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冷战时期的英国工党与工会关系起始于二战后工党的上台执政,结束于1992年的英国大选。这一时期的二者关系多次起伏,呈现出主导权由工会转移到工党、关系起伏与工党的政坛沉浮存在相当程度的契合、基本定位由劳工运动盟友疏远为社会伙伴关系、工会由工党发展的推动力量演变为制约力量、保守党的工会政策和英国社会状况变化是关键性影响变量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冷战时期的英国工党与工会关系起始于二战后工党的上台执政,结束于1992年的英国大选.这一时期的二者关系多次起伏,呈现出主导权由工会转移到工党、关系起伏与工党的政坛沉浮存在相当程度的契合、基本定位由劳工运动盟友疏远为社会伙伴关系、工会由工党发展的推动力量演变为制约力量、保守党的工会政策和英国社会状况变化是关键性影响变量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英国工党与工会之间的关系问题是英国政党政治的重要内容。自1906年工党建立以来,尽管工党与工会之间发生过多次政策上的冲突,但是互相支持始终是主流。然而,进入90年代以后,工党与工会之间却出现了分手的征兆。二者关系的这种逆转,反映了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目前,工党和工会都进入了冷静思考、调整政策、自我改造的新阶段,以期在世纪更替之际的英国政治中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4.
从英国工党与工会关系看工党职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工党脱胎于英国工会,是欧洲的主要左翼政治力量,“民主社会主义”是其主要的政治纲领。二战后,工党政府率先开始构筑英国式“福利国家”,开始大规模的“国有化”计划。但是,从60年代末开始,英国工党却面临着主要阶级支柱工会的冷遇以及政治仕途上的失意,其主要根源是英国工党经过战后50年的发展,社会职能和阶级基础发生了变化。对一个谋救求执政的政党来说,牢固的社会支持和卓有成效的政绩是执政的基础,而工党党章中被视为“图腾”的“公有制条款”,却不能满足日益壮大的社会中间阶层选民的要求,也妨碍了工党在经济政策上的灵活性。工党与工会关系的转变正反映了工党开始根据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职能。  相似文献   

5.
威尔逊政府时期英国工党与工会关系发生了从“合作”到“分裂”的重要变化。英国经济部门中传统行业的淘汰和萎缩,高等教育和消费主义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英国工人阶级文化。面对英国经济相对衰退的困局,威尔逊政府将改善劳资关系作为抑制通货膨胀的重要手段。限制收入政策和《代替冲突》的相继失败,是工党与工会矛盾的集中体现。威尔逊工党经济革命的滞后性,工党与工会利益目标的碰撞,工会自身分散化的特性,造成了工党与工会之间渐行渐远,最终工党不得不展开与工会关系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英国工会是英国工党的主要缔造者,没有工会就没有工党。从1900年工党成立到1945年工党在二战后首次大选中获胜,是工党与工会关系发展的早期阶段。在这一阶段,二者关系具有总体处于和谐局面、工会居于主导地位、工会推动工党发展、世界大战起促进作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白澳”政策是一种露骨的种族主义政策。其含义是澳大利亚应为白种人所有,限制、排斥、禁止有色人种移民澳大利亚。在多种因素如维护白种人享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反对土著黑人而形成的种族主义思想、19世纪及20世纪上半叶较低的经济水平、独特的岛国地理环境、以英国人及其后裔为主体的人口构成等的影响下,由工会建立且自诩为工人代表的澳大利亚工党成为“白澳”政策的积极推动者和坚决支持者、实施者,直到1972年才正式宣布废除。工党推行“白澳”政策不仅与国无利,也使澳大利亚工人运动长期处于病态般的发展中,同时也模糊了工党与其它政党的政策界限,造成了执政地位的极端不稳定,进而也暴露出了工党改良主义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英国在保守党政府执政时期,出现了公立学校私有化的迹象,1997年新工党上台之后私有化成为其重要的执政议题,政府通过各种政策为企业和商业部门进入公立学校提供便利.从保守党到新工党执政,公立学校的私有化政策从起源经历了不断的演进,通过各种方式对公立学校进行变革,尤其是学院(Academies)将私人资本引入公共教育,新工党政府的历史与传统价值观念对其私有化的政策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保守党和工党两届政府的发展,私人资本迅速在公立学校内扩大影响和势力.  相似文献   

9.
1945年英国大选是20世纪英国历史上的重要界标。时值政治巅峰的丘吉尔在大选中被选民抛弃,工党出人意料地执政。这次大选的政治意义在于奠定了战后保守党和工党争雄政坛的格局。工党执政期间极力推行“福利国家”政策。工党下台后留下的遗产———“福利国家”政策,被历届政府所承继  相似文献   

