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当两动点之间的距离为定值时,可选用平移法求两变量线段和的最小值.以两动点之间距离的相等为切入点,经过平移,使两个动点“合并”为一个动点[1],实现变量线段的等线段替换,化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问题.例1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长为2的线段CD(点D在点C右侧)在x轴上移动,A(0,2),B(0,4),连接AC、BD,  相似文献   

2.
<正>片断一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有一例:如图1,将字母A按箭头方向平移3cm,作出平移后的图形.教材上的解答如下:在字母A上,找出关键的5个点(如图1所示),分别过这5个点按箭头所指的方向作5条3cm的线段,将所作线段的另5个端点按原  相似文献   

3.
一、正确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1.理解这三个概念的含义线段是一个基本的几何概念;直观地看,绷紧的琴弦、人行横道线都可以近似看做线段,线段是有头有尾的“直的线”;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比较其长短. 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是有头无尾的“直的线”. 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直线;直线没有端点,是无头无尾的、不弯曲的线. 2.弄清这三个概念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4.
<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顶点(不动的),确定另外两顶点(运动的,一顶点在抛物线上,另一顶点在直线上),是抛物线中一类比较综合的题目.笔者利用平行四边形的两个判定(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和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通过平移动点所在直线,得到三条平行线,轻松实现了对抛物线上动点的寻找,使这一类型问题得以轻松解答.试举三例,帮助读者理解"三线摆平"的解决方法.1 知识准备1.坐标系中线段平移  相似文献   

5.
平移是一种几何变换形式,即将一个几何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平移的好处主要有三点: (1)可以使分散的条件相对集中; (2)可以使过于集中的条件相对分散; (3)可以构造特殊图形.用平移来证明线段不等关系式,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学习数学时,人们总喜欢以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概念作比喻,帮助形成数学概念.例如,在学直线公理“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时,有位老师联系这样一个例子:几年前,在《西安大追捕》这部电视剧中,一个血债累累的杀人犯逃避警方的追捕,躲在犯毒同伙家的阳台上试枪,准备杀害追捕他的警察.这天是传统节日,他利用周围群众放鞭炮的声音作掩护,对准数十米外一幢楼上的一扇窗户放了一枪.弹头穿过窗玻璃射到室内墙上反弹落在地面.公安人员根据玻璃和墙上两处着弹点,沿着过这两点的直线,终于发现了凶手发枪的位置.在学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时,另一…  相似文献   

7.
《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一章中“,线段、射线、直线”三者是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欲弄清这部分内容,需掌握如下内容:一、理解三者的概念线段是不定义的概念,课本中是这样叙述的“:绷紧的琴弦、人行横道线都可以近似地看作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和直线都是用线段的延伸来定义的: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射线;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直线.将射线反向延伸也可形成直线.二、三者意义辨析三、比较线段的长短1.有关线段的两个重要概念:(1)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2)如果一个点把线段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  相似文献   

8.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阅峨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图形平移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形上任意点移动的方向相同B.图形上任意点移动的距离相同C.图形上可能存在不动点D.图形上任意两点所连线段长短不变2.如图1,可以视为图形平移的(一个头像和另一个头像)有() A .5对B.8对C.9对D.10对3.在图形旋转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形上的每一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B.图形上的每一点移动的角度相同C.图形上可能存在不动点D.图形上任意两点所连线段与其对应两点所连线段相等4.观察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可以看做一个小三…  相似文献   

9.
平移与旋转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利用平移与旋转可以巧妙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现举几例说明.例1如图1,点A、B为隔着河塘的两个村庄,为了测量两村庄的距离(要求不经过河塘),请你想一想,怎样用平移、旋转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解:(1)用平移的方法:如图1,先将点A沿着适当的方向平移适当的距离到A'处,然后又将点B沿着同样的方向(保持BB'∥A A')平移相同的距离(保证BB'=AA')到B'处,这样线段A B就平移到线段A'B'处,根据平移的特征A'B'=A B,因此量得A'B'的长就是AB的长,这样也就测得了两个村庄间的距离.(2)用旋转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立体图形上点与点之间的最短距离问题,往往通过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然后再运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决。可以利用轴对称或平移或旋转等几何图形的变换,把两条或多条线段和最短的问题转化为平面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最短的问题来处理。一、通过平移来转化  相似文献   

