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不言谢     
也是猛然间发现,在我的故乡,那个闭塞而贫困的小山村里,我从来没有听见过“谢谢”两个字。 在儿时的记忆中,邻里之间相互借东西是很常见的,借劳动工具借针线借柴米油盐。每次借的时候,借者自然大方,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没有借得忐忑不安。  相似文献   

2.
乡村的黄昏     
我最喜欢晚秋时节黄昏笼罩的小村庄。瞧,无边的夕阳就像一位害羞的少女,把半边脸藏到山背后。同时,她又用她的余晖给村庄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红纱。夕阳周围的云朵红彤彤的,似怒放的玫瑰,使人总想把它摘下来,捧在手里。  相似文献   

3.
乡村·冬韵     
李琳琪 《华章》2011,13(1):44-44
当城市的喧嚣淹没了心灵深处那颗渴望自由、和谐的灵魂时,那么,在这隆冬时节,也许最好的选择是丢下背负着的压力,走进质朴的乡村,感受宁静,感受美好,感受一切最纯洁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把树立乡村集体典型(以下简称为乡村典型)作为乡村治理的一条重要路径,并随着乡村治理目标的变化在不同时期树立不同的乡村典型。树立乡村典型是国家权力下沉的表现,是中央、地方和村庄三个层面共同努力的结果。从乡村典型的历史演替可知,每个层面本应在意识形态导向下具有同样的追求,但层面的分别又使其各有所重,相比较而言,中央较关注政治导向,地方侧重政绩追求,村庄则嬗变为生存策略,它们共同演绎了树立乡村典型的三重逻辑。  相似文献   

5.
一个偏远静谧的小山村,一个即将被撤并的小学,一颗山村里校长的殷殷之心,一个从不懂教育到实践教学的年轻人,一个并不华丽却值得思考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规划编制要点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乡村小学在"片面""浮华""功利"的丛林中迷失了方向,该回到陶行知先生为我们构建的生活教育的"家"中。通过"培根",让教育回家,返朴归真,把根留住;通过"养心",让心灵回家,培养"向上、向真、向善、向美、向明、向正"之心。  相似文献   

8.
《中国职工教育》2010,(7):16-16,18
“他做的每件小事就好像抓住一棵救命稻草一样,到最后你才发现,他抱住的已经是参天大树了。”再次证明:细节决定成败。职业精神说起来很大,其实很小,无非是水滴石穿。  相似文献   

9.
分田到户之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国家政权建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渗透,我国乡村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与这一变迁历程相伴随的是,电视开始进入中国农村并迅速普及,电视下乡对乡村社会的急剧变迁产生了重要影响。从乡村治理、村庄性质以及人际关联等三个方面呈现出的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的关系,来分析电视与作为一个整体的村庄社会生活的关系,以理读电视与区域性乡村治理和乡村生活的内在关联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温州3A级景区村庄为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2019年、2021年相关数据,分析了温州3A级景区村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2017—2021年温州3A级景区村庄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但增速变缓,各县(市、区)3A级景区村庄空间分布不均衡。(2)温州3A级景区村庄,由低密度的“面状”向中、高密度的“片状”“团状”演化;“东北多,西南多,中间少”的空间分布初步形成。(3)运用地理联系率分析温州3A级景区村庄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因素,总体来看,各因素对3A级景区村庄发展的影响存在波动性,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地区生产总值;而政策环境对3A级景区村庄发展的影响有待增强。  相似文献   

