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DNA芯片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NA芯片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DNA分析技术,它采用高速打印或光刻合成技术可在硅片、玻璃或尼龙膜上制造DNA微阵列,样品DNA通过PCR扩增、体外转录等技术掺入荧光标记分子,与微阵列杂交后,通过荧光扫描仪扫描及计算机分析即可获得样品中大量基因序列及表达信息,该技术可应用于DNA序列测定、基因表达水平检测、基因及多态性检测、发现新基因等多个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
DNA芯片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DNA分析技术,它采用高速打印或光刻合成技术可在硅片、玻璃或尼龙膜上制造DNA微阵列.样品DNA通过PCR扩增、体外转录等技术掺入荧光标记分子,与微阵列杂交后,通过荧光扫描仪扫描及计算机分析即可获得样品中大量基因序列及表达信息.该技术可应用于DNA序列测定、基因表达水平检测、基因及多态性检测、发现新基因等多个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3.
PCR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体外特异性扩增DNA片段的新技术,在分子生物学检测与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扼要介绍了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对PCR技术的方法及特点作了详细阐述,特别是PCR技术在分子生物学的理论研究,遗传病的产前诊断,突变基因的检测,法医学鉴定以及病毒和癌症检测等应用研究的新进展作了综述。预测PCR技术在分子生物学的各个领域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DNA杂交技术是指两个以上的DNA分子因具有相近的化学结构和性质而在适宜的条件下形成杂交体DNA的技术,它是DNA探针技术的原理。  相似文献   

5.
DNA芯片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NA芯片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工具。它是指将成千上万个探针点阵于载体上,再与经标记的DNA或cDNA杂交,通过检测杂交信号来分析基因的突变、多态性以及测序等。本文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进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对经典生物化学实验项目"动物组织中DNA的分离提取及含量测定"实验进行改革。在传统浓盐法提取基因组DNA、二苯胺法检测DNA含量的实验基础上,新增试剂盒方法提取DNA以及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检测DNA两大现代实验技术内容,对经典实验进行拓展、升级。此外,针对实验中比色杯污染影响检测结果精密度和准确性的困扰难题,提出2种简便易行的清洗方法,提高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DNA技术以其独特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唯一性,在刑事侦查案件中证据的甄别、犯罪嫌疑人身份的确认以及案件串并等方面提供了科学的、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已经成为刑事侦查破案不可或缺的重要侦查技术手段,被广大刑侦技术人员称为"杀手锏"。但DNA技术在充分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及道德伦理问题,尤其在DNA的使用中,有可能侵犯个人的基因隐私权,使受害者身心受到极大侵害。能否正确使用DNA技术,充分发挥其积极因素,消除其不利影响,已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一项紧迫又现实的问题。因此,如何用辩证的观点看待DNA技术在刑事侦查中带来的利与弊,积极完善DNA技术规范性和立法性,使DNA技术能够更好为刑事侦查和社会治安服务,是当前刑事技术侦查工作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从哲学视角剖析和研究DNA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努力为DNA技术更好服务于刑事侦查和社会作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增强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方法的能力,对质粒DNA提取及电泳检测实验进行改革。在改进经典碱裂解法提取质粒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质粒DNA的基础上,新增试剂盒方法提取质粒DNA、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检测质粒DNA以及快速单酶切鉴定质粒DNA等实验内容。改革后的实验不仅促进经典与现代技术、方法的有机结合,而且增强学科间的相互融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安全隐患,信息安全研究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一些智能计算方法逐渐应用在信息安全技术中。介绍了DNA计算、模糊提取、神经网络模型等智能计算方法原理及在信息安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发生了两件重要的事情,一是核裂变技术导致了原子弹产生,这是一种能量放大;另一个是生物学中PCR技术(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通过基因扩增,将生物信息放大。在20世纪的科学技术史上,还有两件事情也很相类似。一是70年代计算机芯片技术的出现,它把电子器件集成了,从而导致计算机技术大发展及信息产业的诞生;另一个就是90年代DNA芯片(DNAchip)技术的出现,它把生命信息集成了,从而也必将导致新的生物技术的产业革命。DNA芯片又称基因芯片、生物集合芯片(Bio-chip)、DNA微探针阵列(DNAarrays)等等。DNA芯片技术…  相似文献   

