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考虑旋轨耦合的从头算方法计算研究1,2-C2H4Br2的光解.计算了分子的若干电子态的垂直激发能.用MS-CASPT2/CASSI-SO方法计算了1,2-C2H4Br2分子C—Br解离的势能曲线.根据计算结果,清晰地指认了1,2-C2H4Br2分子的解离通道:C2H4Br+Br(2P3/2)和C2H4Br+Br*(2P1/2).  相似文献   

2.
正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1688102、21590800、21825303、21822305)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杨学明、张东辉院士,孙志刚、肖春雷研究员研究团队,在氢原子与氢分子的同位素(H+HD?H_2+D)反应过程中,发现了新的量子干涉现象,并揭示了该反应中的量子几何相位效应。研究  相似文献   

3.
各国陆续认识到污水处理的重要性,以往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已不能满足当下的严重水污染情况。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近年新兴起的一种新型多功能材料,具有良好的顺磁性及高选择性特征。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分离是在有外加磁场的情况下,达到主动识别并分离目标。本文综述了磁性铜分子印迹聚合物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氟原子加氢分子及其同位素分子的反应(F+H2/D2/HD)在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过去的10年里,科学家们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和高精度的理论计算,使得有关该反应体系的态-态动力学研究,特别是对反应机制、过渡态结构及其动力学性质、非绝热效应的认识有了长足的进步,得到了有关F+H2这个教科书式的反应体系动力学行为的结论性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设计、制备功能化超分子聚合物是当今高分子科学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12年5月19—21日在杭州召开了以"超分子聚合物科学与材料前沿问题"为主题的第73期双清论坛。会议围绕超分子聚合物结构构筑、聚合过程与功能调控等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推动我国超分子聚合物科学与材料研究的发展,同时凝练该领域需要深入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发展超分子聚合新的驱动力、深入研究超分子聚合过程与理论、实现超分子聚合物的特殊功能并发展成特殊聚合物材料。最后,本次论坛提炼了本研究领域的研究重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今后资助的重点与方向,对未来5—10年进一步推动我国超分子聚合物科学与材料研究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分子印迹技术及其在环境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勤  袁笑一 《科技通报》2005,21(1):110-114
分子印迹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本文阐述了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与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介绍了该技术在环境领域中的若干应用,提出了分子印迹技术将为环境领域的科学研究开辟一条新路等观点。  相似文献   

7.
分子折叠体是一类由非共价键稳定的、采用有序构象的寡聚物或聚合物. 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三类非天然的折叠体,包括:1)由疏溶剂作用驱动的并入萘环板块的寡聚乙二醇折叠体,2)由分子内氢键驱动的寡聚酰肼折叠体,3)由分子内氢键驱动的并入锌卟啉板块的寡聚苯酰胺折叠体. 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揭示,在有机溶剂中这些折叠体可以作为非天然受体分子高效络合或识别结构匹配的有机分子和离子,并且氢键驱动的折叠体可以通过络合作用实现超分子体系的手性诱导或手性放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聚合物驱为例分析了溶剂驱油模拟中的吸附现象。利用包括吸附项在内的聚合物驱油的数学模型,通过求其数值解,分析了三种主要的等温吸附方式(Henry,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在聚合物驱油过程中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以及吸附方式的选择,并分析了吸附量大小对采收率的影响,为油田现场应用聚合物驱油及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CMC聚合物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制备羧甲基纤维素(CMC)聚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丙烯酸(AA)/羧甲基纤维素=10,引发剂(硫酸铵)和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用量分别为单体的0.0014倍和0.0015倍.吸胀平衡后,将CMC聚合物在400~450℃下完全灰化16h,消解并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聚合物对Zn2+、Cu2+、Pb2+、Cd2+、Cr2+、Ni2+和Mn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CMC聚合物对重金属离子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其吸附量随着溶液pH值和重金属离子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pH为9时达到最大;并且CMC聚合物对Pb2+和Cu2+的吸附量要大于其他金属离子.  相似文献   

10.
徐志康  徐又一 《科技通报》1994,10(5):284-287
研究了丙烯酸十八酯、聚丙烯酸十八酯以及丙烯酸十八酯/乙烯基咔唑无规共聚物在气-水界面上的单分子膜性质,发现两种聚合物单分子膜均具有很好的稳定性,采用连续压缩的方法可消除聚合物的松弛特征,获得排列紧密的单分子膜.在聚丙烯酸十八酯分子链上引入咔唑基团可显著改善单分子膜的转移特性,并获得一种含光电功能基团的新型聚合物LB膜.  相似文献   

