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汉冶铁业的发展表现在作坊数量增多 ,铁器分布广泛 ,冶铁业规模扩大。由于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 ,聚集大批有冶铁技术的工匠及大批劳动力 (刑徒 )到官营冶铁作坊进行劳作 ,使西汉冶铁技术和铁器生产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获得长足发展。我国古代的冶炼技术绝大部分在此时已达到成熟程度。  相似文献   

2.
依据文献记载及考古发掘资料,对邯郸冶铁业的相关历史进行了初步研究,旨在说明邯郸古代冶铁业的历史地位及其发挥的重要作用,为古代邯郸冶铁中心地位提供有力佐证。  相似文献   

3.
依据文献记载及考古发掘资料,对邯郸冶铁业的相关历史进行了初步研究,旨在说明邯郸古代冶铁业的历史地位及其发挥的重要作用,为古代邯郸冶铁中心地位提供有力佐证。  相似文献   

4.
棠溪是我国古代四大冶铁中心之一,在中国历史上,以冶铁及兵工技术带动和推进铁器文明的发展地位最为突出。其独特的时代背景、地理区位、资源优势、技术发展、生产规模,以及历史文献记载和风物遗存、民间口碑,在中国古代冶铁史上,有着“中国古代第一冶铁兵工重镇”的重要地位。棠溪引领了我国以铁器文明为代表的封建社会科学技术的潮头,对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秦振芳 《文教资料》2013,(29):147-148
西汉求贤诏作为古代公文诏令文书中的典型代表,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功用。本文从诏的历史沿革、西汉求贤诏的具体内容及其产生的作用三个部分展开研究和探讨.着重从求贤诏的具体内容研究其在选拔人才、维护统治、史料凭证三个方面的作用,以此从古代公文的角度研究古代历史与政治,从另一个角度探索中国文化,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6.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唐诗不仅是研究唐代文学和唐代文学史的材料,同时又是研究唐代历史的宝贵材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从史料学的角度考察,人类文化的一切遗留都是史料。一切古代的文字记载都属于文化遗留,自然都可作为史料。章学诚云:“盈天地之间,凡涉著述之林,皆是史学”。在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看来,过去人们思想行事所留痕迹,有证据遗留至今的一切材料,均属史料。唐诗是唐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着唐代人们的思想行事,因此必然  相似文献   

7.
人民版教科书必修第二册在论述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时,用"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北宋时期,已经有了以煤作为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等表述介绍古代中国冶铁技术中燃料使用问题,并以北宋苏轼《石炭并引》为例说明宋代冶铁用煤的情况,但对汉代冶铁用煤的情况却未作任何说明。许多教师教学这一内容时存在困惑,不知如何处理比较恰当,也不知如何回答学生疑问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8.
几乎所有的历史教材都主要从社会角度去诠释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进程,很少同时从环境和社会变迁这两个角度深入分析问题,更谈不上用现代生态学去分析历史问题。而我认为环境的变迁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本文试图从环境的角度来看中国历史发展的有关问题,并探讨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生态环境教育。下表是中国古代环境变迁的简表。我的所有阐述都将结合本表。  相似文献   

9.
画像石是一种独特的墓室墙壁装饰艺术,可以称之为"石刻的壁画"。汉画像石作为汉代别具特色的重要体现,既受当时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思想等各方面的影响,又反映着这些问题,特别是汉代冶铁技术和铁器生产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获得长足发展。我国古代的冶炼技术绝大部分在此时已达到成熟程度,这些在汉画像石中有着明显的体现,这也让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到汉代的冶铁技术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不断发展,历史不断进步。历史史料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历史教师运用史料,更为形象地还原当时的历史、再现情境。史料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史料教学的角度分析史料与历史教学的融合。  相似文献   

11.
画像石是一种独特的墓室墙壁装饰艺术,可以称之为"石刻的壁画"。汉画像石作为汉代别具特色的重要体现,既受当时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思想等各方面的影响,又反映着这些问题,特别是汉代冶铁技术和铁器生产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获得长足发展。我国古代的冶炼技术绝大部分在此时已达到成熟程度,这些在汉画像石中有着明显的体现,这也让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到汉代的冶铁技术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2.
杜倩 《语文知识》2012,(2):114-115
随着时代的变迁,古代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社会制度、社会习俗、职官、名号、礼仪、天文、历法和地理等方面的典章制度也逐渐消失。读古书如能谙熟史料,校勘时,在本校、它校都不足以为己说提供佐证时,钩稽古史,不失为校读古书的一条重要途径。据此,本文试从据史料以进行理校的定义、原理、功能等几个方面,浅析与古代生活有关的史料在理校法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史学提出历史是各种形式的文本,用语言重建的过去都掺有意识形态,无法反映出事物的真相。此说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又存在着片面性和绝对化倾向。从存在历史学角度而言,史料与其他文本存在着差异。从本体历史学和应用历史学角度而言,史料与其他文本之间又存在着共同之处。所以"历史都是文本"包含两层含义:一指历史可以用各种形式的文本来表现;二指历史学家利用文本来进行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图像史学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倡导以图像史料为基础来研究历史。从图像史学的角度来看,地图、图片、照片、绘画、漫画、遗址、遗迹、文物、雕塑、影视片、纪录片等都是承载丰富历史信息的载体,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从史料教学的角度来看,历史图像也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所以教师不妨基于图像史料进行课堂教学的尝试探索,发挥图像史料的作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一、史料教学的必要性1.历史学科的特色要求重视史料教学学界一般都认为,史料亦即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痕迹,承载着历史信息,能比较真实客观生动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是了解过去历史知识的重要媒介。历史学家都是依据相关的史料,如,历史遗迹、文物资料和文字记载等来认识、重建过去的客观历史事实。2.新课程改革要求重视史料教学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中(以下简称为新课  相似文献   

16.
2006年高考文综北京卷第13题是一道有关俑的试题。而《中国古代史》(人教版2005年4月第3版)涉及有关“俑”的图片有14幅,其中秦汉3幅,魏晋2幅,隋唐6幅,宋元2幅。笔者认为:无论是从史料中探究历史发展的规律,培养历史专业人才的角度,还是从高考考纲对考生的目标与要求角度来看,我们都应该对“俑”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正>服装是一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元素,是一个民族最鲜明的文化标识。服装的变化不仅是艺术发展的体现,更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通过服装的变迁,借助跨学科知识,拓展史料充实历史课堂,可以让学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感受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脉络。引导学生在学习探索中构建历史解释意识,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从而达到培育历史解释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史料的应用在历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历史教学中引进史料,有助于学生真实地、近距离地感知历史,有助于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观点,更有助于教师突破重难点,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武器。本文以《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为例,从史料收集、鉴别和应用等方面探讨史料教学与历史高效课堂的互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孟浩 《考试周刊》2014,(7):131-132
<正>史料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的痕迹。历史上的史料汗牛充栋,有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人们对历史的了解和认识就是从这些史料中获得的。因此,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巧用史料进行教学不仅能充实课堂教学内容,还能在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激发学习兴趣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布鲁纳也认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所学材料的刺激。"可是由于历史知识在语言上具有纪实和逻辑的特点,这些都不可避免地会使学生对历史课产生枯燥、乏味之感。那如何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20.
史料实证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解释,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教师应从史料实证的角度对历史叙事教学进行架构,并最终导向历史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