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效的历史教学都是针对学生的需求和发展而言的,其首要的任务应是普及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倡导"有生命的历史教育",倡导把人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以发掘人的价值为出发点.有效的历史教学本质上是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关怀,要求以学生为本,尊重理解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在历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人文教育功能,渗透人文关怀,全面落实和实现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2.
加强和改进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以"关爱心灵,关怀精神"为出发点和归宿,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有利于调动农民工"追求幸福,建设社会,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有利于社会更加稳定和谐,有利于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颖 《现代企业教育》2014,(20):264-264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出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等字眼,进一步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高校教育一直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其德育教育体系落后,存在诸多漏洞,其价值追求和发展方向并不明朗。为解放大学生思想,全国各所高校纷纷以"人文关怀"为主题,设计思政教育。现阶段,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的发展仍在继续,无论是学校,还是教育研究学者,都非常重视人文关怀教育的改革问题。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现状,深度解析其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费珍珍 《学苑教育》2021,(12):31-32
将"人文关怀"作为历史课程教学立意,有利于引领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获得人文体验、感悟,内化人文素养,促进学生成长。文章以《对外开放》一课教学为例,探讨了"人文关怀"立意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路径,提出"重塑教学理念,指向以生为本""重构教学内容,链接学生生活""优化教学方式,关照学生体验"等策略。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建构在人的基础上的以解决人的思想、立场、观点问题为核心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广泛而深厚的人文关怀内涵.当今,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化使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用哲学的观点来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应从加强理念引导、突出主体保障、强化制度支撑、注重实践养成等方面,建构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观.  相似文献   

6.
人文关怀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义。在人文关怀视域下,"三观"教育的要素、过程及学生主体性要求均不同于传统的"三观"教育。人文关怀视域下的"三观"教育,追求的是以学生"三观"意识的主体性、"三观"品质的个体性及情感、精神健康发展为价值目标。因此,需要通过强化人文关怀理念、人文关怀方法以及人文关怀能力等途径实现"三观"教育的目标与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7.
为了突出高校教育的目的性,在教育方式上要增加师生互动中的人文关怀.高校师生互动中人文关怀是可以具体把握和操作的,这种人文关怀是"以人为本"、以符合伦理关照为核心,以文化为主导内容,以提升人的自觉、潜能和创造力为预期目的来进行的.  相似文献   

8.
突出教育的人文关怀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教育的人文关怀必须以教师的人文情怀作为素质基础,以学生个性的健康、全面发展为归属.从教师人文情怀的影响因素分析,它以丰厚的人文知识为底蕴,以人文价值观为指针,以人文思维习惯的养成为标志,以人文化品格的养成为最终归属.具有人文情怀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应当对学生情感、精神和健全发展等给予全方位的关怀.  相似文献   

9.
张春晖 《大学教育》2014,(6):126-127
人文关怀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和人文关怀具有内在契合性,可以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对大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的教育。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下文简称"马原"课)人文关怀的倾注,需要教育工作者转变教学观念,重视"马原"课人文关怀的功能,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把"马原"课和人生教育结合起来,并不断提高教育者自身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时期,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倡导,人文关怀成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从汶川大地震发生前后国人精神状况变化等方面探讨和分析了当前凸显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特别是呼吁对人的生命终极关怀,是当前社会主流的呼声.应把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的四大趋向以及一些建议,以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