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见我心     
徒弟问师父:“我们看起来身材都差不多,真的有人心特别大,有人心特别小吗?”师父说:“你现在闭上眼睛,在心里边建一座城堡。”于是徒弟闭上眼睛,在心里建了一座很大的城堡。师父说:“你再闭上眼睛,在心里造一根毫毛。”徒弟照做了。师父问他:“你造那么大一座城堡,是用你的心造的吗?”他说:“是啊,我自己想出了里面的格局。”  相似文献   

2.
古诗欣赏     
《神州学人》2001,(5):50-50
诗人寻访一位隐士未遇,怅然记下与童子的对话。松树下问隐士的徒弟:“师父哪去了?”童子说:“师父采药去了,就在这座山中,可是云雾很浓,不知他在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3.
禅宗有这样一个故事:徒弟学艺多年,出山心切,就去向师父辞行:“师父,我已经学够了,可以独闯天下了。”“什么叫够?”师父问。“就是满了,装不下了。”徒弟答。“那么,你装一大碗石子来。”徒弟照办。“满了吗?”师父问。“满r。”徒弟十分自信。师父抓起一把细沙掺入石子中,沙一点都没有溢出来。“满了吗?”师父又问。“这回满了。”...  相似文献   

4.
人生莫自满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徒弟学艺三年后,觉得自己不错了, 便向师父表示自己可以出师了,请求师父允许他自立门户。师父没有回答,只叫他去装满一桶石头来, 徒弟依言做了,师父指着装满石头的桶说:“满了吗?”徒弟回答:“满  相似文献   

5.
经验·历程:师父都有一颗热切期盼的心,期盼徒弟快速成长,希望徒弟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然而,指导徒弟不能急于求成,师父应多借鉴同行的经验,有计划、有步骤地帮助徒弟成长。  相似文献   

6.
收心与放心     
南方 《老年教育》2010,(6):22-23
师父年事已高,他要在两个徒弟中选出一位,接替他担任寺院住持。两个徒弟都聪慧伶俐,一时难以定夺。于是,师父想出一计,叫来两个徒弟,分给每人一斗谷种,然后对他们说:“你俩把这些谷种拿去,使它增值。两年后再来见我,谁收获的谷子多,我就将住持的位置交给谁。”  相似文献   

7.
满了吗     
有个徒弟学艺三年,觉得功德圆满,便向师父表示,自己可以满师了。师父未回答,只叫他去装满一大碗石头来。徒弟依言做了。师父指着装满石头的碗问:“满了吗?”答:“满了。”师父便抓起一大把砂子,撒满了石头的缝隙,又问:“满了吗?”答:“满了。”师父再向碗中撒入石灰,再问:“满了吗?”答:“满了。”师父又向碗中倾入大量的水,还是没有水溢出,继续问:“满了吗?”……结局是:那位自满的徒弟再也没答上话来。  相似文献   

8.
卞文志 《科学启蒙》2015,(Z1):88-89
曾读过一个名为“满了吗”的故事,说的是有个徒弟学艺三年,认为自己技艺在手可以出师了,于是便向师父提出请求。师父未回答,而是拿出一只装满石子的碗,问徒弟:“满了吗?”徒弟回答:“满了。”师父又抓了一些沙子撒进碗里,问:“满了吗?”徒弟回答:“满了。”师父又在碗里撒上石灰,仍没有溢出,再问:“满了吗?”徒弟点了点头说:“满了!”师父又向碗里倒入一些水,问:“满了吗?”徒弟见状,略有所悟,终于无言以对。师父的所为是在提醒徒弟:石子满了还有沙子,沙子满了还有石灰,石灰满  相似文献   

9.
《考试》2007,(1)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自六祖慧能开宗以来,佛光普照华夏,某代出了两位高僧,一个是师傅,一个是徒弟。当年徒弟拜师学艺时,问师傅说:“师父,根据我的慧根,要修多久才能成正果呢?”师傅答道:“最少也要十年罢!”徒弟说:“哇!十年太久了,师父,假如我加倍地  相似文献   

10.
禅师有两个徒弟,大徒弟做事总是很稳妥,深受禅师喜欢,二徒弟总是急三火四,少不了挨师父训斥。二徒弟见师兄很受师父重视,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暗中学习他怎样做事,发现师兄无论干什么总比自己慢很多。他很高兴,以为找到了做事的妙诀。这天,师父让两个徒弟去山下担水,二徒弟故意磨磨蹭  相似文献   

11.
教师批评教育学生,无不出于爱的目的,但只有在学生得到爱的体验时,才能从心里真正接受批评,进而改进不足。禅宗里有这样一则故事:徒弟学艺多年,出山心切,赶去向师父辞行,说他已经学够了,可以独闯天下。师父让徒弟装来一大碗石子,并抓起一把细沙,掺入石中,沙子没有溢出。“满了吗?”师父问。“这回满了。”  相似文献   

