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飞 《湖北档案》2009,(5):37-38
陈独秀字仲甫,1879年出生于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1913年陈独秀参加了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后被捕入狱。1914年,陈独秀出狱后到达日本,帮助章士钊创办《甲寅》杂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并主编《青年》杂志(一年后改名《新青年》),1917年初被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  相似文献   

2.
陈独秀     
陈独秀(1879—1942),安徽怀宁(今安庆)人。一名庆同,又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幼年入私塾,十七岁中秀才。一八九七年入杭州求是书院。后因参加反清革命活动遭缉捕,东渡日本留学。一九零三年回国,在安徽组织爱国会,被清政府强行解  相似文献   

3.
汪原放先生是我国第一个用新式标点和分段整理中国古典小说的老一辈出版家。从1920年起至1926年,他标点、分段出版了《水浒》、《儒林外史》、《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10多种古典文学名著,为祖国的文化出版事业作出了贡献。六十年代初,汪老退休之前,我在原上海出版文献资料编辑所与汪老同在一个编辑组学习,听他谈过有关当时标点古典文学名著的情况,还看过他撰写的100多万字的《亚东图书馆六十年》。我想借《编辑学刊》的一角,介绍汪老整理《水浒》等标点本的一些片  相似文献   

4.
公理没有强权 ,便是无力的废物 ;强权不讲公理 ,终于崩溃。    题赠甲原先生独秀 (仲甫朱印 )二六年一二月二四日这幅题词现藏上海市档案馆 ,曾在上海档案珍品展上展出 ,1994年 12月 (第 3期 )《档案与史学》封二上登载彩色影印件。刊登时下注 :“1937年陈独秀狱中题词”,第 76页文字说明称 :“陈独秀在狱中给上海工商界人士甲原先生的题词”。档案馆保存这件珍贵的文物 ,并使之面世 ,对研究陈独秀抗战初期的思想 ,提供了一件重要的证据。《档案与史学》认定题词为“1937年陈独秀狱中题词”。按署年旧时有二种表达法 :一为公元 ,一为民…  相似文献   

5.
<正>陈独秀(1879—1942),原名陈庆同,字仲甫,今安徽省怀宁县人,是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中国文化启蒙的发起人、五四运动总司令、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的先行者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从中共一大至五大,陈独秀一直担任党的最高领导者,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普及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本文拟探析陈独秀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过程,以再现这位著名历史人物的革命功绩。  相似文献   

6.
陈独秀,谱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1879年生于安徽安庆市一个"小户人家","独秀"为其发表文章时的笔名,1942年病逝于重庆江津。从封建时代的秀才成长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中央总书记,又从总书记转变成"终身反对派",陈独秀的一生十分复杂。但他与早期中共,特别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建立政党的"三个基础"都和他的活动密不可分。一、从思想基础看  相似文献   

7.
陈独秀是重要的革命家、思想家,也是造诣深厚的语言文字学家。《小学识字教本》就是他晚年最后一部著作,也是他对多年研究汉语同源词成果的总结。陈独秀撰写此书,始于国民党狱中,1942年于四川江津病逝前搁笔,当时的国立编译馆曾根据手稿刻印油印本,1995年巴蜀书社出版发行。这部著作,从撰写到正式出版,长达六十多年,正像陈独秀本人的命运一样坎坷,历尽沧桑。我有幸珍藏一部该书的油印本,及巴蜀书社出的精装本,是广西大学沙少海教授的后人赠予的。油印本共两册,上篇、下篇各为一册,16开本。封面《小学识字教本》六个字,系摹自陈独秀手稿。左下角盖有两枚名章,一为阴文“陈独秀印”,一为阳文“仲甫”。内文用的是呈淡  相似文献   

8.
陈独秀(1879-1942),字仲甫,祖籍安徽怀宁,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政治家,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发起人和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者.同时,他还是一位具有深刻教育思想与理念的教育家.特别是他的早期教育思想与理念尤为丰富,概括而言有以下几点内容.  相似文献   

