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影响深远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教育思想主要表现在: 一、“生知”与“学知”的矛盾 孔子认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其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论语*季氏》,以下引证只注篇名.)孔子的“生而知之”是唯心主义的,但其“学而知之”包含唯物主义内容,由此形成了孔子思想的矛盾性.他还认为“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上等人与下等人之间的差别是不可改变的,“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语上也”.这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他虽然承认“生而知之”,但认为自己不是“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此说明孔子崇尚古人勤奋学习求得知识.勤奋学习,对适应社会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要想走在时代的前列,必须不断学习.否则,他将被社会所淘汰.  相似文献   

2.
本从古汉语的表述特点出发,结合孔子关于“知”与“学”的相关言论,对孔子的“生而知之”观进行了剖析,认为孔子在这个问题上,并不是在强调说明有生来就知晓知识、知晓一切的人,而是在强调说明有生来就知道主动学习知识的人。孔子在这里所阐释的主体对象,不是知识的来源问题,而是人学习知识的自觉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父母若企盼子女成龙成凤,那就必须发掘其子女的天赋领域,如天赋领域一旦被发掘,那么,望子成龙盼女呈凤也就指日可待。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在这里,“生而知之者”,即指有天赋的人。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的专家、学者对“生而知之”的解释众说纷纭,让人莫衷一是。“生而知之”不应按字面之意据实解释,而应从修辞角度去加以解释,这是一条正确解释“生而知之”的途径。这一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对孔子的认识论及其知识来源观的正确评价。  相似文献   

5.
《论语·季氏》载孔子语:"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联系《论语》中的相关内容,结合孔子的思想,借鉴历代儒者的解读,可知"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困而学之"者、"困而不学"者分别指圣人、君子、小人和民;"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中的"之"之所指,也即认知的对象、内容是"仁"。至于"生而知之者,上也"等等,所涉及的决定人在认知上的差异的根源是什么,孔子未曾言及。  相似文献   

6.
孔子这一教育命题,出自《论语·阳货篇》。后人对此误解很多,因此很不容易说清楚。汉代班固认为:“可与为善,不可与为恶,是谓上智。可与为恶,不可与为善,是谓下愚。”(《汉书·古今人表》)这是就其品德而言。清代孙星衍认为:“上知谓生而知之,下愚谓困而不学。”(《问字堂集》)这恐怕是就人的才智而说的。后人对孔子这一命题的解说,就多从孙星衍这一解释出发了。但如何解释“生而知之”和“困而不学”呢?就又众说纷纭了。  相似文献   

7.
邓莉 《中国教师》2011,(11):78-80
<正>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为学"是其思想的核心之一。孔子对"学"非常推崇,这源于孔子的一个基本判断。所谓"生而知之者",只是一种理想,"学而知之"才是正途。孔子曾自我评价说"我非生而知之  相似文献   

8.
困而学之成大才曲阜师范大学科研处刘奉光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16、9节)孔子所谓生而知之者几乎是没有的,生而好学者也少数的,更多的是教而学之,诱而学之,从而知之。困而学之者...  相似文献   

9.
在孔子的教学思想中,包含着很多符合客观规律的东西,这和他的认识论中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因素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很值得我们挖掘,以丰富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论。一关于知识的来源问题,是认识论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研究孔子的认识论思想,首先碰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孔子曾经讲过:“生而知之者上也”。(《论语·季氏》)当前学术界对这句话的理解,还不一致。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认识论上的先验论。有人认为孔子不曾称赞  相似文献   

10.
从东施效颦说起胡思孔夫子虽然说过:“生而知之者,上也。”可是,他却坦率地承认:“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夫子是我国的第一大圣人,连大圣人都不敢不“敏以求之”,那么,至于一般的常人,就更不能不特别的重视学习的了。然而,应该怎样学习呢?我想...  相似文献   

11.
有人认为孔子有关“天”、“天命”、“命”、“鬼神”的言论反映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思想。其实,孔子对“天”、“天命”、“命”、“鬼神”是持怀疑态度的,他虽说过“生而知之”,但论及少而又少,而对“学而知之”却谈论颇多。  相似文献   

