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栖动物出现在3.6亿年前的泥盆纪晚期,是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由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类型。其成体可适应陆地生活,但繁殖和幼体发育离不开水,皮肤裸露、湿润、无鳞。全世界共有两栖动物约4000种,根据形态可分为三目:有尾没腿的蚓螈目(如版纳鱼螈)、有尾有腿的有尾目(如蝾螈、大鲵)、没尾有腿的无尾目(如蛙、蟾蜍)。  相似文献   

2.
蛙,指无尾两栖类动物,与山椒鱼及蚓螈血缘相近,全世界约有三千种,分布广泛。蛙又分为完全水栖性、陆栖性、树栖性和穴居性。蛙与蟾蜍都属于无尾两栖类,不过,“蛙”及“蟾蜍”的定义并不严格。“蟾蜍”通常指皮肤干燥的陆栖种类,“蛙”则代表半水生、皮肤湿润的种类。和修饰形容词并用时,“蟾蜍”通常指任何和北半球普通斑点蛙不同的无尾两栖类,例如铲足蟾或树蟾。一般来说,“蛙”泛指无尾两栖类。跳跃之谜有人认为,完全水栖的蛙,可能是在蛙已改变或适合陆地的跳跃后,再度侵入水域生活。从这个观点看,跳跃或许是为了快速逃离捕食者而从岸边进…  相似文献   

3.
现用的初中动物学课本中所列的两栖类分别隶属于两个目(有尾目和无尾目)、四个科(隐鳃鲵科、蝾螈科、蟾蜍科和蛙科)。今将课文所述分布于我国的两栖类动物的分类地位、分布及经济意义作一简介。 一、有尾目(Caudata) 1、隐鳃鲵科(Cryptobranchidae)我国只产一属一种。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又名娃娃鱼。我国的大鲵2200年前已有记述,以后在很多古书中也有提及:“鲵鱼有四足,如鳖而行疾,有鱼之体,而以足行,声如小儿啼,大者长八、九尺……”,所以娃娃鱼之名一直传到今天。还有人认为鲵有四条又粗又胖的足,特别是前足连同它的四个指头,很象婴儿的手臂,后足有五趾,这也是把它称作娃娃鱼的原因。大鲵身体扁平,  相似文献   

4.
懒汉鱼     
r妓缘鱼发出的声音像老爷爷的咳嗽,所以大家叫它们之老头鱼’。......目.叫麟蜘、/..自目.日...衣翔闹‘砒沁震软八~二~”分点桩夕函‘碱悠丫‘日子一天天过去、理退化,消化系统也废弃璧吸血鬼”。懒汉鱼@曾维惠 @陈天中~~  相似文献   

5.
<正> 在黑暗的洞穴中,常会发现有鱼,通常都是盲鱼。盲鱼的起源是视觉正常的鱼,偶入黑暗的地穴中并与外界隔离,经过漫长的时间发展而来。为什么它的眼睛会退化呢?拉马克主义者用用进废退学说来解释,黑暗中眼睛长时间不用,就退化了;而达尔文主义者不认同这个说法,用达尔文的理论,这应该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就像蛇的四肢一样,但这是很牵强的,蛇的  相似文献   

6.
蚯蚓的刚毛     
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门寡毛纲动物。它们体壁上着生刚毛 ,刚毛由上皮内陷形成。寡毛纲动物由多毛纲演化而来 ,由于适应陆地的穴居生活疣足退化 ,刚毛减少。蚯蚓刚毛的种类和形态多种多样 ,常因种类不同而有差异。其中 :水栖蚯蚓刚毛细长 ,陆栖蚯蚓刚毛较短 ,一般的刚毛微呈“S”形与钩状。环毛蚓、爱胜蚓、异唇蚓和带丝蚓的刚毛微呈“S”形 ;颤蚓的刚毛呈双叉钩状或栉齿钩状 ;白线蚓的刚毛有的呈棍棒状。蚯蚓自第Ⅱ节始具刚毛 ,每一体节所具的刚毛数、刚毛着生的位置及排列方式等也因种类不同而异。水栖蚯蚓刚毛少 ,每一体节有 4束 ,簇生 ,在…  相似文献   

7.
鳝鱼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鳝鱼是外形很象爬行运动的蛇类,但它无足,因而不属于爬行动物,它的鳞片很小,鳍、鳃已高度退化,但仍属于鱼类.它学名黄鳝,在生物分类上属于鱼纲、合鳃目、合鳃科的黄鳝亚科.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无斑肥螈(Pachytriton labiatus)骨骼系统的形态、结构,并与同属的有斑肥螈(Pachytriton brevipes)骨骼系统进行比较。为研究分类、演化及动物实验提供肥螈骨骼系统的完整资料。  相似文献   

