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后.视觉艺术的创作方式和传播介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计算机的发明,使人们接触到的信息量剧增。本文从互联网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对视觉艺术发展的推动以及计算机软件自我视觉包装三个方面简要论述了信息时代下充满着激情和无限潜能的新的视觉艺术。  相似文献   

2.
图像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了有助于人们理解人类是如何看到和处理视觉形象的,本文在“基于认知心理学的人类分层传播模式”基础上着重探讨该模式中形象思维这一路信息流,分析和揭示人类分层视觉传播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3.
读图时代已经到来,当今社会中85%的信息以视觉的方式进行传播,图像成为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的时代对人们直观思考、理解图像的能力和利用图像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对视觉素养培养的相关研究也就应运而生,成为当今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文章分析视觉素养的内涵,提出基于人类分层视觉传播的视觉素养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类语言的进化,图像和文字成为人类关于世界的两种不同的表述方式。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多媒体和互联网的出现,使视觉信息激增泛滥,更加强化了人们对视觉感官的依赖。人们所接受的信息中83%是通过视觉获得的,视觉素养能力的高低不知不觉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情趣和生活质量,也影响着社会的文明风貌和人们的精神状态。视觉化思维日益成为现代人把握世界信息的重要方式,直观地思考所呈现图像的能力已成为一种关键技能。  相似文献   

5.
伴随图像资源不断丰富,视觉文化的比例、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网络教育已经形成视觉文化传播的新方式。根据网络的交互特征和图像传播的属性,网络教育的视觉文化传播可以理解为: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网络链接的图像数据流动、人与计算机之间界面交互的图像内容选择和人与人之间符号互动的图像形式交流。为更好实现教育价值,需要提出改善视觉文化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的进步,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视觉信息激增,人类经验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具象化,人们越来越多地运用视觉图像来交流和表达信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曾说过:“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世界图像时代”,“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视觉化思维日益成为现代人把握世界信息的重要方式,批判、直观地思考所呈现图像的能力已成为一种关键性技能。  相似文献   

7.
高聪  赵霞 《英语广场》2023,(7):54-58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话语的本质已经从单一模态转变为多模态存在。图像、动作、声音等不同的模态形式如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并产生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多模态研究成为研究的必然转向。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和视觉语法为分析框架,以COP15宣传片为研究对象,分析多模态语篇中语言模态和视觉模态如何结合以塑造完整语篇意义,并传递出生态意义以促进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使信息传播业面临一场深刻的变革。视觉传达设计以大众传媒为载体,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互联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大众传媒,具有迅捷、及时、价廉、交互性好、传播面广的特点,为视觉传达设计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基于互联网络传播的视觉传达设计、又会受到互联网技术的制约。新工具、新媒体的发明和出现,对于设计来说,有着不言自明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人类在享受互联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不可避免地遭受不良信息的侵害。本文从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特点入手,分析了影响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因素,探讨了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安全性,并就互联网信息治理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当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信息的传播形式和传播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多媒体技术也日益成熟并作为教学工具进入高中课堂。多媒体技术走进语文课堂,改变了传统以诵读为主的教学模式,图片、音效、视频等诸多形式使得语文课堂从传统的白纸黑字时代,转向"声音、色彩、图像"并举的新时代。课堂模式焕然  相似文献   

11.
在刚刚结束的一年一度的中国互联网大会上,“下一代互联网”成为最受关注的话题。作为近几十年最重要的发明,互联网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与挑战。有人把互联网的发明与人类对火的使用并举,认为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发明。这种挑战与变化几乎涵盖了整个社会的全部:互联网作为一个社会基础设施,已经渗透在经济、政治、军事以及人们社会和工作的各个方面,你不得不正视她,关注她的每一个变化与机会。美国作为世界互联网的发源地,形成了垄断性的影响,获得了垄断性的利益,并直接造就了上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持续繁荣近10年的神话。在第一…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时代,视觉文化传播内容、传播主体和传播载体发生新变革,大学生信息获取方式随之改变。新时代视觉文化传播不仅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政教育时效性和影响力,还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政教育亲和力和覆盖面。高校应从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者与教育对象的视觉素养、增强视觉文化产品多元快速优质供给、优化线上线下校园视觉文化环境三方面,探寻“互联网+”时代视觉文化传播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3.
图形设计是一种说明性的图形视觉符号,它是介于文字和美术之间的视觉语言形式。现代图像技术是一种高度集约化的图像生产方式,技术操作的便利、感官效果的刺激、广泛传播的可能。现代图像技术的发展既是人类生活发展的契机,同时也蕴涵着一种危机。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文字与图像的摄取变得更加的快捷方便。但与此同时,参差不齐的图像正充斥着文化市场。高中生正处于心智成长阶段,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要及时培养他们的视觉素养。主要分析高中生视觉素养的现状,并结合教学经验共同探讨如何提升高中生的视觉素养。  相似文献   

15.
电子媒介的出现逆转了信息传播对文字、印刷的偏重,在电子媒介的影响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乃至宏观的文化形态都发生了变化,视觉图像成为主导性传播媒介,英雄形象的主要表征形式从文字转向图像,图像成为形象传播的主要媒介。在《特洛伊》等改编自《荷马史诗》的电影中,史诗英雄形象表现出新的特点,在电影独特的媒介偏向下,史诗英雄的性格特点得以全面地、具象化地展示,并且在他们身上表现出现代人的伦理观念。  相似文献   

16.
以人类分层传播模式探讨视觉理论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视觉传播专家保罗·M·莱斯特(Paul M.Lester)认为:目前代表性的视觉理论基本可分为两类——感觉理论和知觉理论。文章认为二者侧重人类视觉传播的不同层面,分别有"还原主义"和"特创主义"之嫌,都人为地割断了人类视觉传播层次结构中的因果链,割裂了人类视觉传播的系统整体性。这成为了长期困扰视觉传播领域的理论难题。作者借助"基于认知心理学的人类分层传播模式",讨论并试图整合视觉理论。  相似文献   

17.
<正> 全球即将迈入二十一世纪,人类在经历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信息技术革命之后,文化和技术等各种信息的传播,早已从原始之初的口头传播逐步发展成为今天这种多元化的信息传播局面:以书报为代表的印刷传播形式和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电子传播形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明和全球互联网络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6,(44):6-8
<正>一、互联网信息技术正在施放的影响传播伴随着人类的成长与发展,媒介作为重要的传播工具,在人类传播史上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所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各种媒介形态在发展过程中并非逐个取代,而是功能的依次叠加。在电子传播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渗透到社会生活中,逐步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改变社会的存在方式与运行方式,媒介的发展与变更日新月异。数字技  相似文献   

19.
视觉传播新技术为人们了解世界打开新视窗,但也伴随着诸多不容忽视的新问题。该文在视觉传播技术火热的背景下进行冷思考,发现视觉传播技术在解决人类沟通苦难、传播美感方面仍存在局限。媒介技术的演进呈现出不断革新与回归感官系统的规律,归根到底在于维系人的自身价值。我们应理性看待视觉传播新技术,警惕技术对人的异化,这样才能在日新月异的媒介技术中享受人文关怀、自在地生活。  相似文献   

20.
王素菊 《教书育人》2007,(11):90-91
人类文明史上,两大传媒技术的发明给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一是公元1世纪初北宋时期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二是19世纪40年代美国诞生的世界上第一合计算机。两次伟大的科技发明都直接给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革命性影响,尤其是对文化的传播、人们的学习带来了革命性变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