12.
实践出真知     
人的知识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是自己头脑里先天固有的,还是后天的实践获得的,这是唯物论和唯心论两种世界观历来斗争的焦点。二千四百年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唯心论的祖师爷——孔子,不就拼命地鼓吹有什么“生而知之”的圣人吗?而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继承了孔子的衣钵也极力地鼓吹什么“天赋”、“先知”,把人的知识说成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先天就有的。这完全是唯心论的先验论。实践告诉我们:人的头脑只是一个加工厂,一切真知都是直接经验发源的。在这里我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历来有人认为孔子在知识的来源问题上是坚持"生而知之"与"学而知之"的"二元论"者,这是对孔子"学而知之"思想的一种误解。实际上,孔子的"生而知之"、"学而知之"等划分是讲人的智力类型和认识能力的先天差异,并不是讲认识、知识的来源问题。孔子认为人类知识来源于对"经验"的学习,其主要途径是"学"与"思",在学、思结合的基础上,孔子还重视"行"对一个人的"学"具有重要作用。孔子关于知识的来源可概括为"学而知之",这一思想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哲学史的教学和研究上,孔子的“惟上智与下愚不移”(《阳货》)被公认为是唯心主义先验论,特别是在七十年代的批林批孔运动中,“惟上智与下愚不移”又被无限上纲,作为孔子仇视劳动人民罪状而大肆加以批判。本文依据孔学研究的主要材料《论语》中的有关记述,就“惟上智与下愚不移”是否是先验论问题,提出质疑。首先,我们分析一下形式“上智”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惟上智与下愚不移”是否是先验论的关键所在。迄今为止,所有的论著,都用“生而知之”来解释“上智”,认为上等人的智慧是天生的,我认为这不符合孔子的原意。我们知道,在《论语…  相似文献   

15.
《劝学》是《荀子》的开篇之作,值得反复涵泳咀嚼。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除恶向善则须靠礼仪矫正,因而特别重视后天的学习。“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其著作开篇即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荀子自称是孔子传人,其著作也以劝学张目,表面上看只是继承儒家劝学传统,其实着眼点明显不同。因为在孔子看来“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论语  相似文献   

16.
研而知之     
刘苏瑶 《辅导员》2013,(17):14-14
中国古代有位诗人叫韩愈,他曾经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是呀!人不是生下来就知道一切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我们只有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尝试,不断钻研,才能获得知识,才能懂得道理。  相似文献   

17.
于丹 《高中生》2011,(16):18-19
孔子将其一生概括为六个阶段: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一个粗略的人生坐标,在这个坐标上,有几个重要阶段被特别强调出来。"十五志于学",孔子所提倡的是一边学,一边想,一边应用每一个人都有理由去描述他的理想,但是这一切要从人的社会化进程开始。从一个自然人转化为一个有社会规则制约的人,这就是学习的起点。孔子的"十有五而志于学",是他自己的一个起点,也是他对学生的一种要求。孔子自己经常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  相似文献   

18.
《三字经》竭力鼓吹“生而知之”的天才论,说“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公开宣扬世界上有什么“生而知之”的神童。林贼出自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的反革命需要,也竭力鼓吹“生而知之”的天才论,把自己比做“天马”,胡说什么他的脑袋特别灵,他的知识是先天就有的。这完全是骗人的鬼话。我们在学工小工厂学习刻灯的过程,就能说明认识是来源于实践的。开始时,看了  相似文献   

19.
孔子、孟子都是伟大的教育家 ,主张“君子学以致其道”[1] ,把道德人格的培养放在了首位 ,也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道德人格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心理是外部活动在大脑中的反映 ,外部活动刺激了中枢神经系统后 ,中枢神经系统会作出有规律的反映 ,但在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中 ,许多食物性、防御性、繁殖性的活动经常刺激着大脑中枢神经系统 ,从而形成了饥则食、害则避之类的先天性的心理活动 ,同时也由于家族、父母的遗传因素 ,造成了个体之间先天的心理差异 ,对于这点 ,孔子、孟子是承认的。孔子所说的“生而知之者 ,上也”[2 ] ,孟子所说的“人…  相似文献   

20.
“模仿”,词典上解释为“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通俗地讲就是照葫芦画瓢。模仿是人的一种生存本能,“吾非生而知之者”,人类从远古时期开始,就有意识地对自己周围的事物进行模仿学习,从咿呀学语到下地走路,人一步步成长的各个阶段,即是一个从模仿到独立的漫长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