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虚拟社会伦理与现实社会伦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从“网络社会”概念辨析入手,提出“网络社会化程度”和“数字假相”等概念,分析虚拟社会伦理与现实社会伦理差异的原因,并指出混淆两者关系和不能正确转换两者关系可能带来的理论和实践上的不良后果,网络伦理的建构实际上就是解决虚拟社会伦理与现实社会伦理如何调适,转换和兼容的问题,而关键在于寻找两者之间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2.
一、现代社会:一个高度虚拟的网络社会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虚拟的网络社会,虚拟性是网络社会最为显著的特征。所谓“虚拟”,原本是与“现实”相对立的一个概念。一般来说,虚拟是对现实性  相似文献   

3.
与社会变迁加速形成“文化反哺”类似,网络时代到来后又出现了精神文化变化速度快于物质文化的“反文化堕距”现象.在“反文化堕距”现象的作用下,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压缩在同一时空,人们的社会期望、参照群体都会高于现实的社会地位和所属群体,这种现象对经常上网的大学生影响尤其明显.通过提出“反文化堕距”的概念,以消费为切入点,探讨虚拟与现实空间中大学生的角色冲突,为新生代大学生的行为特点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在虚拟空间,大学生体验另类角色导致奇异型消费,认同上移而超额消费,参照群体超越现实发展阶段引起焦虑型消费.在现实空间,大学生是消费的转嫁者、非职业者和学生等角色.虚拟与现实空间不同的角色规范和扮演实践,使大学生产生了角色冲突.在构建平和理性的社会前提下,学校回归公益性,提高大学生信息鉴别能力和撷取能力,才能使他们形成合理的认同,正确地锚定参考群体,使期望与现实基本契合,消除“反文化堕距”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哲学合法性”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都穿行于语言文化的空间,探究着哲学型的概念。不过,与西方哲学比起来,中国哲学不仅追求在理论上辨析理念,还追求在实践上实现理想。中国哲学比西方哲学多出来的经世致用倾向使得中国哲学与社会现实更牢地绑定,中国哲学家们也更深地涉入现实社会架构,其“士人”的社会身份弱化了其“哲学家”的思想身份,导致中国哲学在思想上的特色越来越弱。在这方面,中国哲人有必要保持其“哲学家”的本色。  相似文献   

5.
某高职学校1560名大学生网络心理问卷调查显示,网络时代绝大多数高职生能执行现实角色的要求,进行现实与网络角色间的转换,但也有部分高职生出现回避现实生活压力、迷恋虚拟网络、现实人际情感淡漠、社会功能受损等角色失范问题.团体辅导和个体深度咨询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方式,是高职院校对沉迷于网络的特殊学生群体进行有效干预和矫正的手段;“他助、互助、自助”是面对网络时代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某研究生班级为研究对象,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强情感支持和弱情感支持两个方面对学生在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中的人际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当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呈现了一些新的特征;虚拟社会的人际关系是现实社会人际关系的延伸;同时,强情感关系与弱情感关系之间亦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理论与实验的关系问题是对科学实验进行哲学研究的一个核心命题。实验是“理论负载”的还是“不受理论约束”的,这是通过研究理论在科学实验中的作用来说明理论与实验的关系问题的重要争论。海德伯格对“理论负载”概念的三种含义进行辨析,也把实验分为较低的因果性层面和较高的理论层面来说明实验中的“理论负载”和“不受约束”的具体情形,通过实验分层的方式有助于解决理论与实验的关系问题,但是这种方式可能存在限制我们对科学实验中丰富性认识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学习型社会网络立体化教学资源概念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社会调查数据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存在问题的统计和分析,对学习型社会网络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几个主要概念进行辨析,然后构建新的网络立体化教学资源概念与体系结构,为建设网络立体化教学资源建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社会调查数据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存在问题的统计和分析,对学习型社会网络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几个主要概念进行辨析,然后构建新的网络立体化教学资源概念与体系结构,为建设网络立体化教学资源建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网络时代,当网络成为青少年学习生活中的必要部分,网络在呈现了信息化便利的情况下,一些问题也就随之而来。网络内容的丰富多样使得自制力及分辨力不够强的青少年深陷其中,对网络虚拟社会的沉溺与依赖甚至使部分青少年无法适应现实社会的生活;而现实社会是每个生命个体生存的基础环境,只有网络环境而没有现实社会,生存也无从谈起。所以,加强其网络虚拟环境与现实社会对接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张昱 《茂名学院学报》2001,11(2):1-3,12
主体的裂变是指现实社会主体在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虚拟社会中通过符合化的方式实现的存在。这种裂变在虚拟社会实现,但也有其现实基础,即现实社会中主体与自我的分离。由于现实社会控制的功能在虚拟社会性弱化,主体的分离在虚拟社会表现为裂变,主体的裂变不仅对虚拟社会发展影响,而且影响了主体现实的心理结构和生活方式,从而直接影响了现实社会的发展,由此,以什么方式和途径整合主体的裂变成为现代社会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网络冲突事件为例说明了虚拟社会中的事件是现实社会关系在网络平台上的延伸和展开。现实社会中社会地位的差异、中西文化的差异与矛盾和由此形成的不同社会特点的行为支配模式的冲突是网络社会冲突的现实来源,网络冲突的影响和解决也是要在现实社会中完成的。虚拟社会并非是独立于现实社会之外,而本质上是现实社会的一种新的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13.
一、现代社会:一个高度虚拟的网络社会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虚拟的网络社会,虚拟性是网络社会最为显著的特征. 所谓"虚拟",原本是与"现实"相对立的一个概念.一般来说,虚拟是对现实性的超越,而且这种超越是有等级和层次的.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序列,可以将虚拟分成三种不同的形式:(1)对实存事物的虚拟,即对象性虚拟或现实性虚拟;(2)对现实超越性的虚拟,即对可能性或可能性空间的虚拟;(3)对现实背离的虚拟,一种对现实而言是悖论的或荒诞的虚拟,即对现实的不可能的虚拟.[1]  相似文献   

