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处辽西的契丹和奚族,史称两蕃.则天朝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叛唐,奚族与其他东北民族也迅速卷入其中,武则天不得不"倾天下以事一隅",先后三次派大军征讨,出兵达数十万之多.通过这场战争,唐府兵制度败坏、内部用人选将不当、忽视对东北边防的经营、对河北管理不力等诸多问题都暴露出来,并且对则天朝储位之争、东突厥复兴、渤海的兴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更造成唐东北防线退出辽西,后撤至幽州一线的严重后果,从而对后来玄宗朝的军事政策和军事布局构成影响.  相似文献   

2.
契丹与奚在唐代被称为两蕃,两蕃对于辽西地区的历史文明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两者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族源、驻牧范围、生业方式、文化习俗、民族关系,尤其在族源认同上及其与中原王朝及周边民族政权的关系中,两者具有共同的族源记忆和文化认同。故本文将两蕃界定为一个文化共同体,从考古学文化的角度,对两蕃的遗存进行考察与研究,并对唐代两蕃的驻牧范围、墓葬分期与分区、早期墓葬制度、文化交流及其生业方式与生态环境变迁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从唐代宗至五代时期,平卢军节度使兼押新罗渤海两蕃使驻山东半岛青州,受朝廷之命负责新罗、渤海等东亚诸国使者出入境的护送及其它外交事务。押新罗渤海两蕃使为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蕃学"是汉族中央政权面向少数民族和外邦而开设的实施儒学教育的官方机构。它并不完全产生于宋朝,却在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和其他国家的文化教育传播与推广中嬗变,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之上有了新的延续和发展。本文试从"蕃学"教育的视角,来认识宋朝的文化交流状况。  相似文献   

5.
宋政权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置了大量的蕃部巡检。作为国家权力在本部族实施的基层执行者,蕃部巡检不仅自主管理本部族事务,也作成为防守边疆的主要力量,为维护边疆安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宋政权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置了大量的蕃部巡检。作为国家权力在本部族实施的基层执行者,蕃部巡检不仅自主管理本部族事务,也作成为防守边疆的主要力量,为维护边疆安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现存于巴黎图书馆的敦煌诗集残卷P.2555文本,这本唐人诗文作品抄卷在唐代诗歌史上有独特的价值,其中佚名氏的涉蕃纪行诗更是具有较高的纪实意义。在诗人亲历四季与环境变换的过程中,他的诗中体现出了由诗人心境决定的心理时空的变化,并借助这种在诗学中的时空变化完成诗人的情感表达。通过对敦煌诗集残卷中涉蕃纪行诗所建构出的时空变化进行解读,能进一步分析诗人对战争下生命意义的关切以及对唐蕃民族关系密切关注下的文化传达。  相似文献   

8.
纵观《全唐诗》的众多作者,吕温是唯一到达逻些(今拉萨),并留下诗作的诗人,其一生经历了代宗、德宗、顺宗、宪宗四代,在"安史之乱"后出使吐蕃,心中"致君及物"的政治理想破灭。吕温使蕃诗作为独特的文学作品,描写了自己在赴蕃途中的心境变化,以及在不同地域的亲身体验,表达了内心真切的情感和爱国忧民的思想。分析吕温使蕃诗,有助于探究诗作背后的历史事实和唐代士人阶层的诗人情怀。  相似文献   

9.
介绍解一次、二次丢蕃图方程的连分数解法和求代数方程的p-adic解的连分数算法.  相似文献   

10.
以往关于东汉辽东属国问题的研究,争论大致集中在设置时间、何以称"辽东属国"、属国的性质与作用问题等几个焦点上。其中,何以称"辽东属国"是一个核心问题。有迹象表明,东汉辽东郡的辖域曾一度向西扩展,由此极有可能《续汉书·郡国志》辽东属国辖下六县曾一度均属辽东郡,这就使"辽东属国"的分置完全符合《续汉书·百官志》"属国,分郡离远县置之,如郡差小,置本郡名"的关键约束。在此基础上,属国的性质与作用的认识也应该有所更新。  相似文献   

11.
战后初期,美国为实现其远东战略,将中国东北作为其情报战的重要场所,派出大量情报人员,在东北和华北等地建立起间谍网络。美国在东北的情报活动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专业情报组织派遣专业情报人员进行活动;其二是由美国外交人员进行情报的搜集与报告。这一时期美国获取情报的主要目标是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活动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为美国制定对苏政策、对华政策提供依据,服务于冷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东北亚区域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后,东北老工业基地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被边缘化的倾向。因此,充分利用有利的国外市场和资源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把中国东北的发展置于东北亚区域内,有利于东北地区在开放的环境中获得振兴和发展。同时,中国东北地区的振兴也为周边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机会,能够进一步促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外债问题是民初国会议事的重要问题之一。得到国会批准是民初外债合同有效的基本保证,外债合法与否在一定程度决定了民初举借外债的最终结局。同时,民初国会是各种利益集团冲突、妥协的主要场所,外债在国会中的命运实际上是民初政局变化最为直接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有其自身的特点 ,它经历了一个从注重意识形态转变到注重国家利益 ,从注重政治利益转变到注重经济利益 ,从对国际法的单向努力转变到实现双向互动的过程。这些演变特点反映了新中国外交理念的不断成熟和国际地位、国际威望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改造,客观上要求进一步加强东北地区内部的合作与协调.本文通过分析东北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背景以及对国外自由贸易区经验的介绍,提出了建立东北自由贸易区的阶段模式,以期为东北地区的再开发以及全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苏联对日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这一行动对于加速日本的无条件投降、提前结束战争,无疑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我们也不能否认苏联出兵中国是其国家利益的需要。对于苏联出兵中国的真实目的,确实有待商榷。而深刻解读苏联的远东政策,无疑有助于进一步揭开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的真实面纱。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东北的筑城伴随着东北早期族群的文明曙光和族群之间的掠夺而诞生。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东北原始人类开始走出洞穴步入平地,而新石器时代早期东北先民则为防备猛兽和部落的侵扰,开始构筑聚落环壕,标志着东北筑城的早期萌芽。新石器时代中、晚的红山文化时期出现了弓箭及夯土和石块砌筑城墙的技术;青铜器时代的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辽西地区由原始社会步入阶级社会,发生了从石器到青铜器的兵器变革,由古族古国向古方国阶段的转换。在东北的西南部考古发现了大量青铜兵器及早期城堡,孕育了早期战争和筑城形态,标志着东北筑城起源的开端。  相似文献   

18.
东北是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和经济区域。东北地方史的教学和研究如果从20世纪30年代算起,到目前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经过史学家们的不懈努力,基本奠定了教学和研究的基础。但随着东北区域经济的蓬勃兴起,社会变迁对东北地方史的教学和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体阐述东盟国家华人财团叨年代的发展战略、在所在国经济中的相对实力和地位以及在东盟国家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