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作为教师,我们知道解读教材是教学的关键。"解读教材"这简单的字眼,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为什么要解读教材?怎样解读?这是我们教学基本功的展示和呈现过程,更是我们灵活驾驭课堂,组织课堂教学的基础。经过这些年的学习和反思,下面我结合《梅花魂》一课,谈谈我对教材解读的一些看法。一、整体把握教师拿到教材时,首先要整体把握这册书与书中的每一个单元、单元与单元、单元与每一课的关系,要做到总揽整册书,兼顾单元、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让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环节的设计,都与编者的编写意图相契合。《梅花魂》是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主题是"月是故  相似文献   

2.
一篇课文,为了避免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总要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展开教学。如何把握和呈现核心问题呢?我就近期磨课中的《梅花魂》来谈谈阅读教学核心问题的动态把握。“一教”:开门见山呈现核心问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梅花魂》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怀乡思国的散文,乡愁与梅花的芬芳一并沁入读者的心魂。通过外祖父宝贝般珍藏的国画作品《墨梅》,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位远离故土的老华侨的思乡之情。师:同学们,梅花之魂指的是什么?课文中哪句话点明了这个意思?生1:“魂”指对祖国的思念。生2:“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还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的一颗眷恋祖国的心。”这句话点明了梅花魂的意思。师:没错。那么课文写了哪几个故事?从这些故事里,你读出了什么?生3:即将回国,“我”去问外祖父回不回去时,外祖父竟然像小孩子一样哭了。他哭的是他老了,没法回家了。生4:外祖父收藏了一幅墨梅图,视若珍宝,“我”在上面弄了一点手指印,妈妈就受到了外祖父的责骂。为什么?因为墨梅是祖国最好的花。生5:外祖父教我读诗,当读到跟思乡有关的诗句时,外祖父就会掉眼泪。  相似文献   

3.
[教材简析] 本组安排有三篇课文和一个“基础训练”,其中讲读课文两篇:《十六年前的回忆》《夜莺的歌声》,阅读课文一篇《梅花魂》。 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前后照应,首尾连贯》。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一篇回忆录,是李大钊同志的女儿李星华在  相似文献   

4.
作为教师,我们知道解读教材是教学的关键。"解读教材"这简单的字眼,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为什么要解读教材?怎样解读?这是我们教学基本功的展示和呈现过程,更是我们灵活驾驭课堂,组织课堂教学的基础。经过这些年的学习和反思,下面我结合《梅花魂》一课,谈谈我对教材解读的一些看法。一、整体把握教师拿到教材时,首先要整体把握这册书与书中的每一个单元、单元与单元、单元与每一课的关系,要做到总揽整册书,兼顾单元、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让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环节的设计,都与编者的编写意图相契合。《梅花魂》是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主题是"月是故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本文将依此理念对《梅花魂》一课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等四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梅花魂》是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作者陈慧瑛。课文由故乡的梅花又开放了,引出了对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的回忆,表达了海外游子对家乡的无限眷恋之情。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借物喻人,意蕴悠长,叙事抒情,色彩鲜明。本单元共安排四  相似文献   

6.
案例一:教学《梅花魂》片断当让学生按座位顺序接读课文后,我没有按照常规这样问:“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本文将依此理念对《梅花魂》一课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等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梅花魂》是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作者陈慧瑛.课文由故乡的梅花又开放了,引出了对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的回忆,表达了海外游子对家乡的无限眷恋之情.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借物喻人,意蕴悠长,叙事抒情,色彩鲜明.本单元共安排四篇课文,文化主题是“月是故乡明”,训练重点是学习写景、叙事抒情.本文属精读课文,是整个单元的“例子”.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目标】1.学习略读课文《月是故乡明》《梅花魂》,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2.用批注阅读的方法,走进文章字里行间,感受季老先生思乡情怀,感受外祖父对家乡、对祖国的思恋,习得阅读抒情散文的方法。3.通过两篇略读课文的比较阅读,求同存异,  相似文献   

