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在教育观念、教育措施和教育方法上都存在一些误区。“听话教育”、“服从教育”扼杀了学生个性 ;“学答”而不是“学问”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过度紧张降低了学习效率 ;“熟能生巧”浪费了学生大量精力 ;“勤学苦读”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相似文献   

2.
外面的世界     
今天是礼拜天,本约好和伙伴们一起出去玩耍的,可现在不行了。我被拒之门“里”,“苦读寒窗”。妈妈从提包里拿出一大摞学习用的参考书放到书桌上。“别成天想着玩,要把脑瓜用在学习上,将来考个名牌大学……”  相似文献   

3.
周末情结     
我期待周末。怀着渴望已久的喜悦心情,踏进心仪的“节日”,揣着难以倾诉的兴奋,沐浴在“节日”的阳光里,我用全部的身心享受着属于我一个人的“节日”——周末。这是个难得的好日子。没有铺天盖地的习题,没有从早到晚的苦读,也没有心惊胆战的测试。有的只是清净如水的心情,不带一丝现实的波澜;有的只是温馨如春的亲  相似文献   

4.
木清 《广东教育》2003,(10):67-67
读书的时候我一直是个埋头苦读的学生,属于有点迂腐的那种,对身边发生的事多是充耳不闻。直至三年前毕业后分到珠三角的某所中学,我才惊觉身边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开放到令人咋舌的程度:出钱请同学代做功课;看黄色“口袋书”,泡网吧,上“的士高”;在站牌下旁若无人地相拥而立;在大街小巷甜甜蜜蜜的同骑一辆自行车;疯狂地模仿明星的言行举止……这种现象在一定的层面上已经  相似文献   

5.
1982年7月,我考取了师范学校。为了拥有教书育人的“一桶水”,开始了寒窗苦读。 待我毕业参加工作时,那和我同学的村支书的儿子已有了4年“教龄”。由于当时教师缺编,各地招聘教师的自由性大,一度形成只看后门不看素质的局面。如此“招聘”刚过一年,某地4个乡镇连续出了“×老师揪掉学生左耳朵”、“×老师拧断学生右胳膊”等“漏子”。那4名受处分“教师”都是“清一色”开后门招来的“散兵游勇”。而有的媒体却无视这些,一句“老师怎么了?”将所有问  相似文献   

6.
小引“我读了那么多的书,为什么还写不好?”每当我独坐书斋,欲构思作文指导文章时,便似乎听到学生们发自心底的呐喊。的确,多少学子,寒窗苦读十几载,竟只赢得病文一篇,清泪两行。  相似文献   

7.
赵国基 《甘肃教育》2010,(10):29-29
课外阅读能够有效地加强学生与社会、自然和科学之间的联系。课外阅读顺应了教育改革的要求,教师要让学生做阅读的主人,变“苦读”为“乐读”,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学生通过阅读书籍,用书中那些勇敢的、追求崇高思想的人来要求自己,为自己找到学习的榜样,从而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同时,课外阅读是长期的阅读行为,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学会阅读才能发展。那么,怎样才能引领学生走进课外阅读的世界呢?  相似文献   

8.
1982年7月,我考取了师范学校,为了拥有教书育人的“一桶水”,开始了寒窗苦读。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四年下学期,我兼任五,六年级的自然课。我遵循传统的教学规律:备课、讲解、抄写笔记、指导学生在书上划重点,编印复习提纲,要学生苦读呆背,结果学生考分与兄弟校比,均居前列。我自己的一个小孩也是“优良生”,心里甜滋滋的。 春节期间,我带“优良生”去串亲,坐在火车里,他突然开腔:“爸爸,你看,外面的树、电线杆,还有房屋、高山都在跑动呢?”我问他:“为什么?”他只摇头。到了姑妈家,我指着混凝土晒场上的一条长长的  相似文献   

10.
笔救生     
周锐 《课外生活》2021,(2):66-69
这个书生胡子都白了,他介绍自己:“在下梁灏。老是读书,老是考试。考不上再读,读了再考。考到今年,已是八十二岁了。眼看又要开考,我还得加紧苦读啊!”他指着破椅子说:“这椅子我坐了七十多年了,断了一条腿,我用绳子绑好了。你们瞧,椅子中间还有个洞,你们猜这是做什么用的?你说什么……放屁?不对。”  相似文献   

