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六单元归属“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选取古今中外五篇小说--《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促织》《变形记》,旨在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小说,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认识作品的艺术价值,并尝试文学写作,借以提高审美鉴赏和表达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2.
《短歌行》是高中语文必修课程的教学篇目,选择其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的相关规定。梳理“文学阅读与写作”提出的学习内容与目标,可以形成下面的思维导图。参照思维导图列出的学习内容要点,阅读《短歌行》需要关注诗歌本身的结构特征、呈现的形象特点、诗歌的情感基调与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3.
《文赋》是晋代陆机(公元261年—303年)的重要文学理论著述,是继曹丕《典论·论文》之后的一篇具有一定系统性和深刻性的比较完整的文学理论文章。在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中国古代文论选读》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陆机是太康(公元280年—289年)时期的重要诗人,是我国古代有影响的文学理论家。他在《文赋》自序中明确表示,他从阅读前人的作品和自己写作实践中对文章写作的复杂性有了深切的体会。他写作《文赋》的目的就是要探讨文章写作的内部规律,解决写作中经常出现的“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问题,即思想不能很好地反映事物,语言…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2010,(1):54-58
世纪风文学之社简介 江苏高邮经济开发区中学世纪风文学社创办于2001年,社刊《世纪风》以文学为主题,每学期出版一期。几年来,社员有六百多篇作文在一百多家报刊发表,有四百多人次在全国各级各类作文大赛中获奖,《优秀作文选评》、《阅读与作文》、《阅读与鉴赏》、《初中生优秀作文》、《写作》等二十多家报刊曾辟专栏介绍或刊登社员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目前高职院校中普遍会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但是效果不佳,因此有必要进行相关的课程改革。将《大学语文》与现代汉语、写作等课程整合,开设《文学作品欣赏》及《汉语写作》两门课程,《文学作品欣赏》通过丰富的阅读量,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与了解文化背景,《汉语写作》课程引导学生通过有目标的训练更加熟悉写作技巧。在高职院校中强化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有助于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相关工作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段福德  李朋 《考试周刊》2013,(65):11-12
面对当下理科大学生的文学素养严重缺乏的现实,《大学语文》教学承担改变这一现象的重要责任。要充分发挥《大学语文》在培养理科大学生文学素养中的重要作用,必须在充分利用好优秀文学作品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培养学生阅读积累、写作的习惯,提高整个大学语文教师队伍的素质三个方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7.
语文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学习语文不仅是提高初中学生知识储备和文学素养的有效方式,对学生学习其他科目也有很大的帮助。阅读和写作是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的重难点,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阅读与写作教学。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不仅让阅读和写作相辅相成,还是帮助学生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方式,并能够促进初中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本文对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意义进行探析,并阐述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8.
《登高》这首诗选自中等师范学校《阅读和写作》第四册诗歌单元,主要鉴赏唐代诗歌。唐诗是中国文学的奇葩,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鉴赏唐诗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和积淀学生的人文素养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9.
王勃的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其实是一种对阅读吸收的再创作,他创作的“导火线”是庾信《马射赋》中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马丁·路德·金也懂得阅读对写作有直接激发的作用,他的《我有一个梦想》里某些精句也成功吸收与运用了《旧约全书》中的一些句子。朱自清先生曾说“写作的训练,还是要从阅读说起。虽然文章不等于生活,是‘流’不是‘源’,但同样可以影响写作。”阅读不仅能让我们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提高文学素养、摄取间接的写作素材,它还可以在构思成文方面有“导火线”的作用。笔者经过多年的探索,积累了一些方法,现试举三条,以求得各位方家的指教。  相似文献   

