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核酶的发现突破了蛋白酶类传统生物催化剂的概念,由于它能特异性结合并切割病毒RNA,而又不影响宿主细胞RNA,因而在抗病毒的基因治疗研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核酶是酶性RNA和酶性DNA的统称。本文在简要介绍核酶的发现和结构的基础上,阐述核酶在生命起源、植物病毒防治和人类疾病防治方面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3.
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可以通过基因转移技术、反基因技术、反义RNA技术等多种方法进行。目前已有多个肿瘤和遗传病的基因治疗方案获得批准。  相似文献   

4.
<正> 基因治疗(genetherapy)是近年来医学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是指在基因水平上对遗传缺陷进行纠正。它主要是向靶细胞或组织中引入外源基因DNA或RNA片段,以纠正或补偿基因的缺陷,关闭或抑制异常表达的基因,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通常包括基因置换、基因修正、基因修饰、基因失活等。上世纪80年代初,Anderson首先阐述了基因治疗的概况。1990年美国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是20世纪人类的瘟疫,它已夺去无数人的生命,并有蔓延之势,至今人们仍是谈“艾”色变。  相似文献   

6.
p16^INK4a是细胞周期负调控因子,在多种细胞的衰老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为了研究p16^INK4a的表达对小鼠成纤维细胞即NIH3T3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将真核表达载体PRetro-onpl6通过逆转录病毒介导的方法将其转染至NIH3T3细胞中,经嘌呤霉素筛选,获得整合有p16基因的稳定细胞株NIH3T3/pRetro-on-p16,并通过脱氧四环素的诱导,观察到NIH3T3/pRetro-on-p16衰老的显著特征:细胞宽大铺展、形状不规则、折射率低等,并且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减慢.  相似文献   

7.
<正> 20世纪80年代,英国遗传学家 Jefferys 等人首次将分离的小卫星 DNA 用作基因探针,同人体核 DNA的酶切片段杂交,获得了由多个位点上的等位基因组成的长度不等的杂交带图纹谱,将其称为"DNA 指纹"(DNA fingerprint,DFP)。从广义上讲,现在所讲的 DNA 指纹技术应包括所有能进行个体识别的 DNA多态分析技术,是基于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的多态性基础之上的。DNA 指纹技术解决了如何从细胞内部进行个体识别的问题。本文简单阐述最近几年国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