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版参考》2008,(4):28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不能见容于希腊的民主政体,被判服毒处死。行刑前,苏格拉底面色从容,平静地对他的悲痛欲绝的学生们说:“你们去生.我去死,到底何者为佳,只有神灵知道。”当毒药进入他那颗伟大的心脏.他对在侧的学生说:“克里托,我还欠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公鸡.你会记住把这债还了吗?”这句看似平淡的话就是苏格拉底最后的遗嘱。苏格拉底用给医神献祭的方式告诉人们:人生就是一场疾病,死了,病也就好了。对苏格拉底来说.他不是正在进入死亡,而是正在进入生命,一种“更加丰富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这句名言几千年来一直成为哲学认识论上不断探求的一个课题,它带给人们不尽的困惑,也带给人们不尽的希望。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上,回首风雨兼程,不满一个世纪的世界广播和历经近60年的中国人民广播事业,以及回眸历程半世纪的江西人民广播事业,除了为之感慨,为之振奋,一种沉思──使命感的沉思也油然袭上心头:作为广播人,是否也需要深刻“认识自己”──认识广播。“人间万事出艰辛”。伴随着解放战争炮火诞生的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经过几代广播人的励精图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相似文献   

3.
1对希腊档案工作的印象 文明古国希腊,作为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希腊三面环海,幽深蔚蓝的大海孕育了柏拉图、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等大思想家和科学家,同时,海洋文明也造就了希腊民族热情奔放的性格与其自古以来的自由、民主和开放意识.  相似文献   

4.
发现你自己     
古希腊一座圣庙的门柱上赫然写着这样一句警世之言:"发现你自己!"我想是的,一切成就,均始于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人生大舞台,每个人都是主角。然而,生活中的我们,不只是舞台上的演员,还是导演,结果往往操控在我们自己手中。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今传媒》2002,(4)
两千多年前,在古希腊风景优美的德尔菲镇,阿波罗神庙上有一行铭文“认识你自己”。先哲苏格拉底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格言,开创了人类对自身研究的先河。跨入21世纪,我们真的弘扬了人类宝贵的人文精神,把以人为本,把对人的关怀,作为了我们的追求吗?  相似文献   

6.
历史的天空     
乔天富 《军事记者》2011,(12):53-54
2011年5月14日至19日.我随中国新闻代表团一行8人访问了希腊。 古老的文明 希腊是西方文明的代表.古希腊人在哲学、历史、文学、戏剧、雕塑、建筑方面就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诞生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艺术家.成为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  相似文献   

7.
家住场中路的唐先生骑车外出时突发眩晕,摔倒后受了点伤,来到彭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伤骨科。接诊的夏医生为他量了血压,还仔细询问近来服药、睡眠、情绪等情况。"145/110,你血压一直比较高,这次摔伤有可能与血压偏高有关。"唐先生惊奇:"医生,你怎么知道我有高血压?"夏医生打开电脑上的健康档案窗口,唐先生一看,自己的个人健康资料,包括药物过敏史、体质指数和血压曲线图等一一呈现其中。  相似文献   

8.
两千多年前,在古希腊风景优美的德尔菲镇,阿波罗神庙上有一行铭文“认识你自己”。先哲苏格拉底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格言,开创了人类对自身研究的先河。跨入21世纪,我们真的弘扬了人类宝贵的人文精神,把以人为本,把对人的关怀,作为了我们的追求吗?  相似文献   

9.
这注定是一场艰难的分娩。在一年半前曾经深深困扰着当时中国电信的“横拆还是竖拆”的问题,如今再一次摆到了中国邮政的面前。 两千多年前,当许多邮驿开始出现在中国广袤的陆地上时,古希腊圣哲苏格拉底留下了遗训——“认识你自己”。今天,这句话已经成为送给处在分拆前夜的中国  相似文献   

10.
冰心走了,她走过了漫漫的百年之旅,苦苦地寻觅她那朝思暮想的精神家园。人们认识自身是一个痛苦而又漫长的过程。关心人类灵魂的哲人苏格拉底发出的“认识你自己”这一著名的醒世命题两千年后,莎士比亚依然排遣不开对人的认识迷们,他借李尔王之日呼喊着:“谁能告诉我:我是谁?”又过了五百年,法国的印象派画家高更的不朽之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个命题正是现代主义文艺的心境象征,也贯穿着人类对自身本质的种种认识的思考。冰心是五四以来“自觉意义”的儿童文学的先行者,但她却惊呼“我也不知道我是怎样…  相似文献   