12.
成尚荣 《江苏教育》2007,(22):13-13
最近,读了张兴华徒弟们的一组文章。这些徒弟回忆起张兴华对他(她)们的培育与教诲时,个个心潮澎湃,有的“尚未落笔,已是泪流满面”;有的把“师傅”写成了“师父”.理由是“怎么可以用一个对陌生人都可以随便称呼的‘师傅’来称呼那既是师又是父的生命中如此重要的人”?他(她)们说得最多的话是:“一个人,一辈子。”是张兴华影响了一批人,影响了他(她)们一辈子。读着读着.一股暖流升腾起来,我要对张兴华说:你是最优秀的特级教师!你是真正的大师!  相似文献   

13.
家教之道     
徒弟学艺多年,觉得自己学够了。师父叫他装一大碗石子来,问:“满了吗?”“满了”。师父抓几把细沙,放进去。“满了吗?”师父又问。“这回满了。”师父又抓来一把石灰,轻轻洒下,没有溢出来。又倒了一盅水下去,仍然没有滴水溢出来。就这样,使徒弟认识不能自满。  相似文献   

14.
微时代     
师父说:“你抬头看,看到什么?”徒弟说:“天空。”师父说:“天空这么大,但我可以用一只手遮住整个天空。”于是师父用手掌遮住了弟子的双眼,说:“你还能看见天空吗?”生活中的烦恼就是这只手掌,它很小,但你若放不下,总是拉近放在眼前,放在心头,你将错过更广阔的天空!  相似文献   

15.
时间到了     
有个徒弟专门煮茶、泡茶和倒茶给他的师父喝.他师父有个茶壶是很宝贝的古董,他一直非常喜爱它.有一次,那位徒弟大概入定太深,手脚都软了,一不小心把茶壶摔破了,他怕死了,不知道该怎么跟师父解释.  相似文献   

16.
苏教版第十册《二泉映月》一文中多次出现“师父”一词,如:“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等。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书写时经常会将“师父”写成“师傅”。针对这一现象,我进行了如下设计:  相似文献   

17.
机智的台阶     
一位老禅师在禅院里散步,忽见墙角下有垒起的石头,他一看就知道这是徒弟违反寺规,跳出寺院玩乐去了。正在这时,老禅师听到墙外有脚步声,知道是徒弟回来了,于是他躬下身体,趴在石头上,让翻墙的徒弟踩着他的背下了墙头。徒弟低头一看,才发现自己踩着的是师父的脊背,顿时觉得无地自容,后悔不迭。但出乎徒弟意料的是,师父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拍着他的肩膀平静地说:“时间不早了,快回去吧!”在化解矛盾时,老禅师宽容大度的教育机智令人叫绝。同时,我们也对老禅师巧妙设台阶以唤醒徒弟的做法而深感钦佩。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也应该给犯错误的学生一…  相似文献   

18.
有一天,一位禅师为了启发他的门徒,给他的徒弟一块石头,叫他去蔬菜市场,并且试着卖掉它。这块石头不很大,很好看。但师父说“:不要卖掉它,只是试着卖掉它。注意观察,多问一些人,然后只要告诉我在蔬菜市场它能卖多少钱。”这个徒弟去了。在菜市场,很多人看着石头想:它可以做很好的小摆设,我们的孩子可以玩,或者我们可以把这当作称菜用的秤砣。于是他们出了价,但只不过几个硬币。这个徒弟回来。他说“:它最多能卖到几个硬币。”师父说“:现在你去黄金市场,问问那儿的人。但是不要卖掉它,光问问价。”从黄金市场回来,这个门徒很高兴,说“:这些…  相似文献   

19.
一个人要想成功,理想、勇气、毅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生路上要知道舍弃,更要懂得转弯,学会“另辟蹊径”。很多时候,坚持到底未必会成功。如果你百般努力却成功无期,那就不要盲目地坚持到底,你可以选择“另辟蹊径”,换一种方式或一个活法,往往会给你带来新的契机。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对师徒走在路上,徒弟发现前方有一块大石头,他就皱着眉头停在石头前面。师父问他:“为什么不走了?”徒弟苦着脸说:“这块石头挡着我的路,我走不下去了,怎么办?”师父说:“路这么宽,你怎么不会绕过去呢?”徒弟回答道:“不,我不想绕,我就想要从这个石头前穿…  相似文献   

20.
闲暇之余,我在网上读了一则《猫吃辣椒》的轶闻趣事,颇有感触。事情大概是这样的:一天,老和尚问心爱的两个徒弟:“怎样才能使猫乖乖地吃辣椒?”徒弟们都愣了,猫是不吃辣椒的,绝不可能乖乖地去吃辣椒啊!大徒弟说:“最好的办法就是灌,捏着鼻子往嘴里灌,它就吃了。”二徒弟说:“依我看,还是饿它三天。然后把辣椒拌到鱼肉饭里。”老和尚摇摇头。“那么师父您老人家有什么高见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