9.
一后稷神话始见于《诗经·生民》,该诗叙后稷诞生的故事及其对农艺的伟大贡献。兹录其前半于下:厥初生民,时维姜螈。(《毛传》:“姜姓螈名。”《郑笺》:“炎帝之后。”)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毛传》:“帝,高辛氏之帝也。”按,高辛乃帝喾之号。《孔疏》:“言当祀郊禖之时,有上帝大神之迹,姜螈因祭见之,遂履此帝迹拇指之处,而足不能满,时即心体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坼不副,无菑(灾)无害,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的软体动物约有145万种(包括3.5万余种化石种类),仅次于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的第二大门。因大多数种类具有贝壳,故通常又称为贝类。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生物》第一册(下)所列贝类共计15类,分别隶属腹足纲、双壳纲和头足纲。现将它们的分类地位、主要鉴别特征、生态及其在我国的分布作一简介。腰走纲(Gastropoda)鲍(Haliotis)原始腹足目,鲍科。壳右旋坚厚,壳顶扁平。螺旋部退化,体螺层和壳口极大,其末端边缘有1列呼吸小孔。无庸。足肥大宽广。肉味鲜美。分布在温、热带海区。我国目前已发现7种左右。皱纹盘鲍(…  相似文献   

11.
学科类别:动物或水产 适宜对象:小学高年级至初二学生 构思原理:蟹类动物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短尾亚目动物。这类动物的头胸甲特别发达,有圆型、椭圆型、方型和梭型不等,腹部退化折叠于胸部的腹面,称腹脐,腹节愈合,尾节很小。蟹类的附肢已特化成形态各不相同,并具有不同功能的附肢,附肢包括前端的二对触角,组成口器的一对大腭、二对小腭,五对胸足,其中第1对为钳状螯足,2~4对为步行足,第5对因生活习性不同,善爬行的为步行足,经游泳的为游泳足,腹足已退化,排列在腹脐里面。  相似文献   

12.
任芳  JARN 《华章》2012,(22)
工沦是在空渊行业还足历史书籍中,2011年都将被长久铭记。2011年3月ll目,前所未有的特大地震和海啸袭击了日本并影响了整个世界。这场灾难对日本福岛核电站造成了严重影响,日本有关部门随后停止了核电站的运行,这也导致日出现严重的电力短缺现象。蚓时,灾难还导致日本半导体及其他零配件产品供应出现暂时中断。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六册《报任安书》一课两处言及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所受之刑:一处是“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一处是“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膑脚”和“断足”尽管文字有别,但毫无疑问所指应是同一种刑罚。至于它是怎样的一种刑罚,课文注释交代的也不够明确,只是将“膑脚”解释为“膑刑”一带而过,“断足”更无一字注释,可是下文“孙子断足,  相似文献   

14.
《生物学教学》2009,34(2):75-75
据新浪科技2008年6月5日消息,英国《每日电讯报》介绍了由自然历史博物馆一个研究小组进行的一项研究的结果。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在肯尼亚发现的一种类似蚯蚓的两栖动物蚓螈(Boulengerula taitanus)的幼体会用牙齿啃噬母亲的皮肤,以母亲身体的一部分作为幼体的食物。通过这种方式,母亲在做出伟大牺牲的同时,为孩子的一生创造了一个最为理想的开端。  相似文献   

15.
古语云:"一目之箩,不可以得鸟;无饵之钩,不可以得鱼;无猎枪之猎人,不可以得兽……"这说明,没有好方法,就没有好收益。学习,同样如此。俗话说:"好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成功的一半。"现在有些小学生学习语文没有方法,不讲究方法,更谈不上有创新的学法,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对小学生学习语文进行创新学法指导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中国瘰螈行为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温11℃以上时,中国瘰螈平均每条食量为15.7g,食量随水温下降而减少,水温4℃以下时,停止进食中国瘰螈在温度低于2℃时,只有冻僵麻痹态,无明显休眠态中国瘰螈用鼻呼吸随水温升高而加快.19-20℃达到顶峰中国瘰螈活动最频繁的时间是19:00—02:00。  相似文献   

17.
堵南山教授的巨著《甲壳动物学》下册终于在1993年12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专门论述软甲亚纲。软甲亚纲是甲壳动物8个亚纲中种类最多,经济意义最重要的一个类群。大家比较熟悉的口足目、糠虾目、等足目、端足目、磷虾目和十足目都属于软甲亚纲,其中不乏与我们有密切关系的重要种类。书内按目详细阐述其形态、生殖、发育、营养、行为、地理、分布和分类等,并配以大量精确的插图。该书无疑对我国甲壳动物研究和教学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水温11℃以上时,中国瘰螈平均每条食量为15.7g,食量随水温下降而减少,水温4℃以下时,停止进食.中国瘰螈在温度低于2℃时,只有冻僵麻痹态,无明显休眠态.中国瘰螈用鼻呼吸随水温升高而加快,19-20℃达到顶峰.中国瘰螈活动最频繁的时间是19∶00-02∶00.  相似文献   

19.
[试笔要义] 当前,有些中学生写文章常常会出现条理不清的情况,恰如唐朝的韩愈所言:"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原因何在?在于面对一堆写作题材,抓不住要旨,理不清层次,找不到线索,陷入了茫无头绪的境地.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提出章法要求,在"有纲、有目、有线"上做足功夫.  相似文献   

20.
蛱蝶是鳞翅目(Lepidoptera)蛱蝶科(Nymphalidae)蝶类的统称,为大或中型蝶类。本类群蝴蝶的特征显著。首先,蛱蝶前足退化,多毛,呈毛刷状,故有刷状足蝶(brush-footed butterfly)之名;而前足退化的蛱蝶用后两对足行使行走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