸.具体地说,网络直播的人性化逻辑是通过满足人实时同步的基础交流诉求,传播日常生活内容的物理诉求及情境化互动、分享的心理诉求,媒介向着消弭、延展、情境化的方向发展,即以去中介化的发展路径将网络直播空间延展至日常生活,构建更有温度的媒介情境,实现人的"感觉总体"回归.然而,网络直播在带来极致人性化体验的同时,也可能让人付出去社会化的代价,使人独立生存能力降低,出现"个体孤岛".  相似文献   

7.
网络秀场直播具有娱乐与陪伴双重属性,情感劳动是其重要的工作方式之一。面对直播场对真实生活世界的挤压,主播通过划定私域来制造现实身份与虚拟身份的脱节,从而使自我合理化,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其羞辱门槛和道德界限,进一步导致赋权表演下的自我迷失。  相似文献   

8.
王建磊  冯楷 《传媒》2022,(3):51-54
网络直播具有成本低廉、方便快捷、互动性强等特点.作为媒介的网络直播注重奇观化的表演逻辑,作为工具的网络直播则强调高效带货的变现逻辑.在5G时代,网络直播平台不断演进和更迭其定位,通过"直播+"战略与电商、教育、演艺、医疗等行业融合发展,成为高效率低成本的公共数字管道,这一工具化属性的凸显,意味着未来的直播可搭载不同的产业模块,作为一种"新基建"设施发挥出更大的公共服务价值,会激发出更大的商业势能.  相似文献   

9.
朱江丽  郭歌 《中国出版》2023,(12):53-57
从电视问政到直播问政是主流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跨越式发展。媒体直播问政是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媒体融合创新发展双重要求下的媒介实践,通过“事前”凝聚相关利益群体,“事中”打造公共协商空间,“事后”保持对话与监督落实,助力治理媒介化发展。未来主流媒体要深化治理媒介化,通过提高政治逻辑媒介化水平,深化媒介逻辑媒介化程度,提升用户逻辑媒介化素养,创设常态化社会治理协商氛围。  相似文献   

10.
11.
刘鑫 《新闻前哨》2023,(7):69-71
本文对人工智能主播的演化逻辑作了全面梳理,提出了人工智能主播演化过程中的发展不足,并给出了相应的针对性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当前网络直播发展的基本特征是移动化、泛娱乐和直播平台竞争加剧.部分直播平台内容存在色情、暴力等突出问题,直播市场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政府应加强内容监管和市场格局引导,直播平台亦必须加强行业自律.同时,从社会层面推进积极健康的网络直播文化建设也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3.
社交媒体时代,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网络舆论圈层化现象愈发凸显。然而,圈层化对网络舆论而言是把双刃剑。在现有的理论、技术与运行逻辑下,一方面,技术赋能的圈层化为网络舆论提供了“圈”“层”并行的传播路径,且不断衍生出了圈层舆论、圈层传播,以及圈层文化等新的圈层形态;但另一方面,圈层化也诱发和加剧了对抗性网络舆论等乱象,冲击了既有的舆论生态。对此,本研究建议从自律与他律的双维视角出发,在遵循和完善制度规约的基础上,充分发掘互联网平台内在活力,有效发挥政府主体间性作用,不断尝试构建网络舆论圈层化有理、有效、有序传播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4.
15.
王江蓬 《中国编辑》2022,(11):61-67
中国互联网生态治理经历了治理互联网基础设施、治理作为新媒体的互联网、治理网民及其集体行动、治理网络社会及治理互联网平台与技术运用的演进路径,以此构筑了中国互联网生态治理模式和体系。在此过程中,政府管理与媒体赋权博弈的权力逻辑、法律规范与政策规约协同的规制逻辑、内容生产与价值引领平衡的社会逻辑,成为中国互联网生态治理发展演进及其调整变革的必然遵循。中国互联网治理主体在互联网生态治理实践过程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倡导多主体协同参与及科学认识互联网发展规律,成为中国互联网生态治理得以持续探索和变革创新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6.
马宁  阮一婷 《传媒》2021,(10):55-56
当前,以电商、真人秀、游戏等直播为代表的传播形态广受关注,网络直播自2016年"中国网络直播元年"发展至今,用户规模已突破六亿.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直播带货进一步推动了电商直播普及应用,但以主播为焦点的舆情事件也层出不穷.在以直播平台、MCN机构、网络主播、商业企业以及监管机构、协会组织等为主体的网络直播数字文化传播体系下,有效的自律他律已成为网络直播发展需要从数字媒介素养、社会协同共治等方面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7.
张虹 《青年记者》2020,(10):8-11
在葛兰西和阿尔都塞的理论中,媒体被视为国家机器的特殊类型.媒体是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有机构成,它不仅参与着政治进程中的民主建设、意识形态宣传、文化领导权的构建,也在经济层面丰富着产业的业态与市场的生态.可以说,作为“有机体”的媒体,一直是国家治理场域中占据一定位置与资源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8.
风险的媒介化治理是在媒介化社会与风险社会的交织中产生的命题。本研究将媒介化理论纳入风险治理视野,将媒介视为治理体系内的核心构成,阐释了媒介作为治理主体、治理载体以及治理对象所承载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又立足于媒介化、风险与治理的关系,从政治逻辑、风险逻辑、媒介逻辑的内涵及相互作用关系入手,探讨了风险媒介化治理的内在逻辑关系。三种逻辑的互动作用结果决定了风险治理中的价值导向、现实规限、资源配置与建构机制。风险的媒介化治理实质上为其内蕴逻辑间的博弈提供了调适空间,任何科学有效的风险治理,都要求在三种逻辑之间寻找交汇点,形成适应媒介化社会的风险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刘艳娥  孙灿 《新闻前哨》2021,(7):119-121
网络视频直播作为新时代背景下助农扶贫、实现乡村振兴的积极探索,在技术、政治、市场、文化和社会的多重发展逻辑下,表现出整合农村各种生产要素的中心效应、保障农村全面化开发实力的实心效应、提高农民主动脱贫能力的核心效应,有效纾解了农村局部落后的生产关系与社会整体先进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对后扶贫时代巩固脱贫成果,形成共建共治...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