11.
章睿齐 《湖北档案》2007,(12):34-34
我们一直倡导要多读书,读好书;却很少提及要读自己,读懂自己。读别人不易,读懂自己更难。 古希腊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认识自己”是对千百万人通向成功的忠告。世界上到底有多少对手,到底有多少成功的路子,恐怕是难以计数的。但有一个对手,有一条路子,我们必须要认清,这就是我们应该辩清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弱点,知道自己该把脚踏向何方?  相似文献   

12.
云·马蜂[古希腊]阿里斯托芬著,罗念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阿里斯托芬这位满腹牢骚的古希腊喜剧大师生活在公元前446—385年间,一生大概写了40多部喜剧,现在完整流传下来的只有11部,这些剧作全都以抱怨骂人开头。阿里斯托芬的喜剧是希腊旧喜剧中的奇葩。影响了整个希腊罗马时期的诗人学者,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拉伯雷、诗人拉辛、小说家斯威夫特和菲尔丁,乃至大文豪歌德。然而阿里斯托芬从古至今一直背负了一项罪名:年迈的哲人苏格拉底被雅典公民投票饮鸩而死,据说与他的某些剧本有着或隐  相似文献   

13.
有机会介绍孔子思想,并且是在山东,那是非常荣幸的事情。 西方学者把孔子和另外三位圣哲放在一起,他们说这四位是改变人类历史最重要的代表。按照年代先后,他们是印度的释迦摩尼、中国的孔子、希腊的苏格拉底以及犹太国的耶稣。这四位古代的圣者,有两位是两大宗教的创始者,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的重要代表,而孔子他的成就跨越了宗教、哲学、  相似文献   

14.
历史是什么?迈克尔·奥克肖特著,王加丰、周旭东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和universitas一样,欧洲大学liberaliastudia(自由教育)的理念也来自罗马。不过这次奥克肖特走得更远,一直把我们带回希腊。他觉得希腊人的“闲暇”一词可以用来表示学生们在大学里所享有的东西:对大学而言,“闲暇”“不仅意味着从家庭琐事中解脱出来(不需要洗刷),从谋生的需要解脱出来。  相似文献   

15.
陈海军 《军事记者》2014,(12):26-27
现代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新闻媒体从"铅与火""光与电"走到今天的"数与网"。一直稳若磐石的传统媒体,不仅让新兴媒体动了自己的"奶酪",而且已经威胁到了生存。加快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既是摆在我们传统媒体人面前的一个严峻挑战,也是一次让传统媒体浴火重生的难得机遇。观念引领行动,认识推动实践。  相似文献   

16.
苏州被誉为人间天堂,而阿根廷诗人、作家、被称为"南美洲卡夫卡"的博尔赫斯在《关于天赐的诗》中写道:"我心里一直都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苏州图书馆无疑就是"天堂"中的"天堂",一座阅读的"天堂"。今年,她迎来了100周年华诞。为简朴而不失隆重地纪念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苏州图书馆推出了一系列的活动。  相似文献   

17.
你是否一直期望早日结束生活的现实与梦想间的分岐?你是否总想找到一条获得成功之后仍能尽享生活之乐的办法?你是否一直将你的自我意象与现实世界中的你匹配起来?《平衡之道:避免生活失衡的9大法则》试图帮助你恢复生活中各个方面的自然平衡。保持平衡,并不是让你采用一些新的策略去改变自己的行为,而只是让你重新排列自己的思想,并在生活的愿望与日常行为间创造一种真正的平衡。  相似文献   

18.
钱学森同志致函朱光烈同志朱光烈副主编:你6月28日来信及5本杂志都收到,我很感谢!您在信中对我过奖了,我不敢当!读了您和其他几位同志的文章后,我有以下几点想法,写下来请您指教:(一)"知识"、"文化"、"力量"这三个词的含义,大家的认识是难于统一的。...  相似文献   

19.
吴霞 《新闻爱好者》2010,(9):168-169
历史上,庐山一直是文人墨客书写的对象,但写"山"实是写他们自己的"意"。古时柴桑的文人没有因这籍贯的缘故让他们的书写与众人区别。但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当代九江文人的庐山书写与众不同。影视展览,字里行间的历史追问,从山到老房子,从房子到人,从上层贵族到民间百姓,他们的书写让庐山的美越来越有内涵和力量。  相似文献   

20.
"你幸福吗?"务工人员:"我姓曾。""你幸福吗?"退休老人:"当然幸福啦。""你幸福吗?"莫言:"我不知道,我从来不考虑这个问题。"2012年9月27日到10月7日,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连续九天推出了《走基层百姓心声》社会调查节目"你幸福吗?"节目一开播就引起了人们的热议,网络和手机微博等新兴媒体更是将"我姓曾"等回答称为"神回复",并以一种看央视笑话的心态在网络媒体大量传播。但是随着节目连续九天的播出,人们发现,这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