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摆脱危机的七个方案 故事中的那条小小的救生艇,来自破旧的日本货轮"齐姆楚姆"号.在穿越太平洋时,"齐姆楚姆"号沉没了,只有那条救生艇载着幸存者在太平洋的惊涛骇浪中开始了漫长的漂流.  相似文献   

2.
阿拉斯加的地形是南北高而中间低,像个马鞍子。南面是阿拉斯加山脉,这是太平洋板块往北挤压的结果。北面则是古老的布鲁克斯山脉,这是北冰洋板块活动留下的痕  相似文献   

3.
刘永健 《知识窗》2011,(6):24-24
在日本和新加坡等国家.所有4层以上的建筑物的外墙上都有一排贴着倒立的“红三角”标识的窗户.从项楼一直延续到一楼.非常显眼。每一个刚到这些国家的人都不明白其中的原因。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国土面积很小的国家。为了充分利用国土资源.他们的建筑物一般排列得比较紧密.同时相对来说街道也比较狭窄。最要命的是日本还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这是全球最长的地震带。而日本整个岛正是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接处.地质活动十分频繁.  相似文献   

4.
日本处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地带,是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大规模地震。其中,20世纪20年代给东京等地带来毁灭性打击的关东大地震至今还常常被人们提及。  相似文献   

5.
海啸冲击波     
日本特大地震引发的海啸袭击了日本列岛及其太平洋沿岸周边国家和地区。研究人员对有关数据分析后发现,在地震发生后五六分钟,震中海面至少上升了3.5米。他们推测,冲上陆地的海水量可与2004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海啸时的海水量相匹敌。对发生在海洋里的地震来说,其伴生灾害中最具破坏性的就是海啸。很多时候,海啸造成的损失往往会高于地震本身。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的交汇部位,新生代主要受印度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我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台湾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我国地震的总体特征是西部地震频度高,东部地震影响大。比如2001年就有一场8.1级的地震——东昆仑地震,因为发生在荒无人烟的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地震?     
什么是地震?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表震动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面震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在古生代之前位于天山—兴蒙造山系,受到北部西伯利亚板块和南部中朝板块、扬子板块的影响;晚三叠世以来,受到太平洋板块的影响,进入到了滨太平洋构造域阶段。在这种构造背景之下,形成了壮观构造岩浆带。本文对黑龙江省东宁县花岗岩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岩体的硅酸盐、稀土及微量特征,综合分析研究,并对其岩浆成因及构造环境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9.
车云 《科学与文化》2010,(6):F0002-F0002,1
数亿年来台湾始终处于欧亚大陆板块的边缘,因此板块挤压事件令台湾岛历经数次造山运动的起起伏伏,最近一次发生在600万年前,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的挤压碰撞,就此拉开今日美丽之岛辉煌历史的序幕。台湾岛随着地球板块的作用而逐渐扩大升高.形成全球独一无二、极为特殊的造山岛屿景观。  相似文献   

10.
<正>数亿年来台湾始终处于欧亚大陆板块的边缘,因此板块挤压事件令台湾岛历经数次造山运动的起起伏伏,最近一次发生在600万年前,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的挤压碰撞,就此拉开今日美丽之岛辉煌历史的序幕。台湾岛随着地球板块的作用而逐渐扩大升高,形成全球独一无二、极为特殊的造山岛屿景观。  相似文献   

11.
讨论这个问题要对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说持怀疑态度。 1.板块既然紧密地连在一起,一个板块运动,它的周边都应碰撞,其它板块也应起连锁反应,如太平洋板块运动,相应的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都要动,碰撞是多方的,为何只有一方地震或火山。  相似文献   

12.
谭征 《百科知识》2011,(12):17-18
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有两大发现:一是发现世界大洋底有一条连绵6.4万千米长的巨型海底山系,这是新洋壳产生的地方;二是科学家揭示了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根据板块构造说,地球的表面是由若干板块构成的,既有陆地板块,也有海底洋壳板块。由于板块间的漂移、挤压和碰撞,出现了地球表面的陆海分布趋势。  相似文献   