10.
英国工党诞生后镜意向政坛进军,取代自由党进入英国两党制轨道。二战后工党上台执政推行国有化和福利政策,取得很大成就,迫使保守党向工党政策趋同。70年代末,英国爆发经济危机,保守党经先改革,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激活了经济。为摆脱18年在野的困境,工党进行政策革新,从而赢得1997年大选的胜利,重新上台执政,现在是工党向保守党政策趋同。  相似文献   

11.
R.H.托尼是英国工党史上一位颇为重要的人物,他对20世纪的英国工党政治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方面,通过起草《人人接受中等教育》、《工党与国家》和《为了社会主义与和平》等重要政策,托尼对20世纪英国工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无论是对工党左派还是右派,无论是对老工党还是新工党,托尼的思想都具有持久的影响力,成为其政策制定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2.
澳中关系经 70年代启动后 ,80年代便平稳地向前推进。发展澳中关系得到了澳大利亚两大政党———工党和自由党的支持。两国经贸合作也富有成效。只是在 80年代末 ,由于受中国“六·四”事件的影响 ,澳中关系一度跌入低谷 ,但不久便峰回路转 ,柳暗花明。 90年代 ,澳中关系呈全方位发展。  相似文献   

13.
1949-2000年的中非经贸关系有以下特点,第一,中国领导人高度重视中非关系,在中非经贸关系中始终贯彻平等互利和真诚援助的政策和原则;第二,根据中非双方经济形势的发展,中国政府适时采取对策,调整经贸活动和经济技术援助的方式和内容,使中非经贸关系充满生机和活力,第三,中非经贸关系健康发展,规模由小变大,层次日趋深化,显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2010年南海本田停工事件反映出当前我国工会共同存在的一些问题:部分基层工会组织的天然缺位;地方工会职能的扭曲错位;工人代言人的处境艰难。这背后的深层原因有资本力量的步步强化,工会生命力基础一再削弱以及工会代表权强有力保障机制的缺乏。在劳工阶层与资本之间的博弈对抗愈演愈烈的趋势下,中国工会的制度建设方向迫切需要调整。  相似文献   

15.
The present paper explores the fascist vision for education in 1930s Britain through the presentation of extracts from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British Union of Fascists (BUF), as well as from the writings of Party members. The paper presents a socio‐historical study of British adherents to fascism and provides an account of their thinking in relation to education and schooling, exposing a milieu of ideologues, Party functionaries and serving teachers who were animated by their political commitment. Following a brief outline of the early years of British fascism, there is an account of some key members and their educational ideas, followed by a discussion of the BUF’s educational policies and of its approach to inter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he orientation of the BUF and its membership to education, and the Party’s formulated policies in this field present a modernist vision that was calculated to have particular appeal to educational professionals. There is a consideration, through memoirs, of the experiences of two BUF members who were teachers. The paper reveals a relatively hidden episode in the social history of British educational politics; one that contained paradoxes of intent and outcome, and of means and ends, when ostensibly progressive and socially elevating concepts were employed in ways that had an ultimately destructive impact on individuals, both personally and professionally, as well as on whole societies.  相似文献   

16.
英国工会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20世纪60年代起,工会问题已在英国政治中居于支配地位。撒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上台之后,出于经济改革和政治斗争的需要通过渐进的工会战略使工会的权力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和削弱。  相似文献   

17.
自1997年英国工党在大选中获胜执政以来的两届任期内,布莱尔领导下的新工党将其“第三条道路”的价值观引入高教改革。近年来英国高等教育所出现的危机及其改革措施表明:英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动向与新工党执政思想中的建设“全纳社会”、强调对弱者的保护、重视权利与责任平衡及团结与合作的政策取向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工会法律角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者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我国工会的本质属性,工会具有相对独立的法律地位。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有对用人单位的经济裁员发表意见、对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监督、参与处理劳动争议等权利。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工会最根本的工作,工会的一切工作都要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中心。  相似文献   

19.
面对协同育人的新机遇,大力加强粤港高等教育的深度合作与交流,具有重要的先导意义和示范作用:是推进广东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是粤港两地高等教育优势互补共建南方教育高地的重要途径、是推动粤港两地经济社会全方位合作的重要基础。在已有实践基础上,粤港高教深度合作需要制订针对性强的法规政策,建立制度保障;需要设立具体协调操作机构,提供全方位服务;需要探索合作举办大学或学院、联合培养学生、缔结姐妹学校、师生访学、师资培训、学分与学历互认、非学历培训合作等有效模式,为多层次合作搭建常态化平台。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党外交在指导思想上经历了从革命外交到和平外交的转变过程,在党际交往的对象上由与一种类型政党的交往发展到与多种类型政党的交往,在交往的内容上从侧重于政治领域逐步扩展到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尊重政党政治的多样性和政党格局的多样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和平国际环境,以党际关系推动国家关系的发展,通过对话交流治党治国经验和磋商重大国际问题,增进相互了解和促进对外经贸合作,加强多边接触与合作等已成为新世纪中国政党外交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