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读者互动     
2006年第10期程振兴读问:假设有一个电解池和一个原电池在黑洞附近,由于黑洞附近的光无法逃逸,那么电解池和原电池还能进行反应吗?  相似文献   

2.
读者互动     
读者答读者2008年第06期宋冬虎读者问:黑洞与黑洞碰撞后,产生的大量红外线为什么能逃逸出来,难道碰撞后引力变弱了吗?黑洞碰撞后产生的能量以重力波的形式释放,这些能量被转化成X射线和其他形式的光,在它们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6):675-676
中科院物理所和国家天文台实验室研究团队继去年在强激光实验室模拟黑洞辐射产生的光电离光谱取得重要成果之后,今年又在实验室中成功模拟了太阳耀斑著名观测现象——环顶X射线源和重联喷流。  相似文献   

4.
黑洞是迄今为止宇宙学家们了解得最少的宇宙怪物之一,因为黑洞的密度非常高,它可以吞噬光线,使我们无法通过光线观测它们。但随着宇宙探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宇宙学家们已经可以通过观察黑洞对周围物体的重力影响来发现它们,也可以通过对黑洞周围散发出的X射线和其它射线的观测来了解它们。理论上认为,流入黑洞的气体会先在黑洞边上形成一个碟状的大吸盘,X射线就从这个不断增长的碟状盘中散发出来。在最新的研究中,科学家们正是通过这些X射线来观测研究黑洞的。今天,宇宙学家通过这些X射线在黑洞附近观察到了什么奇异现象呢?在那里,有一些气…  相似文献   

5.
黑洞理论最早是在1783年由英国地质学家约翰·米切尔提出。他指出,一个质量、密度足够大的恒星会有强大的引力场,以致连光线都不能逃逸。但这一见解在19世纪被遗忘了,直到爱因斯坦发表了广义相对论之后,黑洞的见解才被重新提起,并且得到了充实与丰富。尤其是霍金教授对黑洞理论  相似文献   

6.
史蒂芬·霍金曾说:“如果宇宙的平均密度大于某个临界值,引力吸引最终会使膨胀停止并使宇宙重新收缩。”而这一情况我认为会加速宇宙大爆炸的进程,因为当宇宙开始收缩,黑洞也将更容易扑捉到猎物。这些黑洞在宇宙中难免会有相遇的时候,如果它们势均力敌,或者黑洞本身里面的某些物质不相容的话,那将会发生大爆炸,黑洞内部物质将会有一部分逃逸,而残存的将会继续踏上征程。  相似文献   

7.
孤独的黑洞     
绝大多数大型星系,包括我们的银河系在内,都有一个黑洞作为核心,这个黑洞密度极大,质量是太阳的几亿倍。尽管黑洞自身无法被探测到,但是它们所吞噬的物质在涡流中摩擦、发热。产生大量的辐射,可以被人类的射电望远镜捕捉到。那些在黑洞附近因被吞噬而产生强大辐射的星体被称为类星体,其光芒四射,即使是最亮的星系也为之相形见绌。  相似文献   

8.
读者互动     
读者答读者2008年第03期何同学问:为什么黑洞不直接把所有的东西吸进去,而要在周围形成一个圆盘?黑洞的质量很大,引力非常强,足以使光线也无法逃逸。任何路过它身旁的天体都将是囊中之物。黑洞在其周围形成一个圆盘,是给将要被吸纳  相似文献   

9.
张唯诚 《百科知识》2013,(22):23-25
科学家曾利用开普勒太空型远镜对8.3万颗类日恒星进行了长达120天的观测,结果发现,在这些恒星中共发生了365次超级耀斑。耀脚是恒星爆发性的能量释放。太阳耀斑通常发生在太阳黑子活动的极大期,但超级耀斑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我们都把黑洞视为贪得无厌的饕餮。它无尽无休地将进入它势力范围的星体拽入深渊,撕成碎片。但是科学家通过对银河系中心的一个超大黑洞进行观察发现,这个家伙很可能正在孕育着恒星的新生。人们常常认为,黑洞附近的物质高速运动,恒星很难形成。然而在距离银河系中心的那个黑洞还不到一光年的轨道上,却运行着一批大质量的年轻恒星。它们是怎么起源的呢?起先,天文学家们猜测,这些大块头恒星应该是从别的地方迁移过来的。也许它们是在距离黑洞很远的星团中形成的,只是由于某种原因迁移到了黑洞周围,并且环绕它运行。但这么大块头的恒…  相似文献   

