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邱俊  陈文鹤 《体育科研》2009,30(1):57-61
有氧耐力是人体从事耐力性运动的重要能力一,最大摄氧量是客观评价人体心肺功能的一项综合生理指标。本文对有氧耐力的重要测试指标最大摄氧量和无氧阈在有氧耐力评价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梳理了有氧耐力训练的新方法。耐力性项目的连动成绩与最大摄氧量关系紧密,而无氧阀在评定有氧耐力水平、制订有氧耐力训练强度等许多方面亦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有氧耐力训练在很多项目训练中占有重要地位,掌握科学的有氧耐力训练方法对提高运动员的专项竞技水平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耐力训练应考虑的一些基本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参阅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高水平中长跑运动员如何进行耐力训练进行了分析。认为教练员在训练中长跑运动员时,应充分考虑每名运动员的有氧阈速度,无氧阈速度和最大摄氧量速度以及跑的经济性这些重要指标,并对如何测验运动员的耐力水平提供了一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3.
最大摄氧量和无氧阈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耐力性项目运动员有氧能力的水平,可以采用测定运动员最大摄氧量和无氧阈的方法加以评价。1 最大摄氧量及其应用最大摄氧量(VO2max)是指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有力竭性运动中,当氧运输系统各个环  相似文献   

4.
有氧能力是皮划艇项目运动能力的基础,作为高强度、高乳酸的无氧糖酵解和有氧氧化供能的项目,皮划艇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水平对运动成绩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结合皮划艇项目特征及供能特点,分析皮划艇有氧能力测试过程中多种评价方法(3 000 m耐力跑测试、最大摄氧量测试、高强度负荷后血乳酸测试和无氧阈测试等)。在诸多有氧能力评价方法中无氧阈测试有着广泛而有效地使用历史,其中以4 mmol/L乳酸阈(AT4)与个体乳酸阈(IAT)应用最为广泛,而心率无氧阈或可成为皮划艇项目无氧阈研究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5.
2014年5~8月夏训期间,对黑龙江省速滑队中最优秀的16名长距离速滑运动员(男运动员8名,女运动员8名,均为运动健将及国际健将等级)夏训前后实施训练监控,对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睾酮、最大摄氧量、血乳酸、有氧阈和无氧阈等多项监控指标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夏训后,女运动员最大摄氧量提高,具有统计学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男女运动员800 m跑血乳酸峰值升高都非常显著(P<0.01);男女运动员有氧阈强度和无氧阈强度提高都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研究结论:1.田径800 m跑可作为速滑长距离运动员无氧代谢供能能力评定手段之一,对比夏训前后运动员800 m跑成绩和血乳酸峰值,认为夏训增强了运动员无氧代谢供能能力.2.有氧阈和无氧阈测试可作为速滑长距离运动员有氧代谢供能能力评定手段之一,分析得出夏训增强了运动员有氧代谢供能能力.旨在探索适合我国优秀速滑长距离运动员的评价指标和方法,为运动训练实践提供理论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77—79年龄组17名少年游泳运动员进行了最大摄氧量和无氧阈测定,结果表明游泳运动员最大摄氧量远远高于一般儿童少年;证明最大摄氧量与无氧阈受不同生理机制制约,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有氧能力主要表现在无氧阈方面的可提高程度。  相似文献   

7.
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动气体分析仪和遥测心率计对20名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优秀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达3 6±0 32L/min(60 9±4 23ml/kg·min);无氧阈摄氧量占最大摄氧量的79 8%,接近优秀耐力性项目运动员水平;但一般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同比则有显著差异,提示武术基础训练中应注意加强有氧代谢能力训练,以有助于耐力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8.
跑步经济性     
最大摄氧量被视为有氧能力生理指标和耐力成绩指标.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与耐力成绩高度相关.然而,同项目运动员,如经过专业化训练的跑步运动员,其最大摄氧量与运动成绩的相关性则不是很高.为什么在最大摄氧量相近的个体中,耐力成绩却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有氧能力的高低是马拉松跑者能否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最大摄氧量、乳酸阈和跑步经济性是衡量运动员有氧能力和耐力运动表现的关键指标,也是长跑训练效果的核心考量。由于力量和耐力训练对机体产生不同的训练刺激,教练员和运动员很少将力量训练作为提升耐力运动表现的手段,以防止有氧能力受到负面影响。通过对大量文献梳理发现,力量训练可以在不影响机体最大摄氧量和乳酸阈值的前提下,通过改善神经肌肉功能、转换肌纤维类型以及增强肌肉肌腱刚度和利用弹性势能的能力,提高跑步经济性和无氧能力,改善运动员耐力运动表现。本文基于对力量、耐力训练的生理学适应的探讨,总结不同形式力量训练对耐力运动表现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并为马拉松选手科学安排力量训练提出建议,从而优化其耐力运动表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汉族男性亚铁螯合酶(FECH)基因-252A/G多态性与耐力训练敏感性的关联,寻找与有氧耐力训练效果的分子标记。方法:选取102名中国北方汉族男性健康受试者,以95%~105%个体无氧阈强度进行5 000米跑训练,每周3次,共18周,训练前后测定VO2max、RE等指标。使用PCR-RFLP和测序方法解析该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征,并进行该多态与上述生理指标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1)耐力训练前,AA基因型跑节省化时的心率(RE/HR)、跑节省化时的最大摄氧量(RE/rVO2)起始值均显著性低于GG基因型(P<0.01);2)有氧耐力训练后,AA基因型通气阈时的摄氧量(△VT/VO2)增加的幅度显著性高于GG基因型(P<0.05);AA基因型在跑节省化时的心率(△RE/HR)下降的幅度显著性高于GG基因型(P<0.05)。结论:在FECH基因-252A/G多态性中,AA基因型耐力训练具有较高的训练敏感性,可作为预测有氧耐力训练敏感性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探索我国女子三人篮球运动项目自身独特的比赛负荷特征,为我国女子三人篮球运动的训练与比赛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指导训练和比赛,以期提升我国女子三人篮球的竞技水平。方法:使用SIMI Scout技战术分析系统和Polar Improve系统,测量和分析我国女子三人篮球队在国际比赛、队内比赛和对抗训练中的运动负荷。结果:在国际比赛中,我国优秀女子三人篮球运动员的单位时间跑动距离要显著低于同场竞技的外国选手;国内比赛中成年优秀选手与青年选手在单位时间跑动距离上没有明显差异;我国优秀女子三人篮球运动员在国际比赛和队内比赛中的单位时间跑动距离也没有明显差异。我国优秀女子三人篮球运动员在正式比赛中的最大心率和平均心率均显著性高于对抗训练,最小心率则无明显差异。在不同速度区域的跑距占比分析中,比赛和对抗训练的跑距占比均随着速度的提升而下降;在速度区1和速度区2中,正式比赛的跑距占比要显著高于对抗训练,而在速度区3和速度区4中,比赛的跑距占比则要显著低于对抗训练。结论:我国优秀三人女子篮球运动员国际大赛中的运动负荷要低于国际高水平运动员;可根据对抗训练和正式比赛的运动负荷特征,对对抗训练的运动负荷进行调整,以期达到正式比赛的预期运动负荷。  相似文献   