11.
中国乡村发展面临着宏观现代化不足和微观现代化过度的问题,而农村环境问题产生于微观的过度现代化。如果延续过去的发展模式,将乡村发展看作是化解城市经济危机和扩大国内社会需求的手段,进而使乡村成为经济增长点,或者将乡村振兴仅仅看作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的策略,在微观层面上推动农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提高农村消费水平,都将进一步加剧农村环境问题,挤压小农户的生存空间,并导致乡村振兴战略的失衡。乡村振兴需要摆脱乡村对城市的单向依赖,使乡村成为乡村居民的生存空间,发展以增加乡村就业为导向的产业,推动多样性的农业发展,从而减少工业品对乡村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12.
在乡村振兴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在农村社区内部投入资源打造小型景区已经成为发展乡村文旅产业的重要操作,由此形成了一种特殊类型的景区型村庄。景区型村庄是一种“村中景”模式,即农村社区的部分区域,形成具有一定旅游价值的景观区域,其特殊之处在于内部的景区和社区之间存在元素和功能的双重叠加。文章基于浙北W镇JL村的发展经验,从市场、社区与国家的三维分析框架解析景区型村庄的发展逻辑和治理困境,并试图从学理上说明市场、社区与国家之间的目标差异及协调困难是引发景区村庄发展治理困境的内在根源。  相似文献   

13.
电视下乡:大众媒介与乡村社会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田到户之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国家政权建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渗透,我国乡村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与这一变迁历程相伴随的是,电视开始进入中国农村并迅速普及,电视下乡对乡村社会的急剧变迁产生了重要影响.从乡村治理、村庄性质以及人际关联等三个方面呈现出的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的关系,来分析电视与作为一个整体的村庄社会生活的关系,以理读电视与区域性乡村治理和乡村生活的内在关联问题.  相似文献   

14.
江苏乡村振兴是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的全面振兴,村庄作为农村要素的重要载体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不同地域典型地区的调研,从微观上揭示江苏村庄布局现状特征,在分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村庄布局新要求的基础上,指出当前江苏村庄布局仍然存在布局散乱、布局体系不合理、优化选址难度大、特色彰显不够的问题,最终从理顺规划体系和创新管控政策、明确优化重点和分区分类引导、优化布局节点和强化集镇作用、提高建设标准和提升宜居度四个方面提出村庄布局优化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5.
乡村的慰藉     
我偏爱乡村,爱那里的一草一木,爱那里的一枝一叶,爱那里的老老少少……乡村,给我带来心灵上的慰藉。漫步田间,风拂起一层层的稻浪,带来一阵阵稻谷的清香。那香气不令人迷醉,也不喧嚣,却独独令人安心。仰头望天,那恬静的一片淡蓝中,点缀着几朵白云,美美的,柔柔的。午后暖暖的阳光从树枝间落下,洒在小径的落叶上,诗一般,画一样。水缓缓地流淌,时间似乎静止了。  相似文献   

16.
云宇龙 《小读者》2012,(5):42-42
今年春天的一个星期日,我和爸爸从小县城回到家乡的小山村帮爷爷种土豆。爷爷家,农家院落,蓝瓦土墙,木头大门。院里宽大又显得拥杂,牛圈、羊舍、猪圈、鸡窝、草房等各占一方。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以来,我国越来越多的乡村趋于解体,人口大量流失或涌入的村庄面临着熟人社会的原子化与去亲密化。与此同时,部分半工业化乡村却依然保持着和谐与活力。在半工业化乡村中,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的低门槛、高灵活的工作岗位保障了村庄黏性,维持着成员的稳定,乡土性与工业化互嵌之下形成了特有的劳动力配置机制——"碎片整理"。究其原因,一方面,与空心村相比,半工业化乡村保有了共同体紧密的社会网络,为信息在劳动力市场的高效传播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与完全工业化乡村相比,半工业化乡村信用与规矩的通约降低了临时性雇佣双方的风险,而在现代化大生产中,基于法理权威的雇佣合同只能得到特定签订者的承认,与高度灵活的"碎片整理"相悖。最终,在这些处于工业低级发育阶段的乡村内部,闲置的碎片化的半劳动力被就地整合进劳动力市场,改变了家庭收入结构、代际关系以及进城购房预期,有利于形成区别于完全城镇化或断裂城镇化的"城乡连续统"。  相似文献   

18.
19.
资源与市场的限制使得中国无法复制现代化国家发展的模式。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弘扬,必须根植于稳定而有活力的村庄生活,而建设老年人协会是乡村建设通过文化重建,重塑村庄生活,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