14.
从“虚拟”走向“现实”的学校网络道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丹 《中国德育》2008,(4):17-22
学校网络道德教育从“虚拟”走向“现实”具有两层含义:网络道德教育与网络道德的产生虽然与“虚拟”的网络社会或网络环境紧密相关,但究其实质,网络道德失范是网络个体现实道德问题在网络中的体现,因而网络道德教育需要从现实入手;学校是网络道德教育实施的主要场所,学校网络道德教育应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从幕后走向前台。其基本路径是:探索和遵循网络道德教育规律;对学校道德教育进行“网络化”调整。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开展的研究也日渐增多。正确认识网络道德教育中堵与疏、他律与自律、虚拟与现实、单力与合力等几对基本关系,有助于教育者更有成效地开展网络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6.
面对虚拟的科学与哲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互联网所开启的虚拟世界促使科学与哲学不得不从现实性中走出,渐次进入“对现实的虚拟”,“对可能的虚拟”和“对不可能的虚拟”的天地,对这种虚拟的真实性探讨与价值评价并不违背科学与哲学的本性,它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是对真与善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许多研究者对现实社会网络与虚拟计算机社会网络之间的关系有着不同的观点,这种社会学研究的争议同样也延伸至在线学习相关的领域。本研究通过对浙江省义乌市香山小学505班进行个案分析,从社会网络的角度剖析学生在线与面对面交流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与学生的性别、学业成绩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在线课程的开发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差异,并以此为据加强在线学习的协作。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研究论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刘 《教学与研究》2004,4(7):77-84
近年来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研究成为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学术前沿和热点,是由学界对“实践”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地位的辨析引发的。究诘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可能性”使研究获得了重大进展。但是,概念不清与文本误读成为研究继续前进的障碍。因此,回到“文本”澄清概念与实现文本阅读的“方法论自觉”,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社会工程”是一个新的学术研究的概念和范式。2006年4月初,由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发起的在西安举行的我国“首届社会工程理论与方法研讨会”上,与会的专家学者对“社会工程”的概念,研究的对象、方向与路径,其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性和其它发达国家研究的模式特点等方面从不同的学科专业角度进行了研究探讨,并认为,提出这一新概念并推进其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将导致我国教育理念和模式的战略性转变,对合理解决当代社会问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元宇宙(Metaverse)建立在近年来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基础之上,是沉浸现实和虚拟孪生概念的集合,为使用者构建了一个二元镜像的虚拟社会,搭建了集成社会网络、经济交互、智能决策的新型社会适应空间。教育领域作为社会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虚拟元宇宙的特征基础上产生了新的发展方向。从教育元宇宙的技术特征和学习特征出发进行辨析,探讨了宏观层面下教育元宇宙对于教育场景的改变和创新,分析了微观学习者视角下的教育元宇宙带来的互动模式和实践质量的提升,并对当下教育元宇宙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