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从中国筷子的产生、命名、制作和使用过程入手,探讨了筷子这一中国人日常使用最多的最有特色的餐具所体现的中国文化基本特征,民俗习惯,文学,艺术和饮食文化等。  相似文献   

2.
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礼仪所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博大精深,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各自在人际交往方面的礼仪道德规范。礼仪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公民素质的体现,在国际交往中则体现为国格。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筷子这种取食工具分析日本文化的内涵。日本和中国同属汉字文化圈和筷子文化圈。从中国引入日本后筷子后在饮食生活中得到普及和发展,并产生了独特的筷子文化。筷子的长度和形状也进行了改造,与中国多用竹筷子不同,日本筷子多木制、稍短、尖头粗尾,更好的适应日本饮食多生冷、分餐制的特点。日本筷子还因使用者而有所区别,有儿童专用筷、成人专用筷、客人专用筷,还分男女筷。公用筷和方便筷的产生都缘于日本人认为筷子用后灵魂会停留在上面,不能让别人玷污了自己的灵魂而使自己遭受灾祸。在筷子的使用上有多达几十种禁忌,其中除了不雅举止外,有的还和葬礼有关系。  相似文献   

4.
第一届筷子文化节从1999年举办至今已走过30年,从近些年筷子节举办的意义变化情况来看,筷子文化节正逐渐从单纯的筷子收藏和筷子文化展示走向了同当下日常生活相互交融,相互发展的过程。当下,重建筷子文化节对于提升筷子文化影响力,丰富中华文化内涵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从岁时节日的时间特征出发,讨论筷子节重建所需要的岁时节日相关要素和当下重建工作的文化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5.
古人称筷子为著。中国人使用筷子的历史,已有3000多年,传说早在商代,纣王已用象(牙)箸。筷子的器形,最初,两头同样粗细。先秦时期乃至汉初的著,都是上下粗细一般,分不出手握的筷头和夹食的筷足。迄今为止,最早的铜筷出土于云南祥云大波那木椁墓,整体圆柱形,长20多厘米,属春秋晚期,距今2500多年。安徽贵池徽家冲一座小山坡上,出土的一批东周青铜器中有铜筷一双,细长方形,残长20.3厘米,宽0.4  相似文献   

6.
中华筷子具有物理功能、生理功能、鉴赏价值和收藏价值。通过对规范的执筷法、规范执筷法与汉字书写的关系和用筷礼仪与禁忌的逐一论析,指出目前汉字书写工整者重点大学文科生不足五分之一,普通高校理科生只是十分之一,能够正确规范执笔的学生数最多不过三分之一,这与他们自幼形成的不规范执筷法有直接关系。汉字和现代人类文字书写技能的普遍退化将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这是新的科技进步往往造成既有文明成果亏损的人类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它是必然的,但并非是完全合理的。中国人写汉字,需要做到"观念重视、落笔注意"八个字。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筷子与宗教、筷子与神话、筷子与生死三方面介绍了日本民族长期发展形成的筷子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烹调与筷子     
彤鱼氏是黄帝的第三个妻子。她在宫里专司人们饮食住行之事。  相似文献   

9.
筷子演义     
刘阳 《语文新圃》2009,(12):42-43
筷子是中国人的发明。虽然极平常,一日三餐却都少不了它。先天本能,外加后天熟练成自然,都使我辈炎黄子孙捏起它来每每焕发出独门武器般的愉快。瞧着用惯叉子的老外十指并用.战战兢兢忙活了半天愣还是夹不起一根白菜,有国粹论者感叹曰:月亮是中国的圆,筷子者,亦中国之骄傲也。  相似文献   

10.
筷子是东亚文化圈普遍使用的餐具,其造型设计十分适合东亚的饮食习惯.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使用历史.筷子传入日本后,保留了其在中国古语里的叫法“箸”.但其外观和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日本独特的箸文化.本文通过对比中日筷子的外观,起源及与之相关的习俗,更进一步地了解两国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筷子是东亚文化圈普遍使用的餐具,其造型设计十分适合东亚的饮食习惯。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使用历史。筷子传入日本后,保留了其在中国古语里的叫法“箸”。但其外观和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日本独特的箸文化。本文通过对比中日筷子的外观,起源及与之相关的习俗,更进一步地了解两国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程介明 《上海教育》2014,(19):62-62
最近,法国College de Sevres塞夫学院(法国教育部属下的国际教育研究中心)主办了一个会。题目是“2014年亚洲的教育:什么是全球性话题?”这次会议由四个单位主办:国立教育管理、高等教育与研究学院,教育、高等教育与研究部,外交及国际发展部以及在亚洲的法国外交及文化办事处。合办的是塞夫学院主办的刊物《塞夫国际教育评论》。  相似文献   

13.
铁筷子     
在我们那里,在很多别的地方,人们叫它圣诞玫瑰。但它长得一点也不像玫瑰,甚至不像娇羞泛红的小小的犬蔷薇花,它有五瓣花瓣,和所有花儿一样。  相似文献   

14.
筷子的神力     
想一想:怎样用一根筷子把装着米的杯子提起来? 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 将米倒满塑料杯,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结实,再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然后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就一起被提起来了。  相似文献   

15.
杜宣 《语文新圃》2009,(1):39-39
重阳这天,大家都在吃重阳糕。有的用手拿着吃;有的用力切开,用叉子叉着吃;有的则用筷子吃。看到大家不同的进食方式.想起汉文化和筷子的关系问题。因此写下这点文字。  相似文献   

16.
筷子的神力     
王秋贝 《幼儿教育》2013,(11):42-42
【实验目标】 通过实验.发现筷子能把米和杯子提起来的现象.初步了解空气压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于文化的概念历来有不同的见解,20世纪以来阐释日趋精细,文化离不开人的活动与生活方式,历年来出现了诸多的文化学理论,20世纪以后,文化比较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有了长足的发展。进入21世纪,文化比较研究的热潮方兴未艾日趋受到文化学界的关注与热衷。文化比较研究的目的在于既研究不同文化现象之间的共性,更在于探析各种文化现象的独特个性,从而探寻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外在动力。  相似文献   

18.
欲望的筷子     
筷子是最简单的中国货了,其实筷子自己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两根竹棍儿挟在指间,一撇一捺,不就是个"人"吗?在中国所有国粹式的筵席上,最风光的是谁呢?没有别人,只有筷子。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在词汇上的表现最为显著.要想准确地理解词汇意义,就必须了解词汇背后的文化,而了解文化又需要通过词汇去了解,因为大部分的文化特征是反映在词汇上的.  相似文献   

20.
一双筷子     
筷子丁丁和筷子当当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形影不离,无话不说。 最近,主人家来了一个新佣人阿姨,她煮肉的时候,总是喜欢拿一只筷子蘸到汤里尝尝滋味。不知怎么的,丁丁享有这种机会的次数总是比当当多。久而久之,当当就有些不高兴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