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中国处于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非基本的社会经济形态”,决定了中国革命进程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也就决定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不同性质的两个阶段革命的关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前提和条件,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终极实现形式,这是中国民主革命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中国的革命也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并且开始了它在革命中的领导作用。无产阶级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首先就必须正确回答中国往何处去的问题,并且要制订出一套能够指导中国革命的理论和策略。在世界历史上曾有过象法国大革命那样的资产阶级革命,也曾有过一九一七年的俄国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但是中国的革命是处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民主革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民主主义革命,因此它不能是法国式的资产阶级革命,也不  相似文献   

3.
词典云:“我国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的革命,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对于当代史学界普遍把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认同为资产阶级革命的观点,笔者甚疑之。现不揣浅薄,就此发表一点拙见,与通家共商榷。 一、关于社会革命性质标志的辨析 近现代世界历史上足以影响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的社会革命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资产阶级革命,一类是社会主义革命。所谓资产阶级革命,是指“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社会制度的革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结果是国家政权由封建地主阶级手中转到资产阶级手中,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所谓社会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领导的、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的的革命。”试比较资产阶级革命同社会主义革命在概念内涵上质的区别,一般来说有三个方面:一是领导阶级不同,前为资产阶级,后为无产阶级;二是革命对象和革命任务不同,前者革命对象为地主阶级,革命任务是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后者革命对象为资产阶级,革命任务是推翻资本主义和  相似文献   

4.
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层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帜,是革命领导权的转移,即由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转变为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是以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为目标,从而它的发展方向是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革命的胜利发展中,客观上也为资本主义扫清道路,但为社会主义开辟更广阔的道路,从而它的发展方向,是革命胜利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前者属于世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后者属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资产阶级领导还是无产阶级领导,既然是新旧民主  相似文献   

5.
五十五年前,五四运动的革命曙光,划破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黑暗夜空,标志着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开始了!一九一九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在巴黎召开了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的分赃会议,即所谓巴黎和会。会上,帝国主义国家横蛮地拒绝了中国提出的废除帝国主义在山东的特权的合理要求。消息传来,激起了长期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压迫下的中国人民的无  相似文献   

6.
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不同概念。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和动力是相同的,它们的区别主要是领导权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和资本主义制度为目的,其指导思想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在第一阶段它以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为目的,这个革命的前途是使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社会走向社会主义,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所谓“新”,是相对于17—18世纪欧…  相似文献   

7.
我国史学界在对于十月革命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民主革命的性质及其同世界革命的关系的认识上,长期以来存在着不正确的看法。这种看法,从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历史时代这一正确前提出发,但却得出了十月革命后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一切民族民主革命都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的错误结论。不少研究者在论述十月革命后各别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民主革命的性质时,往往好下“它发生在十月革命后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历史时代,所以它是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有着必然性和艰巨性的特点:从世界潮流看,中国要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必须由古代社会转向近代社会;从历史传统看,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一时不易被彻底改造和摆脱;此外,外来侵略势力的渗透、干涉和勾结更加剧了革命的难度。所以民族革命(独立)和民主革命(近代化)互为表里,民主革命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中心任务,也是中国经济真正近代化的前提。1840年以来,随着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形成,社会旧有阶层(地主、农民)和新兴生产力代表(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都作了近代化的尝试。从革命角度讲,主要有: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民主派进行的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斗争、无产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斗争。这些革命先后打击和推翻了清王朝、北洋军阀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宣告了民主革命任务的初步完成。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我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面胜利起了重大的指导作用。它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论。这一理论的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中国革命的性质、步骤、领导权、前途、道路、纲领、经验等8个方面,对我们现在和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仍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有着必然性和艰巨性的特点:从世界潮流看,中国要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必须由古代社会转向近代社会;从历史传统看,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一时不易被彻底改造和摆脱;此外,外来侵略势力的渗透、干涉和勾结更加剧了革命的难度。所以民族革命(独立)和民主革命(近代化)互为表里,民主革命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中心任务,也是中国经济真正近代化的前提。1840年以来,随着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形成,社会旧有阶层(地主、农民)和新兴生产力代表(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都作了近代化的尝试。从革命角度讲,主要有: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民主派进行的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斗争、无产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斗争。这些革命先后打击和推翻了清王朝、北洋军阀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宣告了民主革命任务的初步完成。  相似文献   

11.
陶圣建  邢泊 《新高考》2007,(3):27-30
【考点指津】 1.我国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是性质不同的两种革命,一般情况下,民主革命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势力的斗争,目标是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因此无产阶级既要担负民主革命的任务,又要承担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其中首先要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民主革命的任务就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代理人官僚资本,主义新中国在巩固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的斗争中,有许多斗争就是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主要有: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和武装土匪、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取缔旧社会遗留的丑恶现象、没收官僚资本、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经济侵略势力、进行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等。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就是:在政治上建立各级人民政权,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在经济上要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相似文献   

12.
一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之交,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欧美资产阶级的腐朽性和寄生性明显暴露,加剧了工农大众的贫困化,于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被提到日程上来。在帝国主义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新兴资产阶级正在向上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而不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之所以要干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是因为必须走历史的必由之路.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过于软弱,没有能力领导人民赢得反帝反封建革命的胜利.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1922年埃及独立后,仍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当时资产阶级政党华夫脱党威信扫地,而无产阶级政党还不成熟,于是发动和领导埃及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历史地落到正在崛起的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的、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的肩上。文章介绍了纳赛尔从事埃及民族民主革命的过程,指出埃及的革命仍是不彻底的,纳赛尔所主张的“社会主义”是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是不可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什么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在这个问题上,一些高三文科学生感到不理解,其实这个问题不难理解。 我们知道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从1840年开始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才结束的。在这个阶段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即中华民族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因此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封建和反侵略,建立一个独立富强自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革命的力量是人民大众(即无产阶级、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封建剥削仍占…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说:“完成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并准备在一切必要条件具备的时候把它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阶段上去,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光荣的伟大的全部革命任务。”①那么,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呢?第一、无产阶级政党的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列主义为理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早在党的“二大”上就制定了党的最高和最低纲领。在进行民主革命的长期过程中,党和毛泽东始终坚持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方向,并从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  相似文献   

17.
六十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以前,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属于资产阶级,在此以后,则属于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思想武器的中国无产阶级。这个特点,决定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和后果。它保证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也保证了中国民主革命胜利之后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从而为在中国消灭剥削制度,为中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彻底解放,创造了基本的前提和条件。从鸦片战争、辛亥革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百多年间的历史,完全证明了毛泽东同志的科学论断:“没有工人阶级的领导,革命就要失败,有了工人阶级的领导,革命就胜利了。”①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越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通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实践证明,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走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中国的唯一选择。 一、新民主主义的发展前途只能是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认为,先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在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只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直接序幕”。他们又提出,无产阶级要不停顿地把民主革命发展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俄国革命的实践出发,丰富和发展了革命转变的理论,。他认为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在民  相似文献   

19.
中国革命"两步走"的思想,是毛泽东同志在深入分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基础上,对中国革命规律的深刻揭示;是毛泽东同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内容;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它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学说。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严酷社会条件下发生发展的。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摧残,畸形发展的民族资产阶级基础松脆、力量幼弱,没有也不可能擎起主导这場革命的大旗,而由其政治上的代表——革命的近代知识分子自觉而果敢地高涨起来,导演出一幕幕悲壮的历史活剧。这一历史过程,在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区——湖北武汉地区表观得尤为有声有色,闪射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熠熠光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