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洁  栾惠 《现代传播》2022,(9):146-154
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已经成为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发展的时代之需和必由之路。诞生于公共管理领域的协同治理理论为综合治理话语体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然而其在互联网治理领域的应用还不够成熟和系统。从协同治理的理论内涵与研究框架入手,探讨协同治理应用于互联网领域的底层逻辑,回顾多元利益攸关等模式在互联网治理领域的发展与局限,并从“主体—关系”与“变量—过程”两个维度分析互联网如何完成对协同治理理论创新发展的赋能。文章最后指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互联网协同治理在实践层面的最终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
郭全中  李黎 《传媒观察》2023,(7):104-111
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我国互联网治理走向深水区。网络综合治理这一概念,是融合网络治理与综合治理的中国特色产物,其根源来自互联网技术带来的社会结构、治理模式与群体心态的改变。基于现有的治理逻辑,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实践呈现出新的趋势,但同时也面临着整合体系与精准健全的挑战。本文从概念思想上承接治理思维的脉络,从生成逻辑上把握内在驱动力,从实践路径上厘清六大维度之间的关系与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3.
当前,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已经上升为我们国家的战略部署,成为政府的重点任务,受到业界的极大关注,也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尝试从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立的制度逻辑入手,从互联网领导管理、正能量传播、网络内容治理、社会协同治理、网络法治和技术治网等六个方面,研究分析了秩序与平衡在网络治理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4.
文章根据国家创新发展与信息资源配置的互动关系,应用创新系统理论和协同学理论设计了国家信息资源协同配置体系框架,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信息资源建设和协同配置实施四个方面探讨了协同配置体系建设的技术路线.基于影响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关键因素,从协同管理、主体合作和利益协调三个方面研究了协同配置体系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时代,要强化网络治理,必须构建科学、严谨的网络治理模式,为此,必须明晰网络治理主体及各自责任,采取政府主导下的多主体协同治理模式;必须建立、健全网络治理体系,包括网络治理的法律体系、制度体系、技术体系和管理运作机制.当下,关于网络治理的研究日渐增多,但是关于网络治理模式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拟从网络治理主体与责任、网络治理体系层面探究网络治理模式构建.  相似文献   

6.
2019年7月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意见》,明确了我国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方针政策和发展道路,提出要坚持系统性谋划、综合性治理、体系化推进,逐步建立起涵盖领导管理、正能量传播、内容管控、社会协同、网络法治、技术治网等各方面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全方位提升网络综合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档案治理体系多元主体协同构建,是“十四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主要任务的内容之一。实践中,局馆协同联席化、机制化,部门协同法制化、制度化,区域协同实用化、常态化,行业协同普及化、日常化;法规标准制定主体多元化、内容清晰化;联合执法新招迭出;重点领域监管有法可依;业务监督指导纳入督导范围的特征和趋向尽显。以《规划》“协同”任务为导向,借《规划》实施评估之东风,以“强基、强心、强优势、强保障”为目标,从主体主导、入法入规、由点及面、落差下沉四个维度,优化档案治理体系多元主体协同构建的路径,推动档案治理体系多元主体协同构建。  相似文献   

