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肝硬化是长期肝细胞坏死、继发广泛性纤维化伴结节形成的结果。在我国,肝硬化属于常见病,主要是乙、丙型肝炎病毒导致肝脏炎症的结果,亦有酒精中毒、血吸虫病或代谢障碍造成的病例。肝硬化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终生无特殊表现,重者表现为进行性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从而引起脾肿大,腹水,静脉曲张,食道和胃出血,甚至肝性昏迷等。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病毒(HBV)攻击肝脏,可以引起急性、慢性肝病,并导致肝硬化和肝细胞癌。虽然乙肝疫苗已广泛使用,治疗方法也在不断进步,但HBV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最近研究表明,微小RNA (miRNA)已经成为基因功能的重要调节剂。关于miRNA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表达方面的调控作用是现代抗病毒研究的重点。miRNA可以调控病毒复制和发病机制,包括直接或间接抑制,激活免疫反应,表观遗传调节等等,这些机制可以适当地与诊断或治疗方法一起使用。文章主要总结了miRNA在乙肝生物学方面的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是长期肝细胞坏死、继发广泛性纤维化伴结节形成的结果。在我国,肝硬化属于常见病,主要是乙、丙型肝炎病毒导致肝脏炎症的结果,亦有酒精中毒、血吸虫病或代谢障碍造成的病例。肝硬化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终生无特殊表现,重者表现为进行性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从而引起脾肿大,腹水,静脉曲张,食道和胃出血,甚至肝性昏迷等。在临床工作中,常见肝硬化合并腹水的患者。二十多年来,我在临床工作中,曾治疗过十几例肝硬化腹水的病人,其中有5例是近3年来采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目的是通过测定门静脉压力与腹水之间的关系,来预测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性。方法为应用B超对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测量门静脉主干内径及腹水的程度,然后进行计算比较,找出二者的关系。结果是肝硬化病人平均门静脉内径为1.328cm。有腹水组门静脉内径明显低于无腹水组,相差约0.028~0.143cm;低2%~10%;而有腹水病人,腹水的程度与静脉压力间无平行关系。通过上述测量结果可得出如下结论:腹水的形成与门静脉压力间成正比关系,腹水的程度与门静脉压力间无平行关系。可根据此结论来判断腹水形成前后门静脉压力,估计白蛋白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正>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和肝硬化、肝细胞癌之间的关系已有一些报导。本文分析了大连地区36例肝硬化病人和27例肝细胞癌病人血清中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 HCV)和 HBV 标志物阳性率,探讨二者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了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护理方法和体会.方法 对39例肝硬化病人实施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方法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39例病人中好转出院36例,占92.3%,死亡3例,占7.7%.结论 对肝硬化病人通过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有效护理,能提高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病人的生存质量,减轻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丙型肝炎(HC)发病与血源、体液的传播有关.HC的组织病理学改变表现为汇管区淋巴细胞聚集,淋巴滤泡形成,小胆管损伤,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等.目前国内外以干扰素、核酸及核酶治疗为主.干扰素通过抑制HCV复制改善症状,减少肝细胞损害,减轻肝细胞炎症,降低ALT及TB,减慢向肝硬化、肝癌的演变而发挥重要作用.核酸治疗通过合适的载体将核酶导入细胞内,再在细胞内转录产生核酶从而发挥更稳定的抗病毒作用,其疗效也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8.
肝脏是脂类合成和分解代谢的中心器官。如果肝脏内脂肪的分解与合成代谢失去平衡,或运出发生障碍,脂肪就会在肝细胞内过量积聚。当脂肪含量增加至30%以上,则称为脂肪肝。当肝细胞肿大,压迫肝血窦,逐渐造成细胞缺血、变性、坏死,若进一步发生肝细胞的纤维化,则转变成肝硬化。很多人患脂肪肝都是因为“管不住嘴巴”,尤其是嗜酒和甜食。甜食可导致嗳气、反酸、腹胀,易聚湿生痰;酒精则会直接损害肝实质。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案例病史长,涉及多个基础学科及临床学科,部分内容抽象难懂,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对于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PBL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联合多媒体病例教学法,可加深学生对多个学科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及获取知识的兴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帮助学生更好掌握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其发生机制、诊断原则和治疗原则,同时为案例教学提供新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成军 《大连大学学报》2006,27(4):1-4,15
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慢性感染,与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HCC)的发病密切相关,其发病机理涉及到很多基因的共同参与.病毒基因的复制和表达受到肝细胞中蛋白质因子的调节,肝炎病毒基因编码的蛋白与肝细胞中的蛋白能够结合,肝炎病毒蛋白在肝细胞中的表达对于肝细胞的基因表达谱产生影响,也可能是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发病机制的重要机制.酵母单杂交技术、酵母双杂交技术、基因芯片技术、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噬菌体展示技术、蛋白质分离纯化与基因克隆化的反向遗传学技术等,在肝炎病毒基因调控、肝炎病毒蛋白结合蛋白的研究、肝炎病毒蛋白反式激活靶基因的研究中都有重要的应用,是促进慢性病毒性肝炎发病机理研究,探索病毒性肝炎新型治疗技术和治疗方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病毒持续或反复复制,肝损害持续或反复发生,最终导致肝硬化。慢性病毒性肝炎病理机制十分复杂,病毒不对肝细胞直接造成损害,机体应答过程中所产生的免疫反应以及体液因子的变化参  相似文献   

12.