11.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山东省高考英语阅卷.批阅的是30分的作文题,想想每分钟2份试卷的平均阅卷速度和学生们十二年的寒窗苦读,我不禁想到了一句老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以下我从三个部分谈此次阅卷的个人感受。  相似文献   

12.
<正>当了老师后,我才发现,教育不是什么麦田,而是一间屋子,里面关着一心埋头苦读的学生和焦虑万分的师长。我心中一直有个梦想,想告诉里面的每一个人,窗外有很多很美的景色。而“闲”书的阅读帮我在精神上实现突围,生命逐渐变得敞亮、豁达而生动,让我敢于大胆尝试借助脑科学、中医学、游戏力、经济学等知识为学生打开另一扇窗,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一些学校坚持“愉快教育”实验,收到了显著的效果,这一新的育人途径所显示的生命力已引起人们的重视。 什么是“愉快教育”呢?简而言之,其精神实质就是让儿童乐于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这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规律告诉我们,学习动机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只有学生愿意学习,有兴趣,学习才能取得好的效果。然而传统的教育观念一向把受教育视为苦事,一提到学习总是与“苦”连在一起,让学生“苦学”、“苦读”、“苦练”,不就范者免不了要受皮肉之苦。如《尚书·舜典》就有“扑作教刑”(用戒尺作教学时的体罚工具)的“训语”,鲁迅先生笔下的三味书屋的书塾先生手头就有“一条戒尺”、“也有罚跪的规则”,学生在“戒尺”下学习哪有愉快之说?又怎么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新中国成立以后,学校教育取消了体罚,但是学生仍然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特别是近几年受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  相似文献   

14.
一年一度的高考刚刚结束。进考场前高三学生如临大敌的紧张表情,以及考完后“劫后余生”般的喜悦与兴奋,都再次让我反思:现代教育应该教会学生什么?学生寒窗苦读12年,到底学到了什么?我想肯定不会仅仅是试卷上那些东西,还应该有点别的,但这点“别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如果这个问题你来问古中的老师,我想你听到的答案十之八九应该是一样的:选择,并且乐于承担自己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教育观念、教育措施和教育方法上都存在一些误区。“听话教育”、“服从教育”扼杀了学生个性;“学答”而不是“学问”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过度紧张降低了学习效率;“熟能生巧”浪费了学生大量精力;“勤学苦读”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相似文献   

16.
我的儿子不是那种循规蹈矩、埋头苦读、高分连连的“好学生”。他的语文背诵、默写总是要经三番五次磨练才能过关;在迎接高考前,他在家里又是搞焊接,又是修水管,还把家里的纱门纱窗拿来洗。他孩子气十足,喜欢挑战自我,尚未学完高中课程的高二学生,突然一鸣惊人——轻轻松松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我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呢?培养健康的体魄和坚强意志我认为,学习效率第一,学习时  相似文献   

17.
读书苦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绛 《中文自修》2004,(1):51-52
读书钻研学问,当然得下苦功夫。为应考试、为写论文、为求学位,大概都得苦读。陶渊明好读书。如果他生于当今之世,要去考大学,或考研究院,或考什么“托福儿”,难免会有些困难吧?我只愁他政治经济学不能及格呢,这还不是因为他“不求甚解”。我曾挨过几下“棍子”,说我读书“追求精神享受”。我当时只好低头认罪。我也承认自己确实不是苦读。不过,“乐在其中”并不等于追求享受。这话可为知者言,不足为外人道也。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  相似文献   

18.
“嗨!终于进了奉新一中。”当我迈着轻快的脚步走进一中大门时,不由得发出了这样一声感叹。四处一看,别人怎么都老是这样埋头苦读呀?我才不管呢。听人说:“进了一中的大门,一只脚就已迈进了大学门槛。”再说,初中时我可是班上的优等生,我才懒得学呢,还是尽情地玩一玩吧。于是,在那一群苦读生中,总可以看见一个四处东张西望、上课便躲在下面睡大觉或是看闲书  相似文献   

19.
我过去有一种误解:把数学特点简单地归结为严谨性,只注重数学思维“微观方面”的训练和培养,而忽视了数学思维“宏观方面”的领会和把握,将数学当作是一个从定义出发的一套逻辑演绎体系,教师的任务是举例、讲解,学生的任务则是模仿。当时的教育观是“苦读  相似文献   

20.
龙缘 《陕西教育》2005,(1):50-50
星期天啦.“快乐女神”终于降临到我的身上啦!经过一周的苦读,紧绷的身子终于得到了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