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与"时时"是现代汉语使用频率相对高的一对副词,是副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与"时时"在语义、句法功能和语用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时,也存在细微的差别。文章从语义、句法、语用三个层面对"时"与"时时"进行对比分析和探究,对"时时"的历史演变和成词过程进行考察,并探究了"时时"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2.
"由"字句、"被"字句在语义、句法、语用上都有所不同。在语义上,"由"字句指向施事成分,表达过程义、行为义,"被"字句指向受事成分,表达结果义和动作义。在句法上,"由"字句与"被"字句在动词形式、否定形式、主动被动式等方面都有不同之处。在语用方面,"由"字句更倾向表示未然体、主观态度,而"被"字句更倾向表示已然体、客观事实,同时"被"字句更多地表示消极色彩。  相似文献   

3.
“x级”结构是现代汉语普通话里一种常见的语法结构槽,在“x级”结构中,“级”义已虚化为构词语素,相当于区别词后缀,主要功能是提取和凸显“x”的特定属性特点。“x”可以由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等充当。“x级”结构的功能相当于区别词,直接修饰名词和名词性短语,在句中主要充当定语成分,可表达“程度”、“比较”、“强调”、“夸张”的语义。“x级”结构有凸显句子焦点的功能,具有口语色彩浓、能产耐用的特点,体现经济性原则和会话合作原则。  相似文献   

4.
“V以”类形式动词是语法学界尚缺乏系统研究的一类动词,文章通过选择研究对象的语义、句法及语用功能进行了多角度考察。语义方面,探讨了“V以”类词的语义特征及深层语义结构特征;甸法方面,探讨了“V以”类词在句式结构、加宾语及带体貌助词等方面的共性,同时揭示了它们在搭配能力和搭配范围方面的区别;语用功能方面,探讨了“V以”类词具有标记焦点、变陈述为指称、填补谓语的缺失等功能。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首艘航母的诞生,原本只出现在方言中的"走你"一词成了流行语。为了对这一词的来龙去脉和使用作出详细的描写和解释,现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平面进行分析,研究流行语"走你"的来源、涵义、结构、使用语境等问题,呈现出词义虚化、语法关系模糊,使用固定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集中分析了在报刊新闻语篇中的英汉副词性关联词语里表可理解性的词语"no wonder"和"难怪"。文章在功能语法理论指导下,从语言学视角,对二者进行了句法特征、语义关系、语用功能比较分析。从可比性语料库中选取报刊新闻语篇的语料,探究了二者的共性和差异,并归纳出一些规律,发现其中的原因与英汉自身的语言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7.
“阵阵”可以作定语、谓语和状语,表“连绵”或“多量”的意义。具有[+计时性,+持续性,+密集性,+反复性]的语义特征,只出现在书面语中,在语境中带有情感色彩,具有描述和修辞功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有关汉语“X+ing”组合的三个问题:1.“X+ing”组合的句法、语义、语用情况;2.“X+ing”的产生动因;3.这一组合的语义发展以及对汉语语法发展的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汉语中,"来"是一个很有生命力的词。它既能做移位动词,也还有另外的用法。基于此,用"三个平面"的研究方法,从代动词"来"在句法、语义、语用层面的属性,以及在使用中的限定条件等方面加以探索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基于可对比性的语料库选取的语料,比较了汉英表预测的副词性关联词语“果然”与“as expected”。首先探究了二者的形成于发展,然后在功能语法理论、衔接理论与话语标记语理论的指导下,从功能语言学的视角,对二者分别从句法特征、语义关系和语用功能方面进行比较研究,进而归纳二者的共性与差异。  相似文献   

11.
用语料库获得数据来观察近义词在使用方法上的区别从而发现它们的使用规律是一种有效方法。文章通过自建书面语语料库和口语语料库,对"随意"和"随便"的用法进行了定量考察,归结出二者在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的区别与联系,为使用者和教学实践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不"和"没(有)"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否定词,两者在具体运用中有各自的分工,有时也可以相互替换。"不"否定的是过去、现在或将来。"没(有)"否定的是过去或现在。"不"否定的是事物的性质或整个动作。"没(有)"否定的是事物进行或变化的过程。但是这些概括存在着很多的争议,这几点区分并不十分完善。本文旨在弄清前人对"不"和"没(有)"所做出的区别的基础上,分别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对二者的区分进行探析,使人们掌握现代汉语的否定规律,以便在日常交际时更加规范。  相似文献   

13.
“多”是现代汉语中用法复杂且使用频率很高的词,通过考察现代汉语各种用法的“多”在语义、句位、语用、使用频率等方面的特点,证明“多”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词,它的各种用法是连续的。意义的逐步虚化、句位的固定以及特殊的情态、语篇功能是它虚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被”字结构一般在句中作谓语形成通常所谓的“被”字句,而不作谓语的情况也不少,在《醒》中这一结构的句法功能多样,可作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主语等,本文采用定量统计定性分析法对《醒》中的“被”字结构作一研究,以便人们清晰认识《醒》中“被”字结构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中的“没法儿”由述宾结构词汇化演变而来,多用于口语。语义上,“没法儿”既可以表达客观否定,也可以表示“不可能及绝对不会”(含肯定语气),还有“达到极限”(含夸张语气)的义项;句法上,可出现在句首、句中和句尾,可与其他动词共现,且常与副词连用,其后接成分主要是谓词性成分;语用上,具有主观强化功能、焦点凸显功能以及互动性功能。“没法儿”能灵活适用于不同句类,但不能出现在祈使句中。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中的"非"类格式,按语义可分为三类,即意愿之必欲、情势之必须和推断之必然,三类格式在语义和语用上表现不同。另外,"意愿之必欲"和"情势之必须"类的"非"类格式可构成取舍句,而"推断之必然"类的"非"类格式则不能构成取舍句。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汉语中,作为一个整体来使用的"无论如何"与"无论"在句法和语用两个方面都存在差异。句法上,"无论如何"出现在独立的单句结构中,其后副词"也/都"不必强制出现,多倾向于不出现,表明"无论如何"应为一个独立的构式。"无论如何"倾向于出现在助动词、情态副词前,表达说话人对某一事情或命题的坚决肯定的主观态度,表明其主观化程度很高。语用上,"无论如何"具有标示未然的功能、元语功能和语篇功能。"无论如何"的句法—语用表现与"无论"无条件复句完全不同,应该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18.
表否定义的“管”字句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表否定义的“管“字句内部的语义及形式特征出发,归纳该句式在表达上的特殊效果及使用这类句式的语境制约条件,并从历史发生学的角度探讨其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的演变。  相似文献   

19.
汉语"刚"、"刚才"和韩国语的" "都足表示短时义的时间词。本文通过对它们在表达时间怠义时所表现出来的句法及语义特点来揭示其区别。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论证"究竟"义"到底"是个追问标记,有语力限定作用;然后,从句法角度考察"究竟"义"到底"句的使用限制;接着,从语用角度考察"究竟"义"到底"句的语用背景、话语模式,用询问行为的预备条件和真诚条件来解释"到底"在句法分布上的限制;最后,考察语法化之初"究竟"义"到底"表示追究语气用法的形成过程,用询问行为的编码手段之间的相互转换来解释"究竟"义"到底"创新意义的形成原因,用生成词库论的物性逼迫、语义类型转换和共组机制来重构这种创新意义的获取和固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