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年前,一位朋友告诉我在一本杂志上刊登了一幅漫画,题为《乔迁之喜》,画上有文字:“科技干部迁入新居”。画面上一个孩子捧着一叠书向新楼走去,后面是他的父母(科技干部)扛着一个书架,满头大汗。有人说这是一幅歌颂漫画,表示对知识分子生活的关心;也有人说这是一幅讽刺漫画,是讽刺新楼盖得不好,书架搬不进门,因而急得科技干部满头大汗。朋友认为这幅画是歌颂性漫画,我也赞同。只是,因为作者没有注意书架与楼门的比例,才造成了读者的误解。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作者和编者只注意了这张画意义好的一面,而忽视了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2.
不知什么原因,我第一次看到《爸爸的画》的时候,就立刻和“爸爸的话”联想到一块儿,也许终究是爸爸的话影响自己最深的缘故。《爸爸的画》是我国著名漫画大师丰子恺先生充满了人间情味的漫画及他的两个女儿丰陈宝和丰一吟撰作的漫画趣绎。丰子恺先生以他的画笔表达着思想,在他的女儿来说,他的画应该也可以称之为“爸爸的话”了。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善取人间诸相,尤多儿童题材,其中的大部分,皆是以丰家姐弟为模特儿的。陈宝与一吟先生,在60年沧桑之后,以温馨亲切的文字,朝花夕拾,从头细数儿时旧事,娓娓道来,读之令人心动。《爸爸的画》共四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末出版了第一、第二集,时隔一年整,第三、第四集出版。每集由丰陈宝、丰一吟精选父亲的漫画百幅,又以她  相似文献   

3.
《尔乔漫画》以独特的艺术价值在画界书坛异军突起。著名漫画家华君武甚至将尔乔看成是外国画家。因为他的画和他的  相似文献   

4.
沁阳县城关镇南关村张中全,既是养殖能手,又能写会画。近几年来,他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和漫画就有100多篇(幅)。他画的漫画《整装待发》获省漫画展佳作奖,漫画《奶奶,这不是庙……》,在河南日报发表后,有10多家报刊转载,又获漫画展佳作奖。因此,他连续3年被县里评为模范通  相似文献   

5.
方成何许人也?谁不知道他是当今著名的漫画家、杂文家呢?漫画作品两千余幅,出版著作、文集十多本,人们熟悉的《武大郎开店》、《钓鱼》、《官商》,就是他的杰作。他怎么画起漫画? 方成的漫画,方成的杂文,都充满了幽默感,让你笑——或苦笑,或嘻笑,也狂笑。或许因为他的作品常常让人们忍俊不禁,有的人就说,漫画家的生活,一定也充满了幽默吧?  相似文献   

6.
10月8日下午,来我区参加第七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会的朱根华先生,应新疆漫画学会、新疆日报“沙枣花”漫画专刊和《新疆新闻界》编辑部的邀请,在新疆日报社为我区部分漫画作者和报刊美术编辑作了一场生动的漫画学术讲座。朱根华先生是《人民日报》高级编辑、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是我国著名的擅长画国际题材的漫画家。他早在40年代便开始进行漫画艺术创作,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在讲座会上,他根据自身的创作经历和体会,向与会者介绍了漫画艺术的功能和作用。他带来了多年创作的一部分漫画原件,向我区漫画作者畅…  相似文献   

7.
《新闻实践》2011,(7):78-78
这是清朝末期的一幅漫画,也是我国最早的新闻漫画《时局图》,作品发表于1898年香港《辅仁文社社刊》,作者谢缵泰。作品以漫画的笔触和技巧刻画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细节,真实地报道了清朝末期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新闻事实,让国人和世界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8.
五官的功能     
在街上偶然买到了一张《讽刺与幽默》,上面一幅漫画吸引了我。画面上是一个戴着帽子的人头像,虽然有些夸张,但一眼还能辨认出来。令人惊讶的是,在耳朵的位置画上了一张咀,而且套印成红色,和整幅画的黑色相比,特别醒目。画上的人物右眼有点向后斜视,似乎对于他那个不伦不类的“耳朵”极感不适,但又显出无可奈何的样子。看了半天,不懂其中奥妙。漫画的题名叫  相似文献   

9.
正丰子恺先生是浙江桐乡人,是一位多才多艺又重情的漫画大师,他的代表作《护生画集》,前后创作时间长达46年,几乎熬尽了他一生精力。画集共分六册,计450幅,它融合弘一法师、夏丏尊、马一浮、叶恭绰等众多大师诗文中所体现的精神和智慧,集诗词、文章、书法、绘画和佛教的理念和思想于一体,倡导人与自然仁爱慈悲的境界,超越了时代艺术的范畴。画集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丰子恺先生为祝贺老师李叔同(弘一法师)五十寿辰,以老师的一贯精神世界为依托,独具匠心创作了以爱护生灵为主题的《护生画集》单页五十幅。此后,弘一法师每十年整寿时,丰老就作一集,画的幅数与年龄同,直至弘一法师百岁阴寿。  相似文献   

10.
×月二日赵甲同志来稿,画的是肯尼迪用“减税”的杠杆在撬“经济危机”的大石头,杠杆太细,撬之不起。画的标题是《顽石》(见图一)。西安晚报五月九日发表了一幅漫画,标题是《扬汤止沸》,也是讽刺美国的“减税”措施的。  相似文献   