王娟 《大连大学学报》2010,31(6):100-102
探讨低钠血症对肝硬化腹水患者的预后的影响及与其它临床并发症的关系。根据血钠水平,将肝硬化腹水者并发低钠血症的45例分为轻度降低、中到重度降低两组,观察各组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腹水程度、腹水治疗效果、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肝炎可由乙型、丙型及丁型肝炎痛毒感染引进.在我国约有1.2亿人口为乙型肝炎携带者,其中约10%发展为慢性肝炎,如重叠感染丁型肝炎病毒则病情往往十分严重.我国慢性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者亦不少见.大多数患者呈慢性进行性发展,随着病情的严重而逐渐演变为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或肝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4.
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常见并发症,本文将结合现代诊疗技术,对临床治疗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过程中所遇见的问题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含量在肝硬化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测定并分析47例肝硬化患者及55例健康者血浆tHCY含量,以及肝硬化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胆碱酯酶(CHE)、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LB)、葡萄糖(GLU)、尿素氮(BUN)、肌酐(Cr)含量、血浆中20种氨基酸水平。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浆tHCY水平(12.98±3.73μmol/L)与正常对照组(10.29±1.96)μmol/L相比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硬化Child-pugh C级患者中HCY水平明显升高(14.96±4.74μmol/L),与对照组、肝硬化Child-pugh A级患者、肝硬化Child-pugh B级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HCY变化与血清ALT、AST、ALB、TBIL、PALB、BUN、Cr、BCAA/AAA无相关性,而与氨基酸分析中蛋氨酸(MET)成正相关,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CY可作为评价肝硬化病情严重程度的一项新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6.
刘梅英 《宜春学院学报》2006,28(6):105-105,132
目的:总结和探讨肝炎肝硬化并发细菌性腹膜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护理对策.方法:本文通过对53例肝炎肝硬化并发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观察和分析.结果:本案例有9例死亡,44例康复出院.结论:针对肝炎肝硬化并发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病情变化的特点,采取相应的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方法,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陈瑞 《教师博览》2007,(2):31-31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乙肝病毒(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据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与四季变化的关系。方法:对41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发生的623例次上消化道出血的四季分布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结果:V四季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冬季最高。春季、秋季次之,夏季最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可能与四季变化有关。强调护理人员应加强病人的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和预见性护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ACA)的含量变化及其与肝硬化病情的演变关系.探索抗心磷脂抗体(ACA)与Child-Pugh分级和普通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间的联系与影响.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对不同分级的肝硬化患者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ACA)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用酶法测定了ALT、AST与胆汁酸并计算AST/ALT值;用Peariman和Lee改良法测定血清胆红素;用溴甲酚氯比色法测定血清白蛋白;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氮端肽(PⅢNP)、层粘连蛋白(LN)与Ⅳ型胶原(Ⅳ.C);并测定了凝血酶原时间(PT)与血小板计数等相关指标.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A)的阳性率Child-Pugh A、B、C三级逐级升高,随肝硬化病情加重而增加;血清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时间(PT)与ACA呈显著正相关(P<0.01),血清白蛋白与血小板计数与ACA呈显著负相关(P<0.01);ALT、AST、AST/ALT、胆汁酸与ACA相关无显著性(P>0.05);ALT、AST、AST/ALT对ACA的影响有显著性(P<0.01),以AST/ALT为最强;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氮端肽(PⅢNP)、层粘连蛋白(LN)及Ⅳ型胶原(Ⅳ.C)与ACA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P<0.05);HA、PⅢNP、LN、Ⅳ.C四者中,只有HA与PⅢNP对ACA的影响有显著性(P<0.01),以HA为最强.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A)的阳性率随病情的严重而升高;抗心磷脂抗体(ACA)与Child-Pugh分级和普通肝功能及肝纤维化三者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与影响;抗心磷脂抗体(ACA)在肝硬化患者中可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泷  靳群娣 《生物学教学》2006,31(11):65-66
我国是乙肝高发区,据统计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为1.2亿,感染率高达60%。且每年新增病人约200万,每年死于肝硬化、肝癌的约30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