12.
采用功率自行车或心率遥测仪对WCBA优秀女篮运动员进行测试,通过血乳酸和心率的变化对训练负荷进行监控和评价,为女篮运动员体能训练提供科技支撑。研究结果发现运动员功率自行车或训练中大强度训练血乳酸和脉搏呈现不稳定状态,持续一段时间后,运动员的专项体能明显下降,反应延迟,注意力分散,通过短暂调控,运动员恢复到较为理想的状态。研究结论:在WCBA运动队训练中,建议使用心率和血乳酸指标监控和评价WCBA的训练负荷。通过对WCBA运动员训练负荷(心率和血乳酸)的测定,可以反映训练负荷强度的大小,对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的能力和训练后的状态进行综合评价,提高训练效果。训练中应根据心率和血乳酸指标变更训练计划,调整运动强度,防止疲劳的产生。运用心率和血乳酸指标加强科学化训练,提高WCBA女篮的训练质量和专项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试论影响我国篮球职业化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体育体制改革、市场经济和篮球运动自身的发展规律,分析了影响我国篮球运动走向职业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普通高校试办高水平篮球队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献资料法、访问法和问卷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山东省普通高校试办高水平篮球队的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试图为山东省乃至全国普通高校试办高水平篮球队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广东宏远男子篮球俱乐部成功经验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冀阳  黄静 《体育科技》2007,28(1):12-14
为探讨广东宏远男子篮球俱乐部在CBA联赛中的成功经验,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分析法,从理论方面对广东宏远男子篮球俱乐部的建设与管理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广东宏远男子篮球俱乐部的成功在于把握了篮球运动的内在规律,靠的是市场与实力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篮球进攻基础配合分类概念及其临场表现指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论科学工具并结合竞技篮球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采取理论分析和内容效度检验法重构进攻基础配合分类概念及其临场表现指标。研究结果如下:(1)经过统筹安排后新的进攻基础配合分类概念能够做到整体与局部视角相兼顾。(2)进攻基础配合相互间联系可概括为"链组合"与"变排列",而在临场比赛中这两种系统联系同时并存,复合性进攻思路将创造性地导致防守顾此失彼。(3)本文根据新的进攻基础配合分类概念建构了11个临场表现指标,即有球掩护之实挡、实挡变为■传切、实挡变为■虚档、无球掩护之实掩护、实掩护变为■传切、实掩护变为■虚掩护、传切、突分、策应、策应变为■突破/分、策应变为■传切,内容效度检验结果表明,上述指标可以作为统一观测口径下的临场统计与分析参数。  相似文献   

17.
结合我国法制建设现状和职业篮球俱乐部发展的实际,对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运行管理中的内、外部法制环境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我国的法制建设正在逐步完善,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为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的经营和发展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法制环境,但是我们尚处于篮球职业化的初级阶段,有关部门应结合我国职业篮球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适合我国职业篮球发展的法规体系,促进我国职业篮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青梅  张华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1):22-23,26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篮球规则演变的影响因素做了综合研究.研究表明:篮球规则与篮球运动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篮球规则的演变受体育环境的影响,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反映出篮球运动发展的社会性和时代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以2009年全国U15少年女子篮球比赛12支省地代表队参赛运动员为样本,对少年女子篮球运动员身体形态与基本技术进行测试和评价,了解我国现今女子篮球后备运动员的大致状况,比较各支代表队在相关测试指标上的差距,分析结果可供制定我国女子篮球发展战略,为优秀女子篮球运动员选材和制定选材方法及训练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和等级相关分析法,对NBA2011-2012赛季16支球队的84场季后赛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影响NBA季后赛球队得分能力的因素主要是2分命中率,其他统计指标对各队得分能力影响相对较小;NBA季后赛球队的得分能力与球队的最终名次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对影响NBA季后赛各队得分因素建立模型,可以很好地把握现代篮球发展的方向。旨在为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