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臣一品被查”的消息几乎成为近日关注上海房地产的人们最津津乐道的话题.然而.面对上海楼价的重新攀高.市政府的高调检查是否收效.各界却给出了并不乐观的预测。[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土地供应充足与否,市场需求是真是假,地方政府调控偏紧还是偏松,所有这些在去年地产调控中令人头痛的问题,又一一卷土重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今年1月4日,《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公布,很快,媒体关于海南房价飙升的消息铺天盖地,千亿热钱涌进海南岛十万浙商进驻海南掀起新圈地运动三亚最贵楼盘13万元一平方米,  相似文献   

4.
总有人嫌房价高得受不了,也总有人嫌房价涨得还不够快,比如说替开发商说话的经济学家。经济学家替开发商说话喜欢横向比较:某城市房价涨到了多少,是我们这地方房价的多少倍;或者某国家房价有多高,是中国房价的多少倍,等等。这帮经济学家不大喜欢纵向比较,也许觉得过去的房子比现在便宜,纵向比较没意思。  相似文献   

5.
历经三.四、五月地方和中央的轮番“出招”之后,上海房地产开始了自1998年来势头最为迅猛的下挫和调整,而且这个调整期可能会比人们预料的要长。如果把抑制房价的种种努力看作一场战争,则其间攻防态势的转换.各利益主体间的进退特别耐人寻味。而这其中中央与地方政府房产新政的交替性推出,以及穿插其间的中央调研的展开、地方姿态的展现、各种诠释与解读的互动,尤具指标意义。围绕上海房价的战争暂时告一段落,而造成上海房价飙升的体制性因素的解决则刚刚起步:中央各部门间政策的协调,中央与地方财权、事权的划分,行政手段与市场手段主辅地位的转化等等,都需要长期的努力才能捋顺。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与否,将决定地产市场的上海故事会否再次上演。  相似文献   

6.
上海闵行区莲花南路上的淀浦河桥,近来俨然成了热闹的观景台,自2009年6月27日开始,西侧桥栏边总是站满了翘首远望、议论风生的市民,在他们手指所向的400多米处,淀浦河南岸倒下了一座13层的商品住宅楼,楼体侧翼略带弧度,像在那里躺着一位腹部微微隆起的醉汉。  相似文献   

7.
随着楼市降温,购房者的所谓“维权”行为近期渐渐多了起来。就在上个周末,南京至少有4家楼盘遭遇老业主 “维权”。  相似文献   

8.
近4年来,8轮房产市场调控措施,新加坡政府连续颁布的房产调控政策已经明显见效,房产市场趋于稳定,新加坡政府如何做到的  相似文献   

9.
《浙江档案》2004,(10):46-46
上海市委办公厅、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沪委办[2002]2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档案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指出:“建立包括全市各区、县档案馆,各部、委、办、局档案室,各专门、部门档案馆等在内的档案目录中心,形成集中的全市档案信息检索体系。”闵行区档案局领导及职能科室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形成共识:区档案信息化建设要围绕档案利用网络化、档案管  相似文献   

10.
房价一路飙升,贷款利息一涨再涨,“房奴”——一个闪现着智慧光芒,也透着辛酸的新词汇开始在坊间流传。不管是购房者自嘲,还是别人的调侃,都体现了一种对购房行为的态度。买了房子是“房奴”。 不买房子是“流浪族”。平衡两者之间的鸿沟,也许只能靠房价下跌。但是,寄希望于开发商降价是与虎谋皮,单纯的房市调控又有沦为“空调”的嫌疑。“我们养房,谁养父母?”又有谁能给出答案呢?“每天早上一睁眼就欠银行100元钱”是对“房奴”生活的典型写照。有调查最示,近四成的房贷一族已成“房奴”,月供占其收入的40%甚至50%以上.  相似文献   

11.
消费者以辛苦积蓄购置了房产,其房款在向房地产商奉献高额利润的同时,究竟有哪些成本被地方政府以税费和地价款的形式拿走7房地产商又如何消化或者转嫁这些成本7这些成本还能不能降低7这一系列问题在困扰消费者的同时,也成为拷问地方政府民生财政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有人认为北京的房价是山西人主动托起来的.我觉得不能这么说。这与温州炒房团对上海、杭州房价的影响不同。温州开埠早,地少人多,对内交通不方便,海上交通方便,商业发达。包括文革期间打击资本主义,但在温州割资本主义尾巴很困难,以炒房来获利是很自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赵迎辉 《青年记者》2009,(24):96-96
前段时间,上海闵行区交通执法大队由于“钓鱼执法”,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据悉, “钓鱼执法”在上海及全国普遍存在,这几年有愈演愈烈之势。  相似文献   

14.
房价一天比一天高,各种政策出台高喊打击楼价,最终却打击了楼市。楼市凝滞,大家胶着,纠结的是买房子结婚和换房子透气的刚需族,都感叹辛苦工作大半辈,大部分收入都拿去供房和交税了。愤懑之余,如果告诉你:时光倒退约一百年,也就是在民国时期,在当时没有开发商的情况下,房价比现在便宜N多,但人要攒88年才能买到一套房,那心态是否会平衡一些?  相似文献   

15.
最近关于房价涨跌及房地产市场是否面临崩盘的讨论越来越激烈,大有全民参与之势。如此多的人关注这个问题,可见房地产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我国历来就有成家立业、买房置地的悠久传统,对拥有自  相似文献   

16.
与北京市场不同,上海低迷的市场并没有明显回暖的迹象。  相似文献   

17.
一次政府介入的强制行为.为经历一年半的业主与开发商的纠纷划上句号,这是在双方都不愿通过法律渠道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出现的一个最糟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一会儿阴转小雨,一会儿晴空灿烂。全球经济阴霾下的上海,似乎呈现出与世界其他地方不同的风景。2009年4月20日开始对媒体开放的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车展,更使得参观者感觉不到一丝经济萧条的气息。一位从上海闵行区赶来看车的老人,也因为在媒体开放日无法向公众开放,被挤在车展入口处,脑门上布满了汗珠。  相似文献   

19.
1949年,对于中国来说,“时间开始了.于上海而言,尤其如此:“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上海就完全改变了它的形象”  相似文献   

20.
在 经历了跨越千年的激情之后 ,人们对于新旧世纪的更替似乎更趋于理性 :商家没有藉世纪之交急吼吼地大减价、大促销 ,许多市民也不愿大老远地跑去石塘镇或括苍山“轧闹猛” ,而宁愿待在家中守岁 ,听广播、看电视、读报纸或泡网吧 ,以各种方式感受新世纪的来临。所以 ,和老百姓关系最密切的新闻媒体 ,便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人们“眼睛”和“耳朵”的重任。于是 ,新旧世纪之交 ,上海各新闻媒体精心策划 ,奇招迭出 ,忙得不亦乐乎。数字“游戏”在中国人的眼中 ,数字具有某种象征意义。因此在世纪之交 ,这“2001”和“100”就成了最惹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