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不断深入,我们认识到要在教学中整合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必须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将以往的课件制作转变到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上来,也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实现自我反馈,自我求知,激发学生创新。下面结合教学  相似文献   

2.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内涵是教育现代化、智能化和最优化,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网络教学是信息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搞好网络教学,网络课件的开发是关键。下面结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技术,不仅仅在于教学的手段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内在素质。教师一味地用制作数学课件来体现现代教育的前卫性,这是很片面的。而运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手段,来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处理、传递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并把信息技术融入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中去,是现代教育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4.
潘臻弘 《现代教学》2004,(11):22-22
在一个人一生所受的教育中,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是决不可忽视的。然而,这一阶段的学生心理还不稳定,意志薄弱,自制力差,这些都成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巨大障碍。现代教育技术充分认识到培养注意力的作用与意义,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信息技术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客观事物,以形、声、色多种形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使之既观其形,又闻其声。它的生动性、趣味性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是对教学内容进行感知的过程。使用多媒体手段可以优化这个过程,使教育教学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学科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成了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信息技术手段融入教学领域,引起了课堂教学的结构性变革。面课件的应用正是两者整合的契合点。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信息化不是“花瓶”,既不能过分依赖信息技术,仿佛有了信息技术就万能了:不能完全否定常规教学媒体,要对这类教学媒体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一定要统筹兼顾、讲求实效、注重效果。对它的实践与探索将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现代化必将带动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转变师生的关系和地位,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环境中,CAI的应用已成为学生学习革命的先行条件。CAI在优化教学结构、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意义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正1提出问题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深入,信息技术将广泛地应用于数学探究学习过程中,有助于更好地完成数学新课程的目标,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的。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不断冲击和推动教育事业的改革,21世纪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在现代化的人才培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黑板、粉笔和教师不厌其烦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二十一世纪的“第一生产力”,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当前,许多数学教师已经认识到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价值,但是由于多方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在将信息技术引入数学教学时,手段简单,方法肤浅,没能实现深度融合。只有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完美对接,才能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价值优势,激活学生的思维,助力学生的知识建构。  相似文献   

9.
生活化教学是在己知的基础上建构未知的一种教学手段。生活化教学关注在学科教学中面向学生周围的生活环境、生活经验及未来生活的发展趋势,目的是实现书本知识与生活知识的融通。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把信息技术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能使学生依照生活经验实现对知识的有效建构,使学生深刻感悟所学知识的生活意义和价值,产生追求科学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0.
曾刚 《现代语文》2007,(5):105-106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已是大势所趋。从教学实践来看,课件教学的使用既直观、省时,又具体、生动,从而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究其原因,是多媒体改变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更好地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来,使基础教育向着现代化的手段迈进。因此,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力、创新力。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给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了很多好处。信息技术有很多种类,然而具体运用于教学,尤其是运用于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主体性教学并能取得良好效果的,则以多媒体和网络这两种技术为主。在这些技术的使用中,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人文关怀,不能让它们喧宾夺主,取代了教师在课堂中应有的角色。在现实基础上展望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以期它的发展能使主体性教学达到最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应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通过音乐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相互整合的实践探究,揭示了网络信息时代中学音乐教与学的新规律,构建了网络信息时代中学音乐教学的新模式,培养了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杨皓 《考试周刊》2014,(35):80-80,88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建构的过程。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阐述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丰富教学内容;创设仿真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中,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线索,从学生的实践发展需求出发,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造就高素质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1 信息技术与程整合的基本含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教师只是活动中的指导者与参与者。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为其四大要素,因此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成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理想的认知工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现代汉语课程的整合,就是要在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课程整合的探究工具等,并将这些"工具"运用到现代汉语教学中去,使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要素、教学环节及其各成分经过重新构建、有机联系、互相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凝聚效益,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式,对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现代信息技术就是一种推动教育跨越发展的重要教学手段。信息技术是一种工具,不仅是教师教学的工具,也是课堂反馈测评工具,而且是学生学习的工具。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立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集中注意力。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获取学习资料。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终身学习意识。四.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全面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创新能力。五.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7.
鲁亚玲 《甘肃教育》2001,(10):40-40
一、信息技术教学的内涵信息技术教学就是用大型投影仪+计算机+实物投影平台+其它辅助设备进行教学。投影仪的作用是将计算机和实物投影平台中的内容放大到屏幕中。实物投影平台中的内容多半是对计算机中的内容的一种补充,而计算机中的教学内容才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计算机中的教学内容就是人们所说的课件。那么课件究竟应该从何而来呢1购买专业软件制作公司制作的现成的教学课件。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拥有声、文、图和动画的教学光碟,将其插入到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例如科利华的软件语文教学光碟,就在荷…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分析信息技术和英语自主学习各自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诸多因素.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建构自主式英语教学模式两方面,探讨了新形式下如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促进中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这一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下,数学教学自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使得数学教学在研究方式和应用范畴等方面得到了全新的拓展。随着计算机网络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数学教育工作者已逐步认识到:数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但出发点是人的发展。以信息技术为突破口,将信息技术变成学生手中的认知工具.将真正增强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怎样在小学教学教学中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高效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智能也得到有效的开发与培养,是目亟待研讨的课题。本对比进行了相关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