11.
DNA条形码技术是利用目的基因中一段标准的、有足够变异的且相对较短的DNA序列来进行物种快速与准确鉴定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DNA条形码技术历经十几年的发展,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领域的物种分类和鉴定研究中得到应用。本文从DNA条形码的概念和特点、DNA条形码在原生动物系统分类学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合介绍,以期拓展中小学生的知识面,促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是八十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的诞生改变了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指导方法,本综述了PCR技术的原理,操作方法及其在许多领域的广泛应用,随着PCR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将进一步推动分子生物学的理论研究,其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3.
DNA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原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述几种DNA分子标记技术:RFLP是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不同个体基因组DNA后,含同源序列的醇切片段在长度上的差异,可靠性较高、但操作烦琐,信息含量低;染色体原位杂交是利用特异性核酸片段作探针,直接同染色体DNA片段杂交,在染色体上显示特异DNA,准确、直观,但技术非常复杂;PCR是模仿DNA在生物体内的自然复制过程来扩增DNA片段,安全性好,快速易行;RAPD是以人工合成的碱基顺序随机排列的寡核苷酸单链为引物,对所研究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产生多态性的RAPD片段,可以检测多个基因位点,但不能识别杂合子位点;AFLP指纹技术是在RFLP与RAPD两种指纹技术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有较高的稳定性,但对基因组纯度和反应条件要求较高;DNA芯片技术是一种以杂交测序基本理论为基础的新型生物技术,用于测序、基因表达、疾病诊断等,但造价、探针的密度与纯度还有待完善;小卫星DNA一般与RFLP技术结合以获得小卫星DNA指纹图谱,信息含量高,但它在染色体上分布不均匀;微卫星DNA既可用作探针获得指纹图谱,也可通过PCR方法进行微卫星位点多态性分析,但工作量大;ISSR即内部简单重复序列,也是一种新兴的分子标记技术,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多态性。  相似文献   

14.
鱼类线粒体DNA研究技术在鱼类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鱼类线粒体DNA研究是80年代中期兴起的一项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该技术在鱼类系统学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本文综述鱼类线粒体DNA研究技术在鱼类系统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DNA技术[1]不仅在命案中起着关键作用,在盗窃、交通肇事等案件当中也举足轻重.今年以来,我室就应用DNA技术协助××公安分局成功破获有影响的系列盗窃案.  相似文献   

16.
汪正 《生物学教学》2004,29(10):3-6
基因芯片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影响最深远的重大科技进展之一,将会使新基因的发现、基因诊断、药物筛选、给药个性化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整个人类社会带来深刻而广泛的变革。  相似文献   

17.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由于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因此又叫做DNA重组技术。DNA重组技术是体外的微显微操作技术,切割DNA的工具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新课标生物选修3教材“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对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了一定简介,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选修3模块以专题形式介绍了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由于这些都是当前发展非常迅速的领域,既新又专,实例层出不穷,科学和技术的新概念较多,又多在形成之中,各家观点不一。笔者就"基因工程"专题的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不易理解的问题,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从一线教师的视角对其中几个问题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9.
<正>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一种根据生物体内 DNA 复制的特点而设计的在体外对特定 DNA 序列进行快速扩增的新技术。自1985年诞生以来,PCR 技术不断完善,特别是随着耐热的 Taq DNA 聚合酶的应用和自动化 PCR 仪的设计成功,使得 PCR 技术的操作程序大大简化,目前在分子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  相似文献   

20.
应试练习     
(一)阅读下面短。完成1—4题被称为物理学的世纪的20世纪始于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最为辉煌的成就是原子弹的爆炸与人类登月的成功,以最简单的无机硅制成的芯片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20世纪也孕育了另一门科学——生命科学,它始于人类重新认识生命的基本规律之一的遗传规律。遗传物质的结构模型DNA双螺旋与遗传工程技术的建立,使生命科学在理论与技术上趋于成熟,而90年代开始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则使生命科学进入了以DNA序列为基础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