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屈原列传》:“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原不与,因谗之日……” “夺”,一本教材注为:“强取。下文的‘不与’是不给的意思。”将“夺”释为夺取、“与”释作给予,不确。 关于这里的“夺”和“与”,近现代学者有不同的意见。 一种意见与教材注释相同,这大概也是教材注释的蓝本。如胡念贻先生《屈原小传》:“有一次,屈原替怀王起草  相似文献   

2.
《屈原列传》中的“夺”与“与”江苏省泰县张甸中学谢兴圣高中语文第六册《屈原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话:“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原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课本注释...  相似文献   

3.
《史记·屈原列传》有这样一段话:“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6月第二版的《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是这样注解的:夺,强取。与,是不给的意思。  相似文献   

4.
“夺”与“与”人教社高中《语文》第六册《屈原列传》中,编者对“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一句如此注释:“夺,强取。下文的‘不与’是不给的意思。”此解,乍看似通,但揆情度理,便颇感蹊跷:对屈原,“王甚任之”,上官大夫想公然抢夺,他没有胆量,此其一;“上官大夫与之同列”,同朝为官,看见便抢,太没有风度,此其二;“屈平属草稿未定”,仅是草稿,尚需改动,抢了没有作用,此其三。即此三点,便可看出,起草宪令是楚王交给屈原的任务,而且“众莫不知”,上官大夫欲“强取”据为己有,岂非过于莽撞而又毫无意…  相似文献   

5.
人教社高中《语文》第六册《屈原列传》中,编者对“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一句如此注释:“夺,强取。下文的‘不与’是不给的意思。”此解.乍看似通,但揆情度理.便颇感蹊跷:对屈原,“王甚任之”,上官大夫想公然抢夺,他没有胆量,此其一;“上官大夫与之同列”.同朝为官,看见便抢,太没有风度.此其二:“屈平属草稿未定”,仅是草稿.尚需改动.抢了没有作用.此其三。即此三点.便可看出.起草宪令是楚王交给屈原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钟益 《读写月报》2023,(25):30-31
<正>部编版教材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里,编者对《屈原列传》“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一句中的“夺”注解为“强取为己有”。教材配套的教师用书“课文解说”部分在提及该句时,解说为“上官大夫也许只是‘众女’之一,其人欲夺草稿而屈原不与,也仅是正直与奸佞斗争的一个事例”,语焉不详;而“参考译文”部分对该句的解释为“……上官大夫见了想强取为己有,屈原不同意”,则亦将“夺”注解为“强取为己有”。  相似文献   

7.
《屈原列传》第二段里有这样一句话:“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对句中的“夺”和“不与”,课本及许多资料都解释为“夺取”、“不给”,意思是说,上官大夫见到了宪令草稿,要抢过来据为己功,屈平不给他。其实,这种解释纯属误解。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屈原列传》节录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它是现有关于屈原的最早的比较完整的资料。修订后的《大纲》恢复了这一传统名篇,是恰当的,这对于中学生认识屈原和司马迁都有帮助。 中学语文课本节录自《史记》的材料共有四篇:《陈涉世家》、《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节选自《项羽本纪》)和《屈原列传》。司马迁撰  相似文献   

9.
再谈《屈原列传》中的“日”新疆/程志兵《屈原列传》中有这么一句话:“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这句话历来较为难解,教参上认为是衍文,说:“如果是上官转述屈原的话,‘曰’字则为衍文,应去掉;如果直接引屈原的话,则‘以为’为衍文,应...  相似文献   

10.
文言文教学如何达到使学生“具有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我认为在词语教学中抓好比较归类和相机启发诱导,渗透有关知识的讲授是培养学生获得这种能力的正确做法。因为要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只有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而又以实词的掌握为主,在实词说来一词多义的现象又十分普遍,故而没有这方面比较归类  相似文献   

11.
一、课文导读课文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作为传记文学作品,《屈原列传》记载了屈原的生平事迹和他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他在政治和文学上的杰出才能,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文章运用夹叙夹议的方法,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司  相似文献   

12.
从《屈原列传》看屈原是一个文学形象,《史记》塑造了一系列动人的艺术形象。不是屈原创造了屈原的故事,而是局原的故事创造了屈原。  相似文献   

13.
司马迁之《屈原列传》,千古以来为人所传诵,尤其是为历代古文家所倾倒,自是有其一定的缘故在.李长之先生说得好:“屈原的真价值到底何在?有的人以为他是忠君爱国,又有的人以为他不过作一姓的奴才,殊不知屈原的真价值却在‘与愚妄战’!他明知自己的力量不大,但他以正义和光明来与一切不可计量的恶势力战斗,他虽是孤军,但‘终刚强兮不可凌’.司马迁了解这一点,所以不侧重屈原之忠君爱国,而侧重‘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诌之蔽明也,邪曲之害  相似文献   

14.
所谓“异称”,就是对同一个人,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不同的称谓,这是一种常见于记叙或抒情文体的修辞格式。《屈原列传》用于屈原的称谓多达二十三处,其中十四处直呼其名,九处尊称其字,这种异称现象,从表面上看来似乎显得错杂参差,毫无规律可循,但细作比较就可以发现,这正是作者着意经营,匠心独到之处。司马迁巧用这种变换称谓的修辞方式,一方面赞颂了屈原伟大的爱国精神和正直不俗的高尚品德,另一方  相似文献   

15.
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屈原列传》一文,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课文中有几个问题需讨论一下。一、“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投”,当是“沈”字之误。中华书局一九五九年出版的《史记》是这样标点的:于是怀石,遂目(投)[沈]汩罗以死。由此看来,中华书局认为“投”字是“沈”字之误。中华书局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因在《屈原贾生列传》中,有好几处提到屈原之死,都  相似文献   

16.
怎样处理《屈原列传》中的一句话颜振遥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这是上官大夫谗屈原的话。怎么标点?怎么解释“曰”与“以为”连用?不断有老师问我,也常见到报刊上有讨论的文章。有人认为“曰”是衍文;有人认为“以为”是衍文;有人认...  相似文献   

17.
刘晓峰 《语文知识》2002,(10):50-50,F004
一、惠王、武王、昭王 “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对其中涉及的“惠王”“秦昭王”,人教版中语教材编者仅对前者简略注曰:“秦惠王。”一般读者对这两位国君的有关情况不甚了解,因而影响了对课文相关情节的理解。 实际上,秦惠王与秦昭王谥号的全称分别  相似文献   

18.
《屈原列传》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名篇,课本虽几经修订,注释亦反复校正,然而纰漏仍旧存在。笔者对该篇注释考辨如下:  相似文献   

19.
《屈原列传》是中专语文教材必读篇目,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突破重难点,如何评价屈原是教学中必须考虑清楚的问题。在备课时,对教学目标定位为:1.整体把握屈原生平;2.掌握生字、词语,扩大语言积累;3.熟读成诵,完成两个语段的背诵。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篇夹叙夹议的历史人物评传,相当于现代的“人物述评”。《史记》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的历史著作,后代史学家高度称颂它是“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同时,它也是一部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和批判精神的文学著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