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原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河南区域发展道路选择和中原城市群发展的内外条件,描述了中原城市群发展的四个阶段.由此得出,产业发展的驱动、区域网络化组织发展的驱动、区域发展的需要及其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驱动是中原城市群形成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指出了在中原城市群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中原城市群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为剖析区域内城市群旅游发展差异及其时空演变,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首位度以及重心模型等定量研究方法,从入境旅游客流量和入境旅游收入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东半岛城市群入境旅游发展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相对差异在波动中缩小,入境旅游以集中分布为主。入境旅游客流量与收入重心转移呈"东南-西北"走向,反映出区域入境旅游由集中向扩散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问题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城市群迅速发展、成熟.继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群之后,山东半岛城市群渐露雏形,城市体系不断完善.但是与沿海成熟的城市群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文章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快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中国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际之间交通条件的改善,相邻城市辐射的区域不断接近并有部分重合,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影响越来越大,形成了城市群。文章以福建海峡西岸城市群为例,城市群发展给高职教育开辟了新天地,同时,在城市群发展中高职教育也伴随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城市群发展,提出了高职教育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城市以及城市群由核心区域向外围区域延伸可以视为在梯度力的作用下城市发展要素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的扩展过程,区域之间的浓度差距即梯度力由大到小的递变过程就是城市的中心性影响强度由强变弱的过程,这个方向就是城市群的发展路径,扩展过程可以分解为城市扩展要素水平流、密度流和垂直流三个层面。殊三角与沪宁杭城市群的圈层方式发展演变过程提供了城市梯级发展的证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以广州为核心的多个等级不同的城市在城市梯级发展规则下逐渐向外围扩展形成的。沪宁杭城市群以上海为核心的包括苏锡常、杭嘉湖、甬绍地区和宁镇扬等4个城市集聚带沿长江发展轴构成了中国最大城市群区域,其发展过程也遵循了城市梯级发展规则。  相似文献   

6.
绿色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体现形式和形象概括,城市群绿色经济发展侧重于城市群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综合优势和整体需求,侧重于空间结构的整体布局、产业结构的优化配置、综合体系和配套政策。我们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提出了长株潭城市群绿色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为其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3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共生理论,运用熵值法、引力模型和区位熵等,从旅游能级、对外关联度、外向功能强度的视角,分析旅游产业共生协作水平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共生协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武汉一枝独秀,城市间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中心城市的主导和辐射作用不强,弱势城市已成为提高整体高质量、高水平共生发展的瓶颈,且城市群旅游产业共生协作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基础设施、地理邻近距离三大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8.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实现其区域内城市农业多中心互动,成为其综合竞争力提升和协同效应发挥的重要推动因子.借鉴共生理论,从能级、对外关联和外向功能3个视角进行分析,确定了京津冀城市群城市农业多中心共生关系.结果表明:河北省11地市在农业能级、农业对外关联、农业外向功能强度等方面表现出优势,而京、津两市则表现为劣势;京津冀城市群城市农业总能级排名方面,保定、石家庄、邯郸、沧州、邢台分列第1~5位,天津列第8,而北京列末位;城市农业对外关联方面,邯郸、邢台、石家庄分居第1~3位,天津、北京分列第6、第7位;外向功能强度方面,河北省11地市全部表现为外向功能,其中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分列第1~3位,而天津、北京则均小于1,表现为内向功能;综合考虑各市行政地位、整体实力和区位,建议把北京、天津和石家庄列为一级农业中心城市,把邯郸、邢台、衡水、保定列为二级农业中心城市.最后,从制定京津冀城市农群业发展规划、构建共生体制、实现包容性共生发展、形成创新型集群等方面提出协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城市(群)竞争力的强弱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群)是否具有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本文通过对苏南城市群内部城市竞争力差异进行分析,针时每个城市提出提高竞争力的对策建议,最后提出提升苏南城市群整体竞争力的对策建议,即通过城市竞争力的提高,从而使整个苏南城市群的集聚力和辐射力增强,从而带动整个苏南城市群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以成都平原上的城市群为例,从自然区位,经济基础,政策倾斜三方面阐述城市群的形成条件,并简单分析城市群发展的利弊问题。根据城市发展的优势,预测成都平原上城市群发展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山东半岛城市群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导致山东半岛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最后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生态环境治理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分析了城市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其次从理论上构建了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传递机制、协调机制模型,并进一步分析了城市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都市一直是旅游者活动的中心,都市旅游已经成为旅游发展的新潮流。本文从重庆都市旅游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分析人手,结合重庆市的整体发展规划,对都市旅游产品、旅游建设与重庆的都市旅游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要促进重庆都市旅游的发展,必须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与服务质量的提升上做功夫。在此基础上,对重庆都市旅游进行合理规划,促进其健康发展,带动重庆旅游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期刊文献、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及博士论文等资料进行分析,对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概念进行界定,并按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山东半岛城市群物流研究、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研究、山东半岛城市群产业研究、山东半岛城市群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等内容分别进行分类和整理,可以发现:尽管当前对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研究文献总量上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对其研究的领域也越来越宽泛,但有关半岛城市群生态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还相当较少,特别是关于半岛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目前基本还处于空白状态,因此有必要加快对山东半岛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长株潭城市群作为"两型社会"建设配套改革的国家级试验区和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点,近3年来取得了历史性进展。其标志之一,就是摆脱原有城市发展模式,着力构筑一个具有国际品质的现代化生态城市群。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两型社会的决定》要求,长株潭城市群确立并实施通江达海战略,意义重大,正当其时。  相似文献   

16.
石家庄城市休闲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产业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动力.石家庄城市体闲产业只是初具规模,而且发展速度较慢,存在着休闲观念落后、休闲产业基础薄弱、休闲设施与专业人才供给不足、信息发布不足等问题.地方政府应加快制定休闲产业政策和标准、完善休闲产业社会支持系统、引导居民休闲消费、普及休闲教育、大力扶持休闲企业,在休闲产业发展中肩负起更多责任.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和研究了当前北京旅游产业的概况和特点,分析了该产业对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对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互动影响下北京旅游产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8.
引导集群企业发展、促使产业集群升级、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已成为助推区域品牌创建的新举措。产业集群作为区域品牌形成的原动力、传播的加速器、发展的维护者,以独特的产业组织形式贯穿于区域品牌建设全过程,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地方政府的指导和扶持、集群企业的主导和支撑、行业协会的组织和服务,促进了区域品牌的形成和发展,由此形成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建设机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机制设计理论的视角分析城市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首先以三组实证数据鲜明地揭示了城市义务教育区(县)间、学校间和群体间不均衡的现实状况。然后从现存体制中追寻造成不均衡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政府保证底线公平,兼容市场机制,市级政府统筹的改革思路。根据机制设计原理,具体设计了城市义务教育均衡推进的实施机制,包括市政府制定办学基准,客观核定经费缺口和公式化拨款,建立多方激励相容机制,由优质学校带动薄弱学校发展,以及将均衡纳入政绩考核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机制设计理论的视角分析城市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首先以三组实证数据鲜明地揭示了城市义务教育区(县)间、学校间和群体间不均衡的现实状况。然后从现存体制中追寻造成不均衡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政府保证底线公平,兼容市场机制,市级政府统筹的改革思路。根据机制设计原理,具体设计了城市义务教育均衡推进的实施机制,包括市政府制定办学基准,客观核定经费缺口和公式化拨款,建立多方激励相容机制,由优质学校带动薄弱学校发展,以及将均衡纳入政绩考核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