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然而它却令无数老师蹙眉,让无数学生头疼,它仿佛成了老师和学生们无法逾越的鸿沟。一到作文课,孩子们绞尽脑汁、抓耳挠腮仍没有半句落笔,再遭到老师的训斥、同学的嘲笑,如此恶性循环,把学生内心的那一点仅存的写作热情都消磨殆尽。没有热情,何谈写作;没有兴趣,更何谈写好作文?难怪孩子们都发出这样的感叹:“想说爱你不容易——作文!”我认为,作文课需要回到起点:回到学生的兴趣上,回到学生真正的表达需要上。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语文教学,使学生习惯了听,习惯了服从,习惯了一问一答式的教学,厌烦了写作,语文课也就成了"一言堂",学生失去了阅读与写作的热情。虽然有些课堂看似热热闹闹,实则没有脱离老师和教案的桎梏。语文主题学习,让每位语文老师看到了孩子们学习的潜能,激发了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兴趣,也点燃了老师创新教学的热情,让老师和孩子同时享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我有幸参与了我校"语文主题学习"课题小组,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作文教学历来是整个语文教育的“半壁江山”.但作文质量差、速度慢是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抓不到写作材料.没有写作热情。试想,在缺乏写作内容、没有写作热情的情况下,学生只能硬着头皮去拼凑,胡乱编造“成文”来应付教师了。这自然达不到训练目的.又何谈培养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相似文献   

4.
<正>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个重头戏,也是个大难题,唯有将着眼点放在"如何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上,学生"写作难"的问题才有可能找到解决的突破口,所以我开始尝试用"兴趣"激活作文教学的改革与实验——也就是把"兴趣"作为引发学生写作热情的动力。回顾我的作文教学工作,具体做法是:一、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我们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激发孩子们的热情,巧妙地把孩子的热情引向作文,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为作文而作文"的教学模式禁锢了一部分语文教师的教学思路,也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欲望.大多数学生写作文是被动的,每进行一次写作文,都是教师先施以"指令",然后学生应"令"行事(作文).这样实施作文教学,学生感觉写作文就是完成作业,或者是完成老师交给的一项任务.学生没有把作文看成生活的一部分,更没有看成是生命的一部分,没有写作的热情,没有表达的冲动,没有写作之后的喜悦,自然也就不可能有高质量"产品".  相似文献   

6.
韦瑞贤 《语文天地》2013,(16):40-41
语文写作教学成效一直以来都是老师追求的目标,然而写作教学长期以来又是语文老师们的一块心病,它的痛在于"无章"、"无法"、"无序",目前没有一部具体可操作的教材或教法,所谓写作教学,基本属于"群雄割据"、"各自为政"的状态,随意性很强。  相似文献   

7.
刘雄万 《考试周刊》2014,(63):45-45
<正>写作教学一直被公认为是语文教学的瓶颈。作文是衡量一个学生的思想、知识和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很多语文老师都这样感叹:学生的作文水平"真是一届不如一届啊"。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无话可说,空话连篇,"薄情寡义",千人一面,众口一词,内容空洞,言之无物,或者所用的材料都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虽然可以向学生不断灌输写作方法,但无"米",何谈"佳肴"?通过多年的语文写  相似文献   

8.
做老师很无奈,做语文老师很纠结,语文老师教作文呢?——很痛苦!直到那一天,在李志清老师的介绍下,我第一次接触了"随笔化写作教学"。随笔化写作教学,就是老师带领孩子们在"玩—写—展—评"等环节中激发孩子的写作欲望,引起其写作冲动,完成写作过程,完善写作结果。换句话说,"玩"是让学生"情动于中"的手段,"写"是让他们"辞发于外"的目的。下课了,我感觉,自己和学生一起做了一次飞翔。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0,(95):89-90
教学来自生活,教学是一个互惠互利的过程。教与学从来都不是分开的,而是一个整体。老师在教学生的同时也在增长自己的教学经验。学生在向老师学习,增长新知,也在反馈老师。为老师的教学生涯提出建议。小学是学习数学的黄金时期也是萌芽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们没有被过多的教条化。他们有着更发散的思维,更开拓的视野。他们的身上有着无数种可能。  相似文献   

10.
正小学低年级学生不会写作文,写不好作文,基本源自于对作文的畏惧和厌恶。作文必须写满多少字,必须分成几个段落,前后必须呼应,结尾必须点题……类似于这样的条条框框束缚了孩子们的手脚,更束缚了孩子们的想象,扼杀了他们对写作的热情。每一个教育家都这样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兴趣"这个老师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也要注意用对方法。  相似文献   