11.
于斌  周文 《新闻与写作》2006,(11):18-19
在漫画界,常铁钧被誉为善于创新的漫画家。他是一名知识面宽、生活面广的杂家.潜心利用自己掌握的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深厚的民俗底蕴,创作出大量的政治漫画和生活漫画。他在漫画创作中注重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树立起新品牌——《老戏新画》。其中《孟姜女哭长城》、《三娘教子》、《皇帝的新装》、《贵妃醉酒》一组漫画,于1993年荣获全国漫画展最高奖——“中国漫画金猴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当《高康大》(图一)一画在巴黎一家版画商店的橱窗内展出时,很快便吸引了许多观众。在杜米埃这一幅代表作问世前,法国已出现过以“高康大”为比喻的政治漫画,讽喻腐朽的波旁王朝统治。18世纪末,有一幅漫画叫《新高康大及其家人的旧筵席》,就将路易16世、皇后马丽·安东尼和他们的皇亲国戚,都画成一个个贪婪的“巨人”,吃光了人民的劳动果实。画中描绘皇后正将人血斟满酒杯。在漫画中,采用如此直截了当、血淋淋的描绘手法,是否值得提倡,还可进一步商榷。但这一幅由匿名画家创作的作品,表现了画家对反动统治者的仇恨、愤懑的感情。  相似文献   

13.
(续) 常常见到这种情形:对报上的一幅漫画,大家评价不同,争论不休,莫衷一是。那么,衡量报刊漫画,客观上有没有标准呢?应该说:有标准。当了解了漫画的种类、特点和常用的表现方法后,就会比较容易对一幅画作出客观评价。一幅漫画的好坏,除了我们常说的可用于评价一切文学艺术作品的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外,更具体一些,可根据以下5个方面来衡量: 辩别力:漫画不同于一般绘画,几乎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注定它负有“造舆论”的使命,它的力量就在于它能通过自己的特殊形象,造成社会影响。一幅漫画,表现什么,讽刺什么,取决于作者的立场、思想感情和辩别是非的能力。已故漫画家吴耘说:“漫画创作的提高是会遇到技巧问题,但经验证明首先是党性问题”。只有站在正确立场上,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生活,才能使漫画成为既供人们欣赏又能鼓舞斗志、激发人们向上的艺术。反之,该贬斥的去赞扬,该规劝的去讥讽,把是非完全搞错了,那么,纵然你的构思、技法再好,也只能收到相反的效果。有  相似文献   

14.
世象漫画是一种描写世态人情的漫画。作者运用漫画的表现手法,对社会生活,人情世俗表达自己的看法。世象漫画这个名称,一些人可能感到陌生,其实,它早在30年代就已经很盛行了。漫画前辈丰子恺先生就画了许多世象漫画,他的专集就有《儿童相》、《学生相》、《民间相》、《都市相》、《战时相》等多种。叶浅予、陆志库先生的漫画速写也是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特别是市民的生活情景。 世象漫画以反映社会家庭生活为主,在内容题材和表现手法上,可以讽刺,可以歌颂,可以抒情。运用的手法注重反映生活原型,对事物直抒胸怀,一般不…  相似文献   

15.
《华君武漫画展》5月中旬在上海举行。华君武从事漫画创作已有60余年历史,而他的个人画展却还是第一次。人们踊跃观赏,反响热烈。5月12日,部分漫画界人士聚集在上海文汇报社,结合华君武同志的创作实践,就当前漫画创作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座谈会由文汇报副总编辑史中兴主持。漫画艺术的生命源泉在时代和人民之中《华君武漫画展》中的第一幅作品作于1939年,最近的作品是在1989年,其间风雨沧桑,几经变迁。但是,他的作品,总是保持着旺盛的生命活力,并且越到后期,笔力愈健。蔡振华说,近60年来的中国历史,是很不平静的一段历史。始终踏着时代节拍,坚  相似文献   

16.
羊城晚报美术编辑陈树斌的漫画《给点油吧……》,在日本读卖新闻主办的第二届《读卖国际漫画大奖》比赛中,获得了《选考委员特别奖》。四十三岁的陈树斌,解放前在广州的孤儿院里,度过了暗淡的儿童时代。1954年,陈树斌进了国营工厂当学徒。他自幼喜欢美术,以后又参加了公司举办的美术训练班,开始更自觉地探索美术艺术。他创作过油画、国画,也尝试过创作连环画和漫画。在实践中,他逐渐寻找到了最能发挥自己所长的艺术形式,这就是漫画。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唯古文可以朗读,白话文即读之无味,其实不然。1982年知识出版社出版的《丰子恺漫画选》,有叶圣陶先生的《子恺的画》一篇代序,记与子恺先生的交谊和与朱佩弦(自清)先生等人共看子恺画时的回忆等等,结尾一段云: 第二本画集里还有好些幅工整的钢笔画。其中的《挑荠菜》、《断线鹞》、《卖花女》,曾经引起当时在北京的佩弦对江南的怀念。我想要是我再看这些幅画,一定会象佩弦一样怀念起  相似文献   

18.
漫画虽然是讽刺与幽默的艺术.但毕竟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最终还是要通过形象揭示作品的主题.因此一幅漫画作品的成功与否和绘画技巧的优劣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一幅揭露澳军在阿富汗犯下惨无人道罪行的时政讽刺画《“和平之师”》震惊中外,非但将名不见经传的“战狼画手”推上热搜,还彰显了漫画的先天战斗基因。漫画,虽有讽刺画、幽默画、水墨漫画、卡通动漫之别,唯讽刺画是投枪,是匕首;唯讽刺画最具光荣传统、肩负战斗使命;唯讽刺画最具生命力和震撼力!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韩国温情漫画手绘技巧》一书是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手绘插画教材。该书封面用简单的线条,浅浅勾勒出了几幅有趣的图片。寥寥几笔,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形象就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