11.
洞是没有表面的,这是不言而喻的。但对于洞在宇宙里的“变种”——黑洞而言,此前却还没有相应的证据,直到最近天文学家才予以发现。 按照现有理论,黑洞是没有表面的,它有的是一个能量的水平面——这是一个界面,在其之后哪怕是一束光线也无法从这个宇宙的“咽喉”里逃逸出来。这种现象也说明,黑洞不可能被直接观测到。不过,现在研究人员却借助于此而获得了其他证明这种巨大的天体存在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
原始宇宙可能是由无静止质量、但具有能量的光子聚集成的。在宇宙的中心可能存在一种特殊的物质,它是宇宙的加工厂和能量转移站。它形成的引力场迫使光子在其周围运动,但决不会逃逸出去,并且它还将光子逐渐转变为具有长度、强度性质的物质。由于在微粒的转化和能量转移过程中,宇宙加工厂的引力减弱,对微粒的束缚降低,从而导致了大爆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潘希 《今日科苑》2009,(19):37-38
不论对普通人还是天文学家而言,“黑洞”一词往往是神秘、巨大能量和难以破解的宇宙现象的代名词。天文学家却通过精确计算认为,虽然物体难以逃离黑洞的吸引,但是进入黑洞内部后却永远不会达到引力场的中心。黑洞是广义相对论预言的一种特别致密的暗天体,黑洞中隐匿着巨大的引力场,因引力场特别强大,以至于包括光子在内的任何物质只能进去而无法逃脱。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0月19日,太阳表面爆发一个巨大的太阳耀斑,同时三个巨大的太阳黑子群引起科学家们的注意,它们在此后的两个星期中共产生了124个太阳耀斑,其中三个是有记录以来最大的耀斑。伴随着电磁辐射的喷发,随之而来的是被称为日冕物质抛射(CME)的巨大的磁化等离子体云,这些不可预知的等离子体云由数十亿  相似文献   

15.
黑洞是洞吗     
洞是没有表面的,这是不言而喻的。但对于洞在宇宙里的“变种”——黑洞而言,此前却还没有相应的证据,直到天文学家最近才予以发现。按照现有理论,黑洞是没有表面的,它有的是一个能量的水平面——这是一个界线,在其之后哪怕是一束光线也无法从这个宇宙的“咽喉”里逃逸出来。这种现象也说明,黑洞不可能被直接观测到。不过,现在研究人员却借助于此而获得了其它证明这种巨大的天体存在的证据。英国Durham大学的Christine Done和M arek Gierlins-ki试图将黑洞和其他一些宇宙中的异类天体——中子星进行比较。这种致密的物体在大质量星体爆炸时…  相似文献   

16.
宇宙中有六百兆颗星球,几千个银河系。银河中除了星团、黑洞之外,还存在一种非常奇特的物质,这种物质叫做光子带,它们大约在1961年时被科学家发现。光子带的形状犹如人们日常所吃的甜甜圈,其中心和太阳轨道重叠,半径和太阳公转半径相同,但其平面却和太阳公转平面垂直,也就是说太阳系每公转半圈就会遇到一次光子带,要通过整个光子带需要两千年的时间。上次太阳系离开光子带是十万年前,如今已过了十万年,也就是说我们又要进入光子带。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硅纳米线的合成原理,以及其作用和效益,全面介绍了硅纳米线的最新进展和科学应用.也描述了黑洞是一种引力极强的天体,有着巨大的引力场,连光都无法逃逸,所以人们无法对它的内部运动状态进行直接观测.再结合一定的理论模型,对黑洞进行间接研究的.所以谱线的辨认和理论模型的正确与否,对于认识黑洞极其关键.  相似文献   

18.
我认为,相对论中否定的超光速现象其实是存在的,在黑洞里,准确地说,当物体受到黑洞的引力下落到无限红移面以内,这个物体下落的速度将超过光速。黑洞的最外层是无限红移面,就是光子无法逃脱的界限。如果有一束光从这里出发,对于外部观察者来说,这束光将无限红移,也就是看不见了  相似文献   

19.
太阳耀斑是一种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耀斑的爆发伴随着高能电子的 加速,加速后的高能电子对耀斑的辐射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简要综述近年来在这一方面所 取得的一些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正一、何为"黑洞数"黑洞是茫茫宇宙中的神秘天体。黑洞密度极大,引力极强,任何物质经过它的附近,都会被它吸进去。曾有人猜测,百慕大三角洲的飞机和轮船离奇失踪,可能就是遭遇了黑洞。当然,这一猜测从未得到公开、正确的科学解释。在浩瀚无垠的数学宇宙中,也存在"黑洞"之说,即取任意一个数字不重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