13.
刘洋 《今日科苑》2008,(3):38-39
提起"地震"这两个字不禁使人想起31年前那场震惊世界的唐山大地震。世事变迁,时间冲淡了忧伤,但对于地震的思考,却从来没有停止过。我国大陆地处欧亚板块的东南隅,东邻太平洋板块,南有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陆陆碰撞和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地壳发生了强烈的变形。菲律宾海板块与我国大陆的碰撞俯冲作用则导致了我国台湾地区地壳隆升。强烈地震频繁发生。这种基本的地质构造背景决定了我国必然长期面对大范围地震频繁活动和破坏性地震频发的局面。我们无法改变我国的地理状态,但是却可以竭尽全力使灾难带来的伤害减小。我们的专家学者秉持为国分忧,为民解难的信念,几十年如一日,探索地震的成因、钻研灾害性地震的预测方法,一直在寻求一条将地震灾害降低到最小的道路。中国地震局岩石圈台阵地震学实验室主任刘启元研究员,把青春和热情镌刻在这条道路上,千帆舞尽,回首处,只见坚实的脚印与无悔的人生。  相似文献   

14.
刘吉才 《今日科苑》2006,(7):I0031-I0031
东荣组的沉积与分布是地壳运动的结果,三江盆地处于中亚—蒙古构造域和滨太平洋构造域的交接复合部位,构造发展多阶段,不平衡性明显,地壳活动较强,因而地质构造错综复杂,三江盆地的形成及演化是亚州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及古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本课题将以板块学说,论述本区的地质构造和东荣组的分布。  相似文献   

15.
自从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板块学说之后,人们开始了对地球的地壳及其运动规律的研究。经过人们的努力,人们发现:地球表面的地壳并不是“铁板一块”而是由几大板块组成,如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欧亚大陆板块、非洲版块、南北美洲板块、大西洋板块。  相似文献   

16.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这片被喻为“世界屋脊”的地区被认为是板块挤压形成的,印度板块向北与亚洲板块相撞,导致了青藏高原的隆起。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自古就是地震多发区。千百年来,中国人对于地震的研究从未停止。在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研究员韩鹏的科研生涯中,减轻破坏程度一直是他从事地震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多年来,秉承着这一科研信念,韩鹏扎根在统计地震学、地震预测及风险评估,地球电磁学,信号处理与数据分析等方向的研究中躬耕不辍。"用科学来减少地震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捍卫人类生存的权利。"韩鹏始终行走在抗震科研一线。  相似文献   

18.
日本大阪围海造机场在20世纪90年代导致地面沉陷。《日本沉没》的上映在2006年轰动全球。2012年7月,日本的"海岸线北流"计划再次搁浅。看起来,关于岛屿和沉没之间的因果关系,有人一直都无法弄清。  相似文献   

19.
下地岛概况 下地岛是日本宫古列岛中的一个小岛屿,与伊良部岛连结,两岛之间有一条宽40~100米,水深2~4米,长约3,5千米的海峡相隔,海峡上有6座桥梁相连,因此这两个岛基本上可以被视为一个整体,隶属于日本冲绳县,是一个在普通地图上难以找到的小地方,只有在1:80万的日本冲绳地图上才能找到,岛之狭小,被视为日本“离岛中的离岛”。  相似文献   

20.
地球上的海洋正在不断走向干涸,我们人类对此只能一筹莫展。这是一群日本地质学家最发出的警告。每年,地球地壳的运动要把10亿多吨海水投入地幔,它们几乎全被岩石所吸收。其结局,终有一天,地球会像火星一样干涸。日本东京理工学院的地质学家在构建起关于物质如何在地壳和地幔间流转循环的详尽估算后,得出了上述悲观的结论。大约46亿年前,就在我们的地球刚形成不久,那时紧挨地壳下面就是矿物、无机物,它们还太炽热,不可能承载住水。后来,大约7亿5千万年前,矿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