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阅读不能浮于表面,不能只是读懂能读懂的,更要读深、读细,不能满足于掌握主要内容、主要手法和中心思想,还要“疑读”“问读”。阅读时扣住易忽视处去发现别有洞天,解读当深究点去领略文里乾坤,在字里行间来回漫溯,在文本深处往复挖掘,在话里言外再三斟酌,才能真正走进文章,走近作者。反之,程式化、粗浅化的阅读,既妨害师生更为深细地解读文本,也有碍教师更为个性地教学设计。本文以教材中的一些经典篇目为案例,倡导在阅读教学中巧用平实之题、细思极闲之笔、寻味反常之处,从而进行深度阅读,感受语言魅力,提升阅读品质。  相似文献   

2.
卓嘎 《西藏教育》2008,(11):35-36
好读书就是自主阅读。教学生好读书就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读好书就是在好读书的前提下,选择健康向上的书读。那么作为教师,怎样做才能使学生好读书,读好书呢?  相似文献   

3.
<正>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阅读课堂存在诸多弊端。教师讲解无形地排挤了学生阅读的时间,使学生失去阅读主体地位,阅读感受、体验被抑制,阅读能力得不到训练,阅读兴趣尽失。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彰显阅读课堂的活力呢?我认为语文教师必须让学生养成"想读——会读——乐读"的习惯,品读出文章的音趣(音乐美),情趣理趣(境界美),文趣(手法美),生趣(生活美)。从而  相似文献   

4.
常言说得好:"数学在练,语文在念。"这道出了语文学习的根本方法,提出了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因此,只有通过读,才能把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意义、情感唤醒,也只有通过读,才能由对那些作为例子的范文的模仿上升到创作阶段。但学生阅读往往是被动的,怎样才能调动他们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  相似文献   

5.
朱宏胜 《学语文》2003,(6):49-49
古代诗歌言简而意丰 ,字短而情长 ,字里行间总富有启人联想 ,开人悟性的“空白”。这就需读者反复沉潜涵泳 ,用心去领会其中特有的“空灵美”。同时 ,文学鉴赏活动中 ,第一印象是可宝贵的 ,不应轻易放弃。但是鉴赏又不能停留在第一印象上 ,应该继续前进 ,才能把鉴赏搞好。这继续前进就是反复沉潜涵泳。古人读书非常重视品味玩索。韩愈要求读书“沉浸郁 ,含英咀华。”朱熹说 :“善读者玩索而得焉 ,则终身用之 ,有不能尽者矣。清朝崔学古认为 :“得趣全在涵泳。”现代教育家和特级教师也是如此 ,叶圣陶说 :“涵泳得深 ,体味得切 ,才有得益”…  相似文献   

6.
文本的美,往往隐藏于语言文字之中。怎样与文本对话,才能读出其美呢?叶燮云:“凡物之美者,盈天地间皆是也,然必待人之神明才慧而见。”所谓“神明才慧”,说得诗意点,不就是善于发现美的慧眼嘛!  相似文献   

7.
阅读能力是历史学习能力的前提,是观察,分析、思堆等高层次能力的基础。会阅读是一种学习的技能,但这种技能的获得是需要经过训练才能获得的。历史课堂如何教会学生阅读呢?笔者结合高三文科历史复习教学实践,谈谈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时的一些具体做法:即教会学生把教材读薄、读细、读活,读深。  相似文献   

8.
一堂历史课犹如一个人,可以不漂亮但不能没有气质。课堂因气质而美,而有专业阅读支撑的历史课是一定有气质的。读一本书,至少要读三个问题:一是“写了什么?”知道史学家笔下的历史;二是“怎样写的?”了解史学家读史、撰史的方法;三是“为什么而写?”理解史学家的历史观念和生命情结。通过这三个问题的思考,我们可以寻得一本书对历史教学的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9.
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在英语教学中更有“得阅读者得天下”之说。怎样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也是众多英语教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许国璋教授也曾说过:“只有通过读,你才能获得最大的实践量,才能享受到学习外语的真正甜头,读,给你带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阅读教学的重心在一个"读"字上。读是语文学习之精髓,是摄取语文素养之捷径。怎样进行有效阅读?下面谈谈我们的教学感悟。  相似文献   

