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商务日语教学改革,要以提高教师胜任素质为前提,以培养学生日语语言应用能力、商务实践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改革创新,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商务日语人才。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7,(96):179-181
本文以合肥学院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例,基于日语专业毕业生和日本企业等机构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性进行探索。从毕业生调研发现培养方案中部分课程的设置、课时分布、学期安排等有诸多疑问;从企业调研发现日语专业毕业生的不足以及社会需求的人才状况等,这些与日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有着一定的差距。因此通过本次调查给日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央民族大学日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日语人才的培养应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第一要务,要制订基于社会调查的科学、合理的日语人才培养方案。在实施日语教学活动之前,首先要明确规定日语专业所培养的人才的类型和规格。制订日语人才培养方案时,应注重专业技能、专业基础、就业技能、专业特色、基本素质等内容,并根据这几方面的要求完成日语专业的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及学校定位决定了应用日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体现"专业+职业"的办学特色,以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为目标。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其中课程设置成为影响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及办学定位决定了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既要区别于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的中职院校,又要区别于以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为目标的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应用日语专业的课程建设本着以职业为核心,加强专业与岗位的对接、强化应用能力,实现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5.
立足新升格本科院校理工科专业实际、特点,改革与构建学生专业能力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以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作为工作主线,以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模式改革为着力点,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能力体系结构、递进式理工科专业能力培养方案和专业能力培训机制等。培养模式对提高新升格本科院校理工科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乃至应用人才培养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为同类院校的理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积极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学生日语语言实践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诸多高校日语教学研究和改革的重点。通过对目前地方院校日语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现状进行详尽调查,分析了学生日语实践能力培养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探讨日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双外语人才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07年,惠州学院以日语专业学生为对象,开始了在地方本科院校条件下的双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本文主要以惠州学院日语专业为例,从培养规格的制定、课程设置、师资培训、教材与教法、学生自主学习与管理、评价机制等方面探讨了地方本科院校双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认清经济全球化对外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特色为视点,通过对日语专业就业岗位需求与人才培养现状的差距分析,提出以强化语言实践应用能力为目标的日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重点探讨了基于市场需求的"工学一体"式课程内容模块与强化应用素质能力训练的项目任务设计相结合的日语专业教学体系建设与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珠三角对日语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国际商贸人才尤其是具有扎实日语功底、熟练掌握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通晓国际经贸知识和规范的商务日语人才非常短缺。由于欠缺明确的职业定位,传统日语学科培养的毕业生,远远未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就商务日语专业而言,在此大背景下,有目标、有步骤地进行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和优化,实现商务与语言一体化培养目标,是专业发展和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人才的需要,意义深远而重大。  相似文献   

10.
职业能力水平是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的筹码,职业能力的市场定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着力点,职业能力的发展是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是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而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改变教育观念,确定职业定向;优化教师结构,构建“双师型”队伍;合理设置专业,适应社会需求;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实训基地;实行产学研结合,走校企合作道路.  相似文献   

11.
陈焕 《考试周刊》2012,(54):87-88
随着中日经贸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复合型、应用型日语专业人才需求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然而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高职院校日语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日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日语专业教育工作者们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从社会需求、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的日语人才培养存在着课程设置与社会复合型人才需求脱节、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欠缺等问题。培养复合型日语人才的途径,首先要更新和拓宽专业设置,加强实践教学,优化课程体系,其次要注重语言文化的差异,将文化融入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BPO方向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核心是适用对日BPO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保证日语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对基于日文平台的计算机应用、数据处理、IT系统运维等技能的培养,这种对日BPO人才技能结构特点,给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提供了机会和依据,如何将单纯的商务日语专业与就业前景比较好的BPO市场结合起来,培养对日BPO企业所需的人才,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非日语专业日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为实现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日语人才的目标,笔者结合高职院校非日语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日语教学的特点,提出了"根据教材内容导入日本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采取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企社会实践等手段"的教学对策并在高职院校非日语专业的日语教学中,进行了实践。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5,(74):94-95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对日语专业的人才需求从"语言文学"向"商务文秘"转变。从社会人才需求、学生学习意愿、学校客观条件等方面分析,"日语+商务"这一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合当前社会需求的。本文探讨这一培养方案的具体设置,并从师资队伍、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等方面提出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6.
西部普通本科院校的日语专业因各种各样的因素,与其他层次和其他区域的院校相比,在发展中处于明显的劣势。本文通过分析现状、查找原因、改变思维、大胆创新,发现只有探索出一种适应社会需求、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日语+方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但在西部普通本科院校中应该怎样实行,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的发展,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众多高职院校为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都开设了商务日语专业,因此,人才培养目标如何合理定位,课程设置如何满足培养目标的要求,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商务日语人才已经成为当前形势下高职商务日语专业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新形势下商务日语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的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发展迅速,但是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尚有较大距离.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在人才市场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实施准确的专业定位、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在分析岗位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构建课程体系,在工作过程分析基础上制定课程标准、设置实践环节,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宽学生的就业面,实现职业教育与就业岗位的零对接.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需求,一些西部民族院校先后开设藏英双语专业,希望通过双语型复合人才的培养,为西部地区的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提供应用型人才.然而,由于藏英语言特色,语言的发展更新及学生自身的文化习性等,一些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具体表现为:专业知识薄弱,语言应用能力较差,学习积极性较低等等。本文主要通过藏英双语语言特色,双语专业设置发展内容与功能探讨,来重新探讨藏英双语教学中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希望能够发挥双语教学独特优势,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与社会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王承武  王志强  赵俊 《高教论坛》2013,(6):49-50,63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采取的是"大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即统一培养方案、统一课程设置、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方式、统一考核标准。"大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学校的教学组织管理,提高教学管理效率,但却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社会需求的多元性,无法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为此,要构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实行分阶段、分类型培养,个性化指导,弹性制教学,双专业学习,多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