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标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5~36页。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是其他对话的根本, 是我们在新课程实验中致力寻求的新理念。然而, 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却存在许多抛开文本、误解文本的现象, 使学生无法真正触摸文本, 进入文本。所以, 应领会对话教学的真谛, 并有效实施于课堂教学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3.
《(枫桥夜泊)新解质疑》(以下简称《质疑》),即对《枫桥夜泊》一诗所谓的新解,提出疑问,列举理由,逐一反驳,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是一篇典型的驳论。下面我们就这篇章的写作特色、驳论技巧以及由这篇章引发的关于学鉴赏教材如何解读等方面的思考,做了一番对话。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 人教版第九册第六单元第19课。 教学目标1.读通诗文,读懂诗意。2.抓住“枫桥”“夜泊”“愁眠”等重点词语解读诗文,体会作者深深的思乡、忧国之情。  相似文献   

5.
唐代诗人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历来入选我国乃至日本中小学教科书。这是一首情真意切、意寓深远的千古佳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诗中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夜泊画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前人不惜笔墨,赞叹备至。若从科学的角度解读《枫桥夜泊》,亦可见其自然朴素,别有一番风景。  相似文献   

6.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代诗人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历来入选我国乃至日本中小学教科书.这是一首情真意切、意寓深远的千古佳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诗中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夜泊画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前人不惜笔墨,赞叹备至.若从科学的角度解读<枫桥夜泊>,亦可见其自然朴素,别有一番风景.  相似文献   

7.
彭琅 《江西教育》2007,(14):76-77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九册第十九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导入新课,介绍《枫桥夜泊》的深远影响. 我听说实验小学开展了"诗词素养"教育活动的实践.有的同学能背30多首诗词,现在我请几个同学来背一背.  相似文献   

8.
一、导入本课 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注意观察画面与听歌曲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九册第十九课。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导入新课,介绍《枫桥夜泊》的深远影响。我听说实验小学开展了"诗词素养"教育活动的实践。有的同学能背30多首诗词,现在我请几个同学来背一背。  相似文献   

10.
一、导入本课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注意观察画面与听歌曲相结合。谁来说说,老师上语文课,为什么要放流行歌曲呢?(指名回答)。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化的现象学理论将文学本文分为三层:话语层、形象层和意蕴层。从话语层面分析,《枫桥夜泊》表现出节奏性、音乐性特点,“落”、“钟声”等字词令人在诵读的同时产生初步的印象;从形象层面而言,借助电影分镜头方式,诗歌转化为直观形象的画面;就意蕴层分析。诗中借助传统意象“月”隐含着人皆有之的“愁思”情绪,含蓄引发人们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2.
韦七玲 《广西教育》2012,(22):65-65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以下简称中职生)的语文水平低、文化底子薄,并且不喜欢学习语文、数学之类的文化课。要吸引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听课就不易,要让他们听得懂就更有难度。为了吸引学生听课,让他们听得懂、学得透,我在备课、上课、课后各个环节都特别用心,并根据中职生爱动、好唱和喜跳的特点,尽量把古典诗词讲解得通俗易懂。现以张继的《枫桥夜泊》这首诗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体会。  相似文献   

13.
彭琅 《江西教育》2007,(7):76-77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九册第十九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导入新课,介绍《枫桥夜泊》的深远影响。我听说实验小学开展了“诗词素养”教育活动的实践。有的同学能背30多首诗词,现在我请几个同学来背一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暮江吟》、《山行》、《枫桥夜泊》三首唐诗,都是描写秋季自然景物的,编入人教社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学习这三首古诗,可以感受到秋天的景色的优美,可以体会诗歌语言的精美,还可以触摸到古代诗人的情怀。  相似文献   

15.
从认知诗学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图形/背景理论和脚本/图式理论,并运用该理论从作者和读者的角度对唐诗《枫桥夜泊》进行了分析和解读,从而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解读提出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说张继铸就了新的诗魂——钟声寄愁,那王崧舟老师就在这节课上把这一诗魂深深注入了学生的内心,让学生对诗人,对诗情,对这悠远的"钟声"所代表的中国文化进行了一次深度的对话。  相似文献   

17.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代诗人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堪称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2008年11月,倡导“诗意语文”的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第四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教学研讨会上对这首诗进行了精彩演绎。  相似文献   

18.
张继的《枫桥夜泊》以其精湛的艺术方式构就了游子愁情满怀,彻夜难眠的生动画面。在诸多的艺术手法中,尤以设色和声响突出。枫桥夜泊图的构成,游子羁旅愁怀之情的抒发,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色彩的调动。诗人对游子活动背景的描绘,粗读,只觉顺乎自然,无意雕饰;细研,便感刻意求之,安排精心,你看,“月落”、“霜天”,灰礞礞,暗沉沉,阴惨惨。这些典型的冷色原是为造成该篇黯然神伤的氛围,绘就游子  相似文献   

19.
张继的《枫桥夜泊》流传甚广,其诗作的魅力所在为夜半钟声,属空中之音,有方外之情,于阒寂时聆听清疏回响,确也警省人心,其钟声之妙主要体现在三端:以声写行,以声衬静和以声传情。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