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姥姥的剪纸》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选编的散文,文质兼美,情深意长。在作者的笔下,心灵手巧的姥姥凭借着一把剪刀,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始终编织着五彩的世界,编织着内心最美的梦。课文通过姥姥的剪纸,传达出浓浓的祖孙情,读来令人倍感亲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姥姥对孙儿的爱,是解读文本的关键,为此我挖掘剪纸的两个神奇之处,通过解读姥姥剪纸的“熟”、“神”、“栓”,让学生走进姥姥的内心世界。一、抓剪纸之“熟”,品姥姥的熟能生巧 《姥姥的剪纸》是一篇回忆性散文,看似是写姥姥的剪纸,实则是围绕姥姥的剪纸,引发作者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姥姥是一个没有知识的农村老太太,她不会讲什么大道理。也不懂什么高深的知识,但她有一双会说话的剪刀,凭借这把剪刀,她有了令人惊叹的人格魅力。师:读完《姥姥的剪纸》,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请用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生:神。姥姥太神了。师:姥姥的“神”表现在哪里?将你喜欢的句子圈画起来,一起来交流。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十一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学10个生字,用自己的办法理解新词;每个课时练习用课文句式说话写话一次;课堂背诵第12自然段。  相似文献   

4.
5.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姥姥的剪纸》。看老师写课题。(板书:姥姥的剪纸)[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一度浓缩,把课文读成几个镜头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姥姥的剪纸》。看老师写课题。(板书:姥姥的剪纸)师:作者的名字很好听,叫笑源,微笑的源头,哈哈。北方人管外婆叫姥姥,口语就一个字——姥,叫起来很亲切。我们一起学着笑源,来叫一声——姥姥。  相似文献   

7.
一、精妙的篇章结构全文运用了电影蒙太奇式的组合结构,以"剪纸"为情感线索,先后呈现"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姥姥"翻来折去"的局部特写、邻居的"啧啧赞叹"、乡邻乐呵呵地走了,姥姥"接着干活儿"、刁难姥姥"摸着剪窗花"、"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和"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等一系列有机组合的镜头,并在表现  相似文献   

8.
教学艺术性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只有把教学的艺术性和教学的科学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课堂教学的魅力和生机.本文以《姥姥的剪纸》为例,从形象性、情感性、创造性、审美性等方面,较为详尽地阐述了教学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9.
刘广祥 《小学语文》2013,(1):113-115
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在福建省厦门市成功落幕,我执教了《姥姥的剪纸》一课。一路走来,深感不易。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呈现出的精彩与遗憾,都值得去总结、反思,磨课的过程更值得“走个来回”。繁华落幕,静静沉思,深深体会到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能不着痕迹地体现新课标思想的课堂,才有可能是高效精彩的课堂。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上册第12课。 教材分析 《姥姥的剪纸》一文为我们展示了一位剪纸技艺非常高超的"姥姥"的形象。"剪纸"是本文贯穿前后的一条主线索,也承载着人物的情感。沿着这条线,我们就可以走入姥姥与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全文措辞优美,教师只要通过动情地读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姥姥对"我"的深情以及"我"对姥姥的牵挂。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上册第12课。教材分析《姥姥的剪纸》一文为我们展示了一位剪纸技艺非常高超的"姥姥"的形象。"剪纸"是本文贯穿前后的一条主线索,也承载着人物的情感。沿着这条线,我们就可以走入姥姥与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全文措辞优美,教师只要通过动情地读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姥姥对"我"的深情以及"我"对姥姥的牵挂。同时文中的插图也形象地表现了姥姥与"我"的融融亲情,教学时可以充分地运用和联系,以此来帮助学生  相似文献   

12.
<正>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相似文献   

13.
剪纸,是我国最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它又称剪花、刻纸、窗花,使用的工具一般是剪刀和刻刀。早在汉唐时代,就有民间妇女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精美的图案贴在鬓角作为一种装饰。剪纸艺术真正繁盛是在清朝,那时人们常在节日到来时,把有颜色的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贴在窗户上(叫“窗花”)、门楣上(叫“门签”)作为装饰,也有作为礼品装饰或刺绣花样之用的。剪纸作为一种民俗,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人们乐意用剪纸来营造生活气氛,而且花样年年翻新。剪纸的种类很多,有黑白剪纸、套色剪纸、分色剪纸、刻金彩衬等。剪纸的内容也很丰富,有花鸟虫鱼…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品读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感悟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和对“我”浓浓的亲情,体会作者对姥姥的深切思念之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学文,感受亲情,渗透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15.
<正>语文"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定性:"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那么,语文课堂上如何做才能落实"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根本大计"呢?本文以苏教版第十一册《姥姥的剪纸》为例,谈一谈我的思考与探索。一、锻炼关键词语,体会表达效果《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词语教学的要求侧重点是推想意思、辨别感情、体会效果。教《姥姥的剪纸》第4、5自然段时,我引导学生关注有关"我"的几个词语,展开教学。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定性:“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那么,语文课堂上如何做才能落实“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根本大计”呢?本文以苏教版第十一册《姥姥的剪纸》为例,谈一谈我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7.
也许是由于书中的内容过分真实,所以这一份感情才会在心灵上打下深深的烙印;也许是由于回忆的淡淡悲苦,所以才会让我们倍加珍惜青春。——题记看了《草房子》,我觉得童年掺杂的东西很多。童年是混合物,但快乐是主要元素。《草房子》中的每个人物,  相似文献   

18.
<正>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使学生形成能力,是阅读教学亟须解决的问题。如何达到这一目标呢?关键在于品词析句,从语用的角度进行设计与教学,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推敲揣摩,以不断提高学生对语言感知的敏锐程度。在《姥姥的剪纸》一文的教学中,我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结合文本和学生的特点,紧扣文本的字词,引导学生玩味品赏,很好地理解了课文,达成了教学目标,把语言教学真正落到了实处。一、锤炼关键之词,体会姥姥之神  相似文献   

19.
姥姥才练就了这高超的剪纸技艺。而对于这些,姥姥却只说了一句简单而朴实的话。(出示:“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学生齐读)相信这句朴实的话一定很有启发!  相似文献   

20.
一、复习导入,回顾文本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姥姥的剪纸》。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姥姥的剪纸给你留下的初步印象是什么?用一个词说一说。生:惟妙惟肖;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师:文中有一个字高度凝练地把大家的意思都概括进去了,是哪个字?生:神。师:是的,好一个"神"字!(板书:神)二、研读课文,体会姥姥剪纸技艺之"神"师:课文哪些语句写出了姥姥的剪纸技艺真"神"呢?是怎么写的?用了哪些特别的词语?用了什么方法来表现的呢?请默读课文1耀6自然段,画一画,圈一圈,可以写一写自己的体会和发现。(生自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