9.
<正>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童年往事"为主题,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为语文要素,编排了《古诗三首》《祖父的园子》《月是故乡明》《梅花魂》四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我们通过抓住四篇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中的共通之处,发掘单元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提炼出本单元的主题"心动神怡的最深刻的童年记忆",并围绕这一主题设计了两大学习任务,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吴强 《云南教育》2008,(7):54-54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梅花魂》一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材中保留的经典篇目,针对以往部分教师教学这篇课文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1.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的《落日》是一篇通讯典范之作。《落日》一文可贵在于作者的独到"眼光",主要表现在:切入角度之巧,细节把握之妙,适时点评之精。以"可贵在于眼光"为主问题形式呈现教学简案:一是简洁导入,引出"眼光";二是研读课文,聚焦"眼光";三是总结提炼,升华"眼光"。  相似文献   

12.
《梅花魂》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一位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课文在表情达意上脉络清晰,前后照应,多次写到梅花的高洁“秉性”,处处流露老华侨思乡恋国之情,花魂人品两辉映。以前的教学经验表明,学生自读课文后,对中心思想的把握并...  相似文献   

13.
一、认真领会教材编排意图"九义"教材语文第十一册第二组课文是围绕"体会文章思想感情"这一专题展开的。编排思路是让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精读《开国大典》、《荔枝》,略读《狱中联欢》、《梅花魂》,让学生从感性上  相似文献   

14.
<正>板块一:初读课文,整体把握,理清结构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叫《桂林山水》,(板书:桂林山水)一看到这个"林"字,你就会想到什么多?生:树多。师:那么,顾名思义,"桂林"是什么树多呢?生:桂树多。师:是啊,桂树成林,"桂林"这座城市,名字里似乎  相似文献   

15.
【课文导入】朱自清的《春》是一篇"老"课文,却总是令人常读常新。《春》的魅力何在?《春》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写作技巧?【技巧揭秘】朱自清的《春》是一篇美文:情美、景美、辞美,美不胜收。意蕴的情感美。《春》读起来为什么那么生动感人?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16.
李雅 《山东教育》2009,(7):61-63
《梅花魂》是一篇讲读课文。全文以梅花为线索,讲了外租父的几件事,从中表现了这位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7.
<正>《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经典课文。在教师的心目中,这是一篇"老"课文。"老"课文好不好教?请听听一位教师的看法:这是一篇"老"课文,但我在教学此文时却还是"穿老鞋走老路",毫无创新,感觉很失败,原因有三:  相似文献   

18.
<正>一、由目标而设计"探究任务":提问策略的转化落实1.把握单元目标的独特价值。围绕本单元核心语文要素,《琥珀》课后练习中提出:课文为什么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飞向蓝天的恐龙》课后练习中提出:假如你是一个解说员,会怎样简明扼要地介绍恐龙飞向蓝天,演化成鸟类的过程?《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课后练习提出:读了课文,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同学交流。  相似文献   

19.
阅读一篇课文,必须把握住它的中心。怎样才能使学生准确地把握住课文的中心呢?一、抓课文题目。有些课题揭示了课文中心。如《我的心事》,教师可这样引导学生把握中心:“我”的心事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心事?有这样的心事说明了什么?二、抓课文开头。总括性开头常点明中心。如《詹天佑》,可抓住总起句“詹天佑是  相似文献   

20.
笔者认为语文教师要明确阅读教学两大任务:指向作品的奥妙和指向写作至关重要。而写作能力又是语文能力最高级别的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结合现状,笔者认为教师应把握教材的核心,让阅读教学指向儿童的言语生命。一、从核心字词入手苏教版语文第十册第五单元由《爱如茉莉》《月光启蒙》《我和祖父的园子》《谈礼貌》四篇课文组成。这几篇文章围绕着"爱"的主题,研读几篇课文,每篇课后练习都涉及对重点词语的感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