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拟像时代的"拟像"、"超真实""、符号消费"正在冲击当前的高校教学,使课堂教学体现为无伦理的道德特征。通过对后现代高校教师的教学道德规范、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设置、教学主体关系的再审视,确认后现代高校教师的教学伦理规则是以承认他者的他性、给予关怀、适时反思和批判、培养主动建构意识为指向的,其道德尺度以遵守底线伦理、发掘潜在美德伦理为内容赋予教学以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美国后现代作家唐·德里罗的《白噪音》构建了一个到处充斥着拟像的超真实世界,小说中虚拟和现实的分界线得以内爆,传统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和差异在符号和控制论的作用下发生了转变和解构。通过对西方后现代文化中无所不在的仿真文化进行审视和批判,作者隐喻了在这个被高科技和大众传媒所主宰的后工业化社会,拟像和仿真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宗教意义上的"上帝"功能,创造了一种自我麻痹的病态平衡。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的思潮已经影响到翻译学领域,为翻译观念的变革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途径。借鉴后现代主义所倡导的解构、多元、不确定和重构等观念,笔者尝试提出了翻译的“像似性”标准,并探讨了实现“像似性”标准的途径——“对话交往”过程。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期影视后现代性强化了世俗愿望的追求,拆解了英雄创业的神话,在放逐各种政治与道德权威话语的同时,破坏了具有历史主义特征的精神模式,使影视更加贴近百姓的感受经验。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文化产业与超美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现代是当代西方一个复杂的现实话题。在所谓“后现代性”、后现代社会的在众传媒及艺术的品格特征等问题上,鲍德里亚、凡蒂莫等后现代作家提出过重要的见解,这对我们解读西方后现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启发。  相似文献   

6.
网络语境下话语模式突显出一个特性———后现代性,具体表现为对已有规则部分解构,对现存主体系统部分消解,呈现无序和多元化的态势;而网络语境下话语模式后现代性的体现是网络媒介、社会、文化心理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当人类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继而向拟像时代迈进,人类的主要劳动工具便由锄头向机器过渡继而由拟像取代,相应的教师教学行为也由口头包装向印刷包装继而向拟像包装转变。拟像时代的拟像、内爆与超真实等特征正在消解传统教学行为模式,同时,也在建构新的教学行为模式。为此,教师必须秉承人的发展的精神原点,自觉履行教育的价值承诺;重新理解课堂教学的边界,建构共享、兼容与互补的技术方法;唤醒拟像思维的自觉,主动建构个体(我)—拟像课堂的教学表意体制。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期影视后现代性强化了世俗愿望的追求,拆解了英雄创业的神话,在放遂各种政治与道德权威话语的同时,破坏了具有历史主义特征的精神模式,使影视更加贴近百姓的感受经验。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的进一步平民化,中国网民人数的增加,网络语言作为一种语言变体,对我们的生活和传统媒体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网络语言是人们在网络交流中所运用的工具,是一种基于后现代文化的审美范式,网络语言总的倾向表现为后现代性,新词新语也表现出这种特征.这一根本属性又集中体现在符号化、数字化、随意化、口语化、方言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真实意义与未来走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后现代理念在当代中国的过量引介,现代马克思主义已悄然发生了后现代转向。它的突然崛起曾使学届不少同仁对之充满感激之情并将之视作我们当然的“同道者”。但是,由于它在马克思主义框架中的广泛播撒,在彰显马克思主义当代意义的同时又暗中执行着一种在非常有限的意义上对之所作的有距离的肯认,而且是对之“解构策略的一种运用”。因而关于“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如何可能”这一问题的解答就显得异常棘手,对之持简单的拒斥抑或盲目乐观的拥抱立场,皆非明智之举,惟有培植“中国化”的时代立场,才能确立马克思主义存在的合法性根基,推进其民族化进程,并完成向马克思主义本性的真正复归。  相似文献   

11.
在网络时代,仿像的盛行催生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仿像教学.仿像教学从教学的知识选择与利用、教学的时空选择与组织、师生情感的互动形式及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等方面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成规,大大延伸了教师行为的领域.仿像教学的出现对于学生民主地享有教学资源、实现自主性学习等都带来了积极的意义.但是,对于这种新兴的教学模式的过度依赖可能带来思维的钝化,而对于网络仿像所营造的超真实的沉迷则可能导致对于现实世界的疏离.  相似文献   

12.
大众传媒与文学的后现代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大众传媒的高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逐渐打上了后现代社会的烙印。文学与影视的联姻,网络文学的崛起,文学的视觉化策略,已经成为后现代性文学的重要表征。在文学的书写与传播中,大众传媒无疑成为了后现代文学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3.
在西方文论史上,文学真实论源远流长且极具生命力。然而,随着后现代主义对真理、本质等哲学范畴的消解,这一文论传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言说和评判文学的重要法则,文学真实性不可能被取消,但必须做出重大调整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性和言说文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很多在社会环境中能够发挥重大影响的技术手段进入教育活动后影响力遽然下降,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本身具备后现代性的教育技术被教育者套上了现代化思维的缰绳,这样一来现代教育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就会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如今,教育技术的后现代性没有引起教育者的注意,因此对教育技术的后现代性做出澄清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卢忱 《文教资料》2014,(23):69-70
本文从文化研究关键词"拟像"出发,研究近年来一类特征鲜明的莎剧电影改编策略,即将莎剧故事情节置换到不同的时代和地点。这种改编策略敞开了原作的时空边界,欢迎不同时空背景下的视觉意象和符号参与到对莎剧原作的阐释和再创作中,体现了莎剧电影与视觉文化其他媒介在视觉符号方面的互动与互文。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理科教育后现代性的含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理科教育的基础和理科教育后现代的实施等问题进行了论述,拽出实施理科教育后现代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卡夫卡一般被认为是现代主义的表现主义作家,但随着后现代理论的兴起,人们又从其作品中发现了后现代的一些因素。卡夫卡的短篇小说体现了不确定性、内在性、解构性、游戏性、互文性、碎片性及其悖谬性的后现代特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主题与技巧两方面剖析了香港女作家黄碧云作品的后现代性。其主题的后现代性主要体现在对幻灭感的展示,而艺术形式的后现代性主要体现在多元、冷漠的叙事与人物淡化上。最后本文对黄碧云后现代性的成因进行了探寻。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发展的后现代性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是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长期深刻反思的结晶。世界人口的爆炸式增长、自然资源的日渐短缺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是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产生的直接背景。人类经过探索,终于找到一条“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把后代人纳入到现代人的思维空间,把全球状态溶入到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理念,这从实在的意义上为我们设立了一种未来的时空发展理念,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从未来看现代的认识视野,这其实是一种后现代主义的视野。从一定意义上说可持续发展是后现代主义的呈现,具有后现代性特征,即后现代时空、后现代思维方式和后现代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20.
王虹  王锦 《襄樊学院学报》2007,28(11):77-80
文章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论述了"人文奥运"的后现代性特征,得出"人文奥运"具有后现代主义倾向;"人文奥运"的生态观、文化观具有一定的后现代性特征;"人文奥运"的核心理念"和合思想"具有后现代主义精神;并通过分析"人文奥运"的后现代性,认为后现代体育发展观符合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