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只是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智力,还要体现新课改的理念。新课标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放到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并指出"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正>道德品质教育是遵循德育过程的规律,围绕德育任务来进行的。小学德育必须研究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和思想品德形成的特点,并采用不同于成人的原则和方法。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是由知、情、意、行等要素构成的。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学生知、情、意、行的综合过程,也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知,是指学生的道德认识,它是学生在实践中产  相似文献   

3.
<正>班主任是班级德育工作的核心和灵魂,这是由班主任的工作性质所决定的。班主任是班级德育工作的引导者、策划者、组织者、服务者、管理者。班主任引导就是要不断地向科任教师、家长介绍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沟通,共同寻找解决德育问题的办法,达成共识,形成合力;策划就是班主任要根据上级的要求和本班的实际,制定班级德育计划以及具体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正思想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是人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中最重要的素质。幼儿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培养思想道德素质重要的启蒙时期。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进行的幼儿德育工作是知、情、行的统一和转换,是将道德品质内化为幼儿自我主体意识的觉醒以及幼儿自觉自省的良好品行的过程。因此,在幼儿园进行德育教育,是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一、环境创设中的熏陶教育环境的教育功能是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式的教育,对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幼儿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  相似文献   

5.
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好的习惯将会让人终身受益。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样才能更加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才能引导学生展开富有成效的学习,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小学数学高年级  相似文献   

6.
张萍莉 《成才之路》2011,(15):16-16
德育是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主渠道。结合学科教学的特点,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感恩是人精神的重要内涵。从小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知恩、并立志于报恩,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规、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小学语中,应该充分挖掘教科书中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8.
李中霞 《考试周刊》2015,(11):112-113
<正>《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将学生课堂学习(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直接经验)结合起来、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从而有效地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笔者就生活化教学策略谈谈自己的认识。一、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在合适的条件下,每个人具有的学  相似文献   

9.
创新意识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是学生改变常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形成新的思想火花的想法和观念。由于创新意识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素质形成过程,所以简单的重复创新过程是无法培养创新意识的。创新意识的形成必须以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和丰富的知识经验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1981年以来6套小学德育教材的分析,揭示其中体现的儿童德育境遇的转变,并深入分析各阶段的伦理困境。德育教材中的“好儿童”内涵、主要德育资源与设计思路,是决定儿童德育境遇的三个关键因素。从思想品德教材时期到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时期,小学德育课教材中儿童的德育境遇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好儿童的内涵从“‘五爱’”转变为“过好自己的生活”,在德育过程中儿童由“聆听榜样故事”转变为“学过自己的生活”,教材设计思路由“聚焦儿童良心及其审查机制的建立”转变为“关注儿童现实生活问题的解决”。这两种德育境遇都包含着各自的伦理困境:前者为无思、无我、无生活,后者为自我中心的伦理立场、技术化的生活理路以及功利论的道德逻辑。认识到这些局限性,是深化德育课程与教材改革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育的重要性标志就在于更加重视知识载体的作用,而任何知识、技能的传授又总是同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相联系的,德育以知识为载体,给予学生深刻的影响,形成强大的内化力量。因此,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育人为本,渗透德育”,而作文教学实践德育时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丰富的词汇、生动的语句、广博的内容、真切的情感,能深深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根据这一特点对学生不着痕迹实施思想教育,定使学生铭记在心。  相似文献   

12.
吕鹏 《小学生》2013,(10):111-111
在小学阶段开展思想品德课,是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它是一门典型的育人课程,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着奠基作用。然而,由于思想品德大多都是理论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讲,内容显得枯燥乏味。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对小学生进行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足每位思品课教师应该思考也应解决好的重要问题。一、提高认识,学校与家庭共同参与每个人的品性如何,不是先天带来的,这种品性主要是在家庭和社会的实践中培养与锻炼出来的,是在社会的生活环境中潜移默化、逐步形成的;家庭德育是指通过父母对子女进行思想品德教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阶段开展思想品德课,是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它是一门典型的育人课程,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着奠基作用。然而,由于思想品德大多都是理论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讲,内容显得枯燥乏味。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对小学生进行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位思品课教师应该思考也应解决好的重要问题。1提高认识,学校与家庭共同参与每个人的品性如何,不是先天带来的,这种品性主要是在家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堂教学既是学校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阵地,又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阵地。教师应充分利用这块阵地全面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养,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呢?一、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要适时适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特别注意“度”的问题。超过了一定的“度”,语文教学就可能变成政治教学,从而改变了语文课的性质。因此,教师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捕捉最佳的德育渗透时机;另一方面,要把握好德育渗透的“度”,即备课时要考虑德育渗透内容上的“度”,施教时要权衡德育渗透时间上的“度”,要准确把握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与学生思想品德实际的切合度。既要防止“过”,  相似文献   

15.
根据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德育目标和低年级学生心理、智力发展尚不成熟的特点,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要尊重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通过文化育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协同育人这四项育人途径来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水平。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赋予小学数学教学以很高的德育要求,要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科学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实现“传道”与“授业”的统一。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一点具体的做法。  相似文献   

17.
<正>小学阶段是儿童初步走出家庭,接触社会,了解生活,学习知识的新阶段,同时也是他们的基本道德观念、基础心理素质开始形成的阶段。德育教育要从小抓起,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在此阶段要加强基本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注意行为习惯的养成。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应该为教师所重视。一、注重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也是孩子一生的教育园  相似文献   

18.
殷建军 《考试周刊》2009,(31):151-151
1.德育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受教育者通过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单来说,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我国的学校德育大致包括三个组成部分:道德品质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具体到行为上即是对学生吃苦耐劳、勇敢坚强、遵纪守法、热爱集体等品质的养成培养。  相似文献   

19.
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思想品德素质在素质结构中是灵魂,居于首位。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教学,就是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把知识传授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载体,确保德育首位。通过六年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其独到的优势。现就德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知识与思维能力有直接的关系。知识足思维的基本要素和赖以存在的基础,人类的思维活动是在一定知识基础上进行的。知识离不开思维,知识形成要依赖思维的发展。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有了逻辑思维能力,才能把知识学深、学牢、学活。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