11.
曾申宝 《家教世界》2009,(Z1):70-71
写作,一直让孩子们爱恨交织。长期以来,老师常叹学生一写做好事下笔就是"出门捡钱包",写母爱十之八九都是"冒雨来送伞";而学生们也常抱怨写作无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如何引导、帮助学生高效地找寻、  相似文献   

12.
我国学生在校的写作训练始于小学三年级,甚至更早,一直持续到高中毕业后,可是能写出一手流利漂亮的文章的人只是少数.多数学生的作文内容浮泛、形式呆板、层次不清、结构混乱、缺少灵气.处于写作教学另一端的教师更是苦不堪言,甚至对什么是作文、中学生应该写什么样的作文、作文的标准是什么都已模糊不清.如此混乱的写作教学,又何谈写作能力的培养,何谈写作教学的效率呢?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作文教学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却也是"老大难"问题。目前中学生的作文状况让人十分担忧,学生没有写作热情和兴趣,写作动力不足,大多数学生被动写作,因而对作文产生畏难心理、厌烦心理和敷衍心理。这反映出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的低效现象。本文旨在利用教材、创设情境、教师"下水文"和作文评语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初中生从"要我写"走向"我要写",提高写作积极性,改变学生被动写作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小学习作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不少教师对如何上好习作课深感困惑,很多学生视写作为拦路虎,不会写、害怕写。为了消除孩子们对作文的畏难情绪,教师首先应让孩子回归生活、体验生活,通过细致观察,从生活中汲取养分滋润文字。其次应通过广泛阅读,让学生积累好词好句、写作素材及写作方法,为习作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为孩子们创设"微信互动"这个说真话、表真情的平台,点燃孩子们的写作热情。最后教师在作文评改中要多表扬、少批评,使学生增强写作信心,快乐写作。  相似文献   

15.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认为,趣味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用"。由于教师水平和教学对象都存在差异,趣味教学没有也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每位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趣味性教学,只要方法得当,都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一、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营造氛围这个话题似乎是老生常谈,但在英语教学中依然不容忽视。如果学生连上课的心情都没有,何谈学好英语?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每次进教室都是手拿一本书,让学生开  相似文献   

16.
习作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学生怕写,老师怕教,为此老师们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情景教学法"创始人李吉林老师就曾提出生活作文的观点,鼓励孩子们走向生活,丰富感知,在陶醉其中的同时学习写作。何止是孩子需  相似文献   

17.
张晓娟 《甘肃教育》2014,(20):122-122
正写作是学习英语的一种途径和手段,它不仅是一种能力,而且能有力地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近年来,书面表达在高考试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如何有效地进行写作教学一直困扰着广大英语教师。"给出题目,提出要求,学生完成习作教师批改,出示范文"的传统写作教学模式往往导致大部分学生被动地完成写作任务,缺乏积极性和写作的热情。同时,广大教师忙于修改学生习作中的语法、词汇等细节性错误,形成了"学生怕写,老师厌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9,(81):55-56
关于作文教学,我们语文老师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首先,尽管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我们中的大多数却重阅读而轻写作,教课文时每一篇都精心设计,写作指导则比较随意,尤其是缺少写作教学整体规划。其次,作文教学让人感觉没有抓手,教师教得无助,学生习得无助,以致一个个学期过去了,师生都觉收效甚微。第三,寄希望于各种"中考满分作文"之类的书籍以拔苗助长,老师按图索骥,学生邯郸学步,作文没有真情,没有自我。  相似文献   

19.
<正>在网络便捷的时代,我们发现很多老师都有写作热情,博客、QQ空间里"摆放着"一篇又一篇的作品。可令他们苦恼的是,长时间的教育写作并没有给自己带来实质性的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依然原地踏步。他们写得很认真,而且写得也很多,为什么没有起色呢?究其原因,问题就出在"多"上,教学方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知道,我们的孩子,不喜欢读书,不喜欢教室,不喜欢学校的不少。学生的作文干巴巴的,没有生气,没有灵气,没有趣味,像枯萎的花朵,像生锈的铁钉。可怜的母语,可怜的语文,可怜的阅读,可怜的作文,可怜的孩子们。我们知道,孩子们没有学习语文的热情。在孩子们看来,在教室里读书,老师的语言也是干巴巴的,老师不是缺乏热情,老师不是缺乏多媒体的技术,老师缺乏的是自由的心灵,准确地说,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