9.
一个朋友告诉我,《书摘》(《光明日报》社主办)2000年第1期上有一本书的文摘里,引用了我的文章。拿过来一看,的确,一位叫东方善霸的先生,编著了一部《丑陋的学术人》,在该书这3560字的精华部分,把我1999年5月在《出版广角》上发的一篇1600字的随笔,全文抄用,只在文章中间嵌入了两  相似文献   

10.
话说陈独秀     
今年七一前夕首映的《建党伟业》,不愧是当代影视作品中的大手笔。影片中,陈独秀先生五四时期在大庭广众之下声嘶力竭的演讲,以及他在北京新世纪游艺场楼顶冒险散发《北京市民宣  相似文献   

11.
《大历诗风》是我出版的第一部学术著作,1992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印行,封面由先师程千帆先生题签。虽然以当时的条件,装帧印制都不算太好,但那特殊的黄色封面始终给我很亲切的感觉。在内心深处,《大历诗风》有它不可替代的位置。它是我学术研究的真正起步,也是我获得学术荣誉的开始,更主要的是,它是我的博士学位论文,联系着我与硕士导师胡光舟先生、博士导师程千帆  相似文献   

12.
《天聪谕奏》原题《天聪时诏奏》,不分卷,先师江宁邓文如(之诚)先生系从江阴缪艺风(荃孙)先生旧藏传抄,为改今名,并嘱我检对《实录》过录。先师本拟列入《旧闻零拾》中,已付印矣,乃以太平洋战起,燕京大学被封占而中止。此今所印《旧闻零拾》四种中之所以只有第一、第二、第四三种而缺第三种者此也。日本投降有年,我重返燕园故居,校印所出此未印稿还我。我原计划它日仍仿《零拾》款式补之,因度置箧中,日月不居,忽逾四十载。顷复持以与罗振玉氏刊布之《太宗文皇帝日录残巷》、《太宗文皇帝致朝鲜国王书》、《太宗文皇帝招抚皮岛诸将谕帖》及《天聪朝臣工奏议》等相比勘,则此《天聪谕奏》中之上谕二件、致朝鲜国王书三件及臣工奏议七件,《实录》、《日录》及《谕帖》均失载,唯考试生员一谕,《实录》删润失真,余则致朝鲜国王三书与诸臣七奏分别见于《致朝鲜国王书》与《臣工奏议》中。所不可解者,缪氏《谕奏》与罗氏四种似均出于内阁大库散佚人间之残档,除两件外,相同之十件,何以字句之间又复各有小异?岂缪氏传抄在前而罗氏刊印在后,二氏所据档册有正本、副本、誉清本之别耶?不然者,二氏所据既同出一源,何以字句参错又复如此?苟全部诿过于抄胥之笔误,殊不足以折疑窦而服人心者也。爰录出旧稿,一一为之校注,仍将先师原序作为附录移于文末。虽不克仰承先师之志,复《零拾》之旧观,以成完书,今为之刊布,或亦泉下所乐闻之一未了心事欤!?  相似文献   

13.
近年出饭的《蔡元培全集》中有几封信提到我的姓名,我自己未看到《全集》,但友人将信抄来寄给我看了。奇怪,我不是北大学生,何以姓名能人《自元增全集》呢?兹将这几封信抄录于下:(-)陈独秀致蔡元培信于民先生画丈:在报上见先生病后已复康宁,至为喜慰。兹特恳者,前承感意,致函军政部请释放中央陆军监狱郑超@一事,至今延宕来行.顷据人云,此事非有先生亲笔信,恐难生效.不审先生已完全康复,能为郑生作一短函否?闻该监狱近来保择之人颇多.酷暑中续求,惶恐无似。专此,敬视道安独秀手叩七月二十四日(二)蔡元培致何应社信…  相似文献   