11.
一、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我们怎样去读书.怎样去思考?有人说,重要的是“读”.只有“读”,你才能广泛的占有知识而处于自由的境界;有人说,重要的是“思”,只有“思”,你才能获取更为丰富的营养而成为智者。  相似文献   

12.
第四期测试题1.对孩子的电子阅读,家长应有怎样的态度?2. 家长怎样做才能作出真正有利于孩子的选择?3. 利用电脑学习是否可以替代一切传统的学习方式?4. 发现孩子有说谎问题,家长应注意怎样做?5. 儿童性早熟会影响最终身高吗?家长读刊知识测试题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学习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有些学生读课文或读其他文章时,开始读得很认真,渐渐地就走神了;有的则在阅读中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得不到良好的阅读效果。怎样去读好文章呢?不妨用"推读法"。"推读法"是指先阅读课文中的某一部分,由所获得的阅读内容,凭借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储备,去推测未阅读文章部分的一种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14.
1读进去,山就是山语文教学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要把“读正确,读流利”当作硬任务,当作人人要做到的保底工程。诵读的要义在于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朱自清),在于把“原汁原味”的气韵声调、思想情感传达出来,在于“得他滋味”(朱熹)。“须是沉潜讽咏,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朱熹)。这是说要学生沉潜在作品之中,忘情地读,美美地读,读出语感和情趣,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读出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从而达到“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司空图)的程度。试想,一篇好文章,不读何以明其言?不读何以晓其义?不读何以感其情?不读何以悟其道?现代文的阅读如此,古文阅读也如此。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今日教古文,自亦宜熟读,虽不能求其写,而熟习其语言乃能深味其意义。”诵读是优化形象思维和审美感悟的过程和手段。只有通过诵读,并在诵读过程中融入了阅读主体的审美理想和审美积淀,达到了晓其义、明其旨、悟其情、得其辞的境界,在自己的语言表达中,才会有召之即来,呼之欲出的感觉;才会有文思如流,注入笔端,鲜明形象,翩然而至,深邃义旨,豁然心会的境况。我国古代还没有语文这一类的专门学科,但以封建道德教化为目的的经学、史学、哲学、伦...  相似文献   

15.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主要是通过阅读,而读就要读名篇,可应该怎样去读名人名篇呢?怎样看待名人名篇呢?  相似文献   

16.
毛亚萍 《成才之路》2010,(23):40-41
作文有法吗?有人说有,而且甲乙丙丁。不能越雷池一步,没有规矩怎能成方圆?有人说无,文无定法,也可以说是无法。但其中的一个妙法必不可少,那就是“读”。读得广,读得深,读得真,是写得好的必要条件。同样,写得好的人,对于读,必有一股热情,在认真阅读后并模仿它、比较它甚至超越它。总之,读与写,互有一种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元化,我国著名思想家,在学术界与钱钟书齐名,素有“北钱南王”之称.王元化年轻时曾向熊十力问学,熊先生谆谆告诫王元化,做学问要“沉潜往复,从容含玩”.于是,王元化养成了在做学问上慢吞吞的性格.仅读黑格尔的《小逻辑》,他就从1954年一直读到1974年,从而有他读黑格尔“韦编三绝”的美谈.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实践证明,只有通过学生自己阅读、自我感悟的语文课文,才能掌握得更牢固,才能活学活用。如何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自主阅读,理解文章的内容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组织、引导、参与、点拨的作用,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水平,充分调动学生的独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积极性,按照“六步阅读法”,从通读、精读、议读、悟读四个方面,落实教学目的,感悟文章的真谛。  相似文献   

19.
阅读能力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必备能力之一,那么教师应采取怎样的教学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呢?首先,阅读需要长期坚持,需要读够一定量,经常读;其次,阅读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中断,不要一碰到生词就查字典,而应逐渐培养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能力,以求连贯地、快速地、大量地阅读。该篇文章总结了几种阅读教学法供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日记》2008,(11):57-61
散文在教材中占有很大比例,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综观2008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不难发现,散文因其语言、形式及意境之美已成为现代文阅读考查的一个重头戏。那么,如何才能感受散文之美,提高阅读水平,在中考时大显身手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