8.
赵晖 《网络传播》2020,(2):54-55
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之一,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创新社会治理,必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我国非常重视网络社会组织的发展和建设,颁布了《关于加强网信领域社会组织建设的通知》《网络社会组织“同心圆”工程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广大网络社会组织积极协助党和政府在互联网企业党建、网上正能量传播、互联网行业自律、网络生态综合治理和网络公益扶贫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在国家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许可  韩云惠 《浙江档案》2022,(8):55-57+63
随着档案治理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多元主体的协同参与不断加强,在档案协同治理深入推进过程中,剖析其背后的形成和维系机制十分必要。文章运用跨学科研究法,借鉴协同治理理论,提出档案协同治理新视角,从政策驱动、需求拉动、技术赋能等要素入手,分析档案协同治理的核心内容,即建立制度激励机制,激发各主体协同动力;强化协同互动机制,形成协同治理合力;完善监管约束机制,保障协同治理成效,促进“十四五”期间档案协同治理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0.
网络社会意识形态治理的有效性与所采取的治理模式紧密相关。面对网络意识形态利益诉求趋复杂、文化交流趋活跃、阶层分化趋常态等新特征,传统社会治理中科层制的由上而下的单向度管理模式难以应对,创新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模式势在必行。网络意识形态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网络社会意识形态治理需要政党组织、政府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和基层组织相互配合,多方面、全方位整合治理主体体系。网络意识形态治理要以政府为主导,构建政府与网民双向互动的治理模式;坚持单向管理与双向互动协同原则;注重政府监管与注重社会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环境下,不同主体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互联网内容治理不再是单一公共部门的责任,而需要构建主体协同机制,推动不同主体协同参与共同解决当前的治理困境。本文对互联网内容治理中主体协同机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基于我国的现实情况和国外经验,探究作用机理和优化路径。结果表明,构建主体协同机制有助于促进资源流动、调和不同主体关系以及解决责任认定的难题。面对当前我国互联网内容治理中存在的协同失衡问题,可以从理念、制度、组织、技术等角度,优化网络内容治理主体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要求下,公共文化数据协同治理成为促进公共文化数据开放共享、搭建文化数据服务平台、推进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的重要现实问题,亟须探索其基础理论形式与治理框架。[研究设计/方法]运用主题分析法,探寻数据协同治理的概念核心要素,结合公共文化数据特征,形成公共文化数据协同治理内涵;运用模型构建法,依据公共文化数据协同治理各层次的目标与功能,构建公共文化数据协同治理的整体理论框架。[结论/发现]公共文化数据协同治理是多元文化数据主体以数据为驱动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数据治理、协同完成公共文化管理与服务的非线性动态过程,具有公共性、开放性、交互性、工具性。构建了多层次、全过程、多要素的公共文化数据协同治理的理论框架。[创新/价值]关于公共文化数据协同治理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可深化公共文化数据协同治理理论体系,进一步揭示其运行机理,为探索中国特色治理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崔林  吴昊 《青年记者》2022,(3):70-72
以"五大主体"平等协同模式为核心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组成了当前我国网络社会治理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我国网络社会治理应在顶层设计层面创新治理的组织架构,加强制度协作,提升治理效能;在治理实践上聚焦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两大中心工作;在技术创新层面提升智能化实现能力,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不断向治理现代化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4.
《网络传播》2020,(1):40-41
背景网络综合治理已经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重点议题。2019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意见》,明确要逐步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全方位提升网络综合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智媒时代的算法推荐技术有效解决了既往传播环境下的信息超载性危机,极大提升了信息生产、分发和管理的工作效能。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算法推荐语境下信息内容野蛮生长、信息传播自我封闭以及暗箱操作的潜在风险,容易引发价值观导向错乱、信息茧房与群体极化、算法垄断与算法歧视等诸多社会风险。为此,从加强政治引领、实施分级管理、强化协同治理和推动公开透明等维度,提出会同多方建立、健全智媒时代的算法推荐监管体系与协同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6.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社会舆论信息生产环境的活跃,在舆论生态持续变动的大背景下,大数据技术在技术、现实等多个层面驱动舆情治理逻辑转变,并以其动态数据跟踪、深度挖掘分析等功能成为舆论生态空间治理的有效手段。但大数据技术并非万能,处于智能转向初期的网络舆情治理仍面临着信息数据质量难以保证、治理理念滞后于技术应用等现实难题。因此,要在探究网络舆情传播与治理演进逻辑,厘清多元主体互动关系的基础上,整体把握大数据技术的使用理念,通过深化把关人作用、搭建网络舆情信息共享制度等创新实践路径,构建开放协同、多元主体参与的网络舆情智能治理新范式。  相似文献   

17.
2018年档案机构改革后各地将档案机构划归办公厅(室)系统,旨在加强档案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由于文书与档案之间的有机联系性,基于办公厅(室)平台上的档案工作与文书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协同联动。为此,应当在思维、主体、规则和资源上达成真正的协同,以"人""组织行为""信息资源"等管理要素为核心,建立起档案工作与文书工作的协同机制,从而实现1+1>2的协同效益。  相似文献   

18.
何波 《网络传播》2020,(2):68-69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提出构建“经济、法律、技术”等多手段的网络综合治理格局,为我国网络治理的理念创新与实践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进一步指出,要逐步建立起涵盖“网络法治”在内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要把依法治网作为网络综合治理的基础性手段,深入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建设,全面提升网络综合治理能力,为网信事业长期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础和可靠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9.
刘泽瑞 《今传媒》2023,(11):159-163
当前,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引导与管控工作存在引导不及时引发信任危机,管控不彻底忽略非逻辑、非理性力量,以及统筹思维落实不到位危及健康传播生态构建等问题。大数据时代,舆情传播现实呼吁治理范式的再度转型,“黑天鹅”事件频发导致舆情风险加大,对网络舆情进行协同引导与管控能够较好地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差序矛盾,因此,需要尽快构建协同治理模式。本文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情引导与管控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各地舆情管理者应优化网络舆情监测、预警与回应引导机制以及网络空间多元主体互动、共赢与问责机制,同时通过关系赋权和认同激励引导“无组织的组织力量”有效参与,旨在高效预防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20.
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战略部署。为了营造良好网络生态,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近日发布了《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把中国特色治网之道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制度优势”,并将以“制度优势”实现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构建的“治理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