10.
追本溯源,编年史的写作可追溯至《春秋》。从《春秋》的编排体例与用笔入手,通过对文学编年史的特点及发展的探究,可见《春秋》对文学编年史的借鉴价值主要体现在写作体例、写作手法及用笔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文心雕龙》不是近代意义上的文学史著述,却带有明显的文学史意味,其中《辨骚》、《诠赋》等篇尤具代表性。刘勰并非有意撰写文学史,而是在探求各体文学特征和写作规范的过程中不期然而然地走向分体文学史,在文体论和创作论的交汇中不期然而然地勾画出各体文学发展流变的历史脉络。这种异于近现代文学史写作的撰述策略使《文心雕龙》得以融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三者于一体,值得今人思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看《大家》     
叶开的《青春期》(长篇小说·上)是本期“前沿”栏目唯一刊发的小说。在文学的牧场中,叶开放开蹄子恣意撒欢。具体点评待下期出齐再总体进行。本期“你们”栏目所刊小说为甫跃辉的中篇《鱼王》。作为复旦大学文学写作专业研究生,甫跃辉近两三年在写作上崭露头角。较之于他之前的小说(如发在《山花》上的几篇:《街市》、《金色》与《少年游》等),这篇《鱼壬》已经充分显露出他在经营文学世界时所锻就的从容开阔的气度。在《鱼王》的前半部分,租下白水湖养鱼的外来渔民老刁与儿子海天在性格上相似得几近合一:老实本分、略带羞赧却都豪饮烈酒,  相似文献   

13.
大众文化     
肖波儿 《新读写》2014,(12):31-31
肖波儿,上海政法学院本科在读。高中时曾有幸成为《新读写》的“新人物”。虽然大学没有读文学类专业,但从未放弃阅读和写作,因为阅读能让人静心思考,写作能让人摆脱世间的喧嚣,在这条充游墨香的路上,将永不停下追逐的脚步。  相似文献   

14.
1.文学点评 文学点评尽管有时只是只言片语,却能表现一部作品或者一篇文章的写作特点,揭示其主题或写作目的,如:《诗经》——先民的歌唱;《资治通鉴》——帝王的镜子;《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平凡的世界》——普通人的生活,一个时代的奋斗。  相似文献   

15.
【教学设想】《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两篇写景抒情散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自然情怀",学习任务群分属"文学阅读与写作"。选择从审美的角度切入,契合写景抒情散文的文体特征,也是落实"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的内在要义。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  相似文献   

16.
《海上花列传》与《繁花》一同划归为通俗吴语方言文学视阈下的写作,在选材与叙事风貌上我们足以洞见二者间的极大类同.韩邦庆有意以吴语对抗京语,目的是提升吴语文学的地位;而金宇澄既要运用母语方言进行文学思维写作,又要拿捏沪语在已普及的国语之上出现的分寸尺度,二者就呈现面貌与读者接受度而言必定存迥.本文拟通过《海上花列传》与《...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一些省市的高考语文试题在文学作品阅读的试题设计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增加了文学短评的写作。这类试题突出了对考生阅读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完全符合现行《语文教学大纲》指出的高中生应。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能够‘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要求。面对这一变化,在今后备考复习中.我们必须加强文学短评的写作训练。  相似文献   

18.
"学习‘文学阅读与写作’这个任务要达到的目标是提升‘审美体验’。"[1]文学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常常被理解成以阅读积累促进写作水平的提升。但事实上,写作与阅读是互为因果的,两者互相作用能够提升审美体验。皮亚杰曾提出同化、顺应、平衡是审美接受的三个阶段,审美体验的发生有赖于这三方面的能力。本设计以此为据,以《最后的常春藤叶》为例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9.
语文《考试大纲》明确规定考查考生的五种能力——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表达应用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为了测试这五种能力,考试内容又划分为五大板块——语言知识与语言表达、文学常识与名句名篇、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写作。这五大板块具体包括41个考点,其中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9个考点,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4个考点,古诗文阅读9个考点,现代文阅读9个考点,写作10个考点。  相似文献   

20.
王丽姝 《文教资料》2010,(29):27-28
清末谴责小说《镜花缘》普遍被认为是中国式的《格列佛游记》,二者不仅写作年代相近,而且在写作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存在诸多相似之处。本文旨在从“海外游”这一文学角度诠释两书所反映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