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以生活化语文教学实践破解文言文教学中的词类活用难题,指出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词类活用教学实践实现与古人的语言表达生活相融通、与课文提供的语言环境相融通、与学生的生活积淀相融通和与生活中的词语活用现象相融通等四个方面的融通.  相似文献   

2.
在文言文教学中,词类活用是普遍现象,本文从高中文言文中选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例句,分析文言文中名词作状语的语法现象。  相似文献   

3.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的一种特殊语法现象,而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则是词类活用现象里的重要类型,并且也是中学文言文教学,考试中的重要知识点。加上它是初高中文言文题型中的常考点,因此对其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阅读文言文就会感到非常吃力,而且在考试过程中还会丢失不必要的分数。鉴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主要结合中学文言文教考内容,并对"使动与意动"的区别区别做一个简单的探究。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新教材十分重视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词类活用是中学文言文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正确地判断词类活用,恰当地翻译,有助于理解文言句子的含义,把握作者的观点,从而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促进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正>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一直是个难点,这是由文言文的特点决定的。除了时空距离因素外,还可用"雅"、"洁"二字概括文言文言简意赅的特点。因此,文言词语的准确理解就成为阅读文言文的关键,中学教学极重视字字落实。即使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坚持贯彻"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阅读原则,高考复习时也强化训练学生掌握120个实词、18个虚词、特殊句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知识,但事实上学生做起题来仍然困难重重。因为还有一些重  相似文献   

6.
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现象的教学郭洪印文言文作为语文这门基础课中的一部分,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所占比例虽不大.但难度较大。就文言文的教学来说也是多方面的,本文着重谈一谈文言文中常见的,而现代汉语中则少见的“词类活用”现象的教学。词类活用的重要内容是“使动用法”...  相似文献   

7.
词类活用和修辞手法是高考文言文复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二者本属不同的知识范畴,但在古诗文创作中二者又往往合二为一,词类活用的高频使用为修辞艺术提供了便利,通过词类活用达到了修辞的目的,形成了独有的艺术效果。文言文中大量出现的词类活用现象,为修辞表达提供了丰厚的前提,而修辞手法凭借词类活用也充分体现了它的艺术价值。分析教材中词类活用的现象,为学生学好古诗文提供一个新颖而有趣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随着教材的改革,中学语文课文中,文言文的比重加大了.文言文既是教学中的重点.又是难点,许多学生对文言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束手无策.只好采取死记硬背例句的办法来学习这些知识点,结果收效甚微,测试时多数是设计加估计去完成。而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语法有许多不同.辩识这些不同,掌握古汉语词类活用现象.是阅读文言文必需的能力。因此。我在教学中曾尝试用学生较熟悉的现代汉语的语法来指导学生理解古汉语的词类活用现象,发现比学生死记硬背例句的效果要好得多,学生基本上能从课内迁移到课外。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9.
对于高一学生来讲,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是他们一生中关键时期,引导得当,不仅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有利于现代汉语的学习,更能够持续、深入地继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然而文言文教学在当下的处境之艰难,大多数一线教师基本都有体会。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常用句式等古汉语知识,一直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如何有效开展高一文言文教学成为了高中语文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词类活用是中学生学习文言文时经常碰到的问题,学生们对有词类活用的句子,翻译时也往往难以把握。为了让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在教学时除了讲清楚词类活用的一般规律外,我们还采用了一种既省时又容易掌握的“公式”对译活用的词语,让学生象运用数学公式一样去套用。学生反映较好。现举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1.
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经常要给学生讲到词类活用。笔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根据词类活用的规律,通过积累,总结出了从句意和句法关系两方面辨识词类活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经常要给学生讲到词类活用。笔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根据词类活用的规律,通过积累,总结出了从句意和句法关系两方面辨识词类活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王珏  王穹 《阅读与鉴赏》2006,(11):52-52
文言翻译题是高考题中三点(重点、难点和热点)合一的题型,命题人经常从文言词法和句法两个方面设置若干个得分点,而词法主要考查实词的活用知识,为了让同学们在总复习时掌握好文言词类活用知识.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撰写了《文言实词活用关系菱形图解例说》一文,首先设计了一个囊括十种词类活用类型的菱形知识网络图,图中以①-⑩数字序号标示了十种词类活用。因为成语中的词类活用,与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情况是一致的.所以作者又配以活用的成语来解说每一词类活用类型,选用成语为倒句解说各类活用现象,意在压缩知识,例句部分只有345字,从而使知识易学易记.取得最佳复习效果。 本文以知识网络图的形式使知识系统化了,又以最简洁的例句(四字格成语)诠注了知识内涵,使知识在系统化基础上更加易学易记.这是本文的实用价值所在,也是本文含金量所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对高中一年级文言文教学的思考北京市崇文区教研中心郑令中近两年,常听多年从事高中语文教学的老师反映,给刚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讲文言文,不像前些年那么顺手了,诸如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等古代汉语语言现象,在几年前,即便是中等程度的初中毕业生也比较熟悉,但...  相似文献   

15.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言现象,要准确阅读文言文。就必须善于辨析文中的词类活用,掌握文言文词类活用的翻译方法。以下按词类活用的类型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6.
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但怎样才是真正具备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了解了“之”、“乎”、“者”、“也”的用法,明白了“走”、“行”、“步”、“趣”等在文言文中的词义,知道了古汉语中一些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这就具备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了吗?如果认为学生掌握了这些就是具备了文言文阅读能力,甚至认为文言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掌握这些,这就是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未免就太失之偏颇了。虽然这些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所须具备的基础知识,但绝不是文言文阅读能力本身。正如掌握了一定的现代汉语知识并不…  相似文献   

17.
高考考不考文言词类活用呢?答案是非常肯定的。不但考,而且有文言文的题目,就有文言词类活用知识的考查。也就是说,文言词类活用的考查率,近5年来都达到了100%。  相似文献   

18.
康鹏 《现代语文》2006,(10):97-97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词类活用是教学的重难点之一.汉字浩瀚多彩,古代汉语中的词类转换情况多而且复杂,一字多义现象更是极为普遍,以致在文言文教学中,对于某个不十分明确的字词到底属于词类活用还是其他用法,确实难以判定.不能把"兼类"和"活用"准确的区分,遇到这种情况基本上都是按"活用"现象来处理,这既不符合古代汉语的语言实际,又不利于教学.  相似文献   

19.
<正>语文的文言文词类活用,向来是高中语文中的难点。老师在讲授这些知识时,学生往往会感觉到生涩复杂,甚至有些学生还无法掌握词类活用的含义是什么。因此,需要从词类活用的含义进行辨析,分析当今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文言文的词类活用所包含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以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一、词类活用的含义在语文学习中,学生从小就知道每个词语都有其自己的定位分类,当确定该词的词性以后,该词在所  相似文献   

20.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是积累实词。而实词的积累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异读现象、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其中,对词类活用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又是重中之重。和古代汉语比起来,现代汉语的用词规律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学生们的语法知识又相对比较薄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令人头疼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