14.
《书品》创刊于1986年,是由中华书局编辑出版的,以评论和介绍本版图书为主要内容的学术书评刊物。五年来,我们先后发表了各类文章294篇,其中,专门评介图书的文章为210篇。在这些文章中,突出强调的是一个“品”字。我们以为“品”和“评”不一样,“品”应该比“评”更深一些、更丰富一些。为此,我们先后约请了一些专家、学者,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撰文介绍研究、著述当中的心得、体会和甘苦,以引导读者去品味其中的治学方法和门径。例如杨伯峻先生的《我和<左传>》(86·1)、陆宗达先生的《我与<说文>》(87·2)、周祖谟先生的《我和<广韵>》  相似文献   

15.
朱琴 《山东图书馆季刊》2013,(5):104-106,108
今年是我的研究生导师、苏州大学中文系教授潘树广先生(1940—2003)去世十周年的纪念日子。在去年,师母诸美芬女士就联系出版了《潘树广自选集》(江苏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版),这是先师潘先生生前编辑的一部学术论文集。  相似文献   

16.
董佑勤先生在《新闻实践》第3期著文《不忙下结论——也谈“惟妙惟肖”》,对我的拙作《从成语“惟妙惟肖”谈起》提出不同意见和批评,令笔者深为感动。在此,向董佑勤、姚振发先生以及关心该文的朋友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董、姚两先生治学严谨,为一句成语竟翻阅10多本词(字)典,反复甄别,其精  相似文献   

17.
《万象》杂志第六卷第一期(2004年1月)上有两篇怀念周劭的文章,即鲲西先生的《怀周劭》和金性尧先生的《悼黎庵》(2003年8月81日周劭逝世,时年87岁)。两篇悼文短小精悍,从不同侧面勾画出了周劭先生简单而曲折的人生经历,读后让人感想颇多。但我之所以写作本文,却更多地与金性尧先生文章中选登的两张照片有关。  相似文献   

18.
新闻工作者要有敢于直言、实事求是的精神,有为了人民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崇高献身精神。艾风先生正是这样一位值得敬重的新闻“战士”! 在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我惊喜地收到了艾风先生从成都寄我他的新著——《两代风流》。这本由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的集子,收录了艾风四十多年发表的报告文学、通讯、散文、特写、专访、专论等,30多万字是从几百万字中精选出来的。此书一出版,即在社会及新闻界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四川日报》多次作了评介,《新闻界》杂志发表了系统的评论。艾风先生还收到许多读者来信,请教新闻创作个中奥妙——这绝不是偶然的。成功的鲜花,浸透了奋斗者的泪血……  相似文献   

19.
《老圃遗文辑》。杨阴杭著,杨绛整理,钱钟书题签。繁体竖排,硬面精装,45万字,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10月出版,印数3千册。 杨绛先生在该书前言中论述道:“我父亲杨阴杭(1878-1945)字補塘,‘老圃’是他常用的笔名。所谓‘遗文’的‘遗’,不是‘遗留’的‘遗’,而是‘遗失’的‘遗’,捡拾到的只是一部分。”《老圃遗文辑》中除—篇长文辑自《东方杂志》外,其余文章全部辑自于《申报》上。  相似文献   

20.
笔者责编的一部书稿最近从质检部门发回,质检员把书中所有的“前苏联”全部改为“苏联”,据说是因为有人在权威报刊上发表过文章,证明“前苏联”之“前”字不能用。带着疑惑,笔者查阅了中国期刊网上所有与“前苏联”用法有关的文章,发现其中大多数都主张“前苏联”中的“前”字应该删除。本文仅就其中最新和最典型的一篇文章——文有仁先生在《世界知识》2006年第4期上发表的《“苏联”还是“前苏联”》一文进行分析,并提出“前苏联”中的“前”字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保留,不能持有一概删除的主张。文有仁先生的立论主要有六点:1)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