11.
叙述了半导体纳米微粒在聚合物分子中的原位制备方法、纳米微粒在 体相材料及膜材料中的复合与组装等相关工作,并对复合半导体纳米微粒的结构、性质及应 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科学中国人》2004,(10):40-41
~~我国超分子配位聚合物研究进入国际前沿 吴新涛研究组论文登陆美国纳米百科全书9月初,美国出版的《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百科全书》(十卷丛书),收入了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吴新涛院士及其研究组人员应邀撰写的评述性论文——《超分子配位聚合物》。这表明我国超分子配位聚合物研究领域已进入国际前沿。该文以占幅19书页的专章形式被收入,纳米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的尖端科技领域,构筑超分子和超分子配位聚合物研究意义重大。这一领域在结构化学方面有结构多样性,并在功能材料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前景。据介绍,《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微波法提取玉米蛋白粉中的玉米黄色素,设计了不同提取条件从而研究它们对提取率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法,分别选择甲醇、无水乙醇、乙酸乙酯作为提取溶剂,选择p H为3、5、7,微波时间为60s、90s、120s。得玉米蛋白粉中玉米黄色素提取的最佳条件是:提取时间90s,提取溶剂甲醇溶液,p H为5.0。  相似文献   

14.
针对陈家庄油田陈25北原油粘度高的特点,开展了聚合物+地障碍低张力活性剂+降粘驱油剂的降粘复合驱油配方体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降粘增效聚合物驱油体系在陈25油藏条件下体系粘度35.3 mPa·s,动态降粘率90%。利用数值模拟进行了方案优化,确定了(0.22%聚合物+0.4%降粘驱油剂)和(0.22%聚合物+0.3%低张力活性剂)交替注入的最优注入方案,预计比水驱可提高采收率10.4%,增加可采储量68.3×10~4t。  相似文献   

15.
大学学报     
《中国科技信息》2009,(17):10-14
含磷杂环戊二烯的分子/聚合物材料的光电性质 Research progress of opto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phosphole--based molecules and polymers 摘要:简要介绍了含磷杂环戊二烯(phosphole)的分子/聚合物材料的光电性质.主要包括含磷杂环戍二烯的分子/聚合物材料的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电致发光、二阶非线性光学等方面.并兼顾有关的结构与光电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新型化学制冷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日耀  范世明 《学会》2000,(12):30-30
研究表明Na2 CO3·10H2 O和Na3PO4 ·12H2 O混合物作溶剂盐较单独使用Na2 CO3·10H2 O或Na3PO4 ·12H2 O作溶剂盐 ,其制冷效果更佳 ,制冷时间更长 ,制冷温度更低。  相似文献   

17.
化学家们现在能够建造分形超级分子。这类新的聚合物(称为树枝状聚合物)有希望在生物技术和环境保护中显示出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18.
张兴格 《科技风》2014,(13):102-102
氨基乙酸是氨基酸系列中结构最为简单,人体非必需的一种氨基酸,在分子中同时具有酸性和碱性官能团,在水溶液中为强电解质,在强极性溶剂中溶解度较大,基本不溶于非极性溶剂,而且具有较高的沸点和熔点,通过水溶液酸碱性的调节可以使甘氨酸呈现不同的分子形态。  相似文献   

19.
许晓刚   《科技风》2014,(6):51-53
为研究吸附气体小分子的石墨烯紫外光谱,可以能够灵敏准确的测量出石墨烯吸附的气体小分子的种类。本文采用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G*的基组上优化了吸附CO,H2O,CH4气体分子的石墨烯的稳定结构。采用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G*的基组上计算了吸附CO,H2O,CH4气体分子的石墨烯的稳定状态下的电子结构。基于Gelius模型,算出其紫外光谱。这为通过光学手段研究和制备高灵敏度的气体小分子探测器探索了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正>塔河油田温度(110℃)高、矿化度(20×104mg/l)大、钙镁离子(>1.0×10 4mg/l)P)/g 含量远超常规油田,常规冻胶体系难以满足油藏条件。针对塔河油田高温高盐高钙镁条件下常规冻胶体系稳定性差的问题,制备了高效冻胶体系,其配方为:0.5%AMS-2聚合物+0.4%AMS-A交联剂+0.4%AMS-B交联剂;冻胶性能:成胶时间9 h,成冻级别G级,稳定性为15 d未脱水。吸水后冻胶中分子之间产生较强的化学交联作用,形成致密规则的网络结构。交联体系中聚合物和交联剂浓度越大,冻胶强度、封堵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