11.
<正>数轴是初中数学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它是数形结合的基础,所以突破数轴问题的难点,也就为学生今后运用数形结合打开了一扇窗.下面笔者结合题组,谈谈如何突破数轴问题的难点,与各位同仁交流.一、突破基础关——平移与距离数轴上点的平移和两点间的距离是数轴所有难点问题的突破口.点的平移是今后进一步研究动点问题的基础,两点间的距离则可以让学生感知数轴与线段之间的关系.例1请利用数轴回答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12.
由复数加法法则可知,两个复数相加的几何意义是把加数中的一个复数对应的点进行有规律的平移,平移后得到的点对应的复数就是其和。利用这一观点解决有关复数问题更简捷。 依据:z=x+yi,z_0_a+bi(x,y,a,b∈R)由复数加法法则知z+z_0=(x+a)+(y+b)i 结论:复数z对应复平面内的点z,点z+(a+bi)是把点z沿实轴方向移动|a|个单位(a>0时向右移动;a<0时向左移动)再沿虚轴方向移动,61个单位(b>0时向上移动,b<0时向下移动)得到的。 本文称这种方法为平移法,下而举例说明这种方法的应用。 例1.如果复数z满足|z+i|+|z-i|=2,求|z+1+i|的最小值。 解:由复数的几何意义知复数z为以A(0,-1),B(0,1)为端点的线段AB,而z+1+i表线段AB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再向上平移一个单位得到的线段A′B′,(如图所示),而|z+1+i|最小值表线段A′B′上的点到原点的最短距离,即|z+1+i|_(min)=|OA′|=1。  相似文献   

13.
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学生在初中数学中学到的基本定理之一。也是人们在每天的生活中不断验证的事实。近几年,这个事实被广泛"演变"为"线段和的最值问题",频频出现在各省市的中考题和竞赛题中。这类试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点的对称、平移、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等,考查的思想方法主要是方程与函数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化归转化思想等。本文从教科书中溯源,对这类问题进行了探究。类型1特征条件:两个定点,直线上一个动点。  相似文献   

14.
"最值问题中动点的确定"是初中数学中一类综合性很强的问题,在整个初中数学的学习中都存在最值问题,这类试题也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问题之一,它主要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和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很高.本文结合实例谈谈"最值问题中动点确定"的若干求解策略.一、利用轴对称确定动点通过轴对称,画出一个定点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把折线段变成直线段,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线段和的最小值,从而确定此时的动点位置.  相似文献   

15.
线段、射线和直线是最基本的几何概念,也是今后学习几何的基础.学习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理解三个概念1.线段:线段是一个基本的几何概念,直观地看,一根笔直的竹竿可以近似地看做线段,线段是两个端点,可以比较其长短.2.射线: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3.直线: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直线,直线没有端点.二、比较三者异同初学几何,对于三个概念,经常容易混淆,下面将这三个概念间的区别用表格概括如下:这三个概念间的联系是:(1)线段是射线或直线的一部分,线段向一方延长即可得到射线,向两方延长即…  相似文献   

16.
逄路平 《中等数学》2012,(8):2-4,18
(本讲适合初中)形如a+b=c的线段关系可称为线段和或线段差问题.比较简单的证明线段和(或差)的问题,一般可以考虑使用截长法或补短法.所谓截长法,就是把"和线段""掐开"成两段,证明它们分别与两条"部分线段"相等;所谓补短法,就是把两条"部分线段"中的一条延长,证明加长线段等于和线段.两种方法都是把问题转化为线段相等.  相似文献   

17.
一、知识梳理1.平移变换①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②新图形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③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长度相等.2.平移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正>初中数学中动点路径问题,一般有两种情况:线段或圆弧.本文提出一种求动点路径长的方法——三点法,"三点"指动点的起点,终点与过程点.该方法分为三步:(1)精准作图,运用刻度尺,圆规及量角器等工具作出位置较为精准的"三点".(2)大胆猜测,若"三点"共线,则动点路径为线段;若"三点"不共线,则动点路径为圆弧.(3)小心验证,根据画出的"三点图",运用相似三角形、"定角定长定圆"等方法对猜想进行严格的证明.一、知识准备1、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19.
<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有一类动点问题——已知一条线段,平面内任意一个动点连结线段两个端点形成的夹角为定角,求这个动点的相关线段长度的最值问题.本文就这类动点最值问题进行举例分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41~42页的内容. 二、课标要求 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结合实例感受平移、旋转现象;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三、教材分析 "平移和旋转"是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第二课时的内容.平移的教学(例1),教科书提供了三个生活中的例子:建筑工地上的升降机、观光缆车和推拉窗,以帮助学生建立平移的表象.通过在方格纸上向不同方向平移的小房子,来画出简单的几何图形平移,使学生了解平移的两个参量:移动的方向、移动的距离.通过向上平移5格和向右平移7格的示例,使学生了解向哪个方向平移多少格的意思.这部分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尤其是教科书中提供的小房子图形比较复杂,学生理解起来十分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