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潮》是五四时期北京大学的学生刊物,它受《新青年》影响而创办,在五四时期推动了新文化思想的传播,成为新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不仅扩大了新文学运动的实绩,而且践行了新文学的主张;其办刊模式也被各地学生纷纷效仿,催生了一批进步刊物。  相似文献   

2.
“五四”时期(1915—1923)的主要传播媒体是出版物。“五四”新文化借助出版这一物质形式而传播思想,繁衍壮大。而新出版也是在新文化的生长中开辟自己的前进道路的。本文从出版格局的重造、思想和出版的会合、编辑生产力的变革三个方面,论述了新文化对于近代出版的重要影响,指出新文化辟出新出版的广阔前景,同时也阐明了思想和出版的会合与互动是新文化壮大的内在驱力,从而揭示“五四”在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的同时,也开辟了中国出版史的一个新时代。  相似文献   

3.
魏野畴(1898—1928)陕西省兴平县人。原名凤标,号明轩。中国共产党陕西党团组织创建人之一。曾任中共陕甘区党委宣传部长,陕西省军委书记、皖北特委书记。1928年4月领导阜阳暴动失败牺牲。是我党早期著名的社会宣传活动家,著有《中国近代史》,毛泽东同志曾说,这本书我看过,“写得有水平”。从1920年起到1928年2月,他办了不少有影响的刊物。是陕西和西北地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者,是最早把马列主义传播到陕西和西北地区的代表人物。1920年1月20日,魏野畴与杨钟健、刘天章、李子洲等人在北京发起改组陕西旅京学生联合会,创办了《秦钟》月刊。该刊的宗旨是唤起陕西人的自觉心,介绍新知识于陕西,宣布陕西社会状况于外界。魏野畴发表的《潼关之外新思潮》一文,明确提出陕  相似文献   

4.
第三章现代出版事业的转化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伟大革命运动,也是彻底反对封建文化的新文化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国革命出版事业的开端。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30年间,是中国现代出版事业中新旧力量从并存、较量到交替的时期,这时期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一、从“五四”运动到大革命阶段(1919—1927年) “五四”时期传播新文化最早的刊物是《新青年》。它1915年9月创刊(原名《青年杂志》,由陈独秀主编,自第二卷起改现名)即竖起“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向封建主义开火,介绍西欧新思想、新文化,批判中国旧思想、旧道德;同时又举起文学革  相似文献   

5.
五四语境下,翻译文学的经典建构在新文化精英们建设新文化和新道德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赞助人理论的观照下,本文从译者的译介、编辑部文化精英的介绍与评论、刊登特别启事及译作的再版等方面,探讨了《新青年》编辑部对《娜拉》经典化的赞助路径.对《娜拉》经典化赞助路径的探析,对当前通过翻译文学经典化的赞助,来推动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启迪意义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黄绿蓝 《青年记者》2017,(23):126-127
《每周评论》于1918年12月22日在北京创刊,于1919年8月30日停刊.《每周评论》的创刊宗旨是“主张公理,反对强权”.主要撰稿人是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周作人和高一涵等,与《新青年》是同入主持,亦可视为《新青年》的姊妹刊物.《每周评论》和《新青年》互为补充,互相配合,猛烈抨击封建社会的旧思想,积极宣传新思想和新文化,对当时人民的思想起到陶熔鼓铸的作用,成为五四时期传播启蒙思想、启迪民智、动员中国人民改造旧社会的重要刊物.  相似文献   

7.
陈独秀在五四运动前后,以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宣传社会主义而著称。他不仅是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者,而且是五四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他的思想影响了五四时期的整个青年一代。陈独秀在五四前后的影响,同他创办、编辑刊物,利用刊物介绍宣传新文化新思想是分不开的。早在1904年(清光绪30年),他创办、编辑了《安徽俗话报》,1915年创办《新青年》,1918年与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等。这些编辑、出版活动,不仅在新文化运动和新文学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而且他在编辑、出版活动  相似文献   

8.
《关中学报》的内容特色及其历史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中学报》是 1 90 6年陕西宏道高等学堂主办的一份文理综合性学术杂志 ,它是陕西以至西北地区诞生最早的期刊 ,也是中国最早的高等学校学报。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 ,它在宣传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传播介绍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 ,进行学术交流 ,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杜波 《当代传播》2013,(4):34-35
民国初年的文化场受到政治场的挟持,但社会文化变革的契机已经形成。五四时期具有变革倾向的期刊以西方文化为参照系,在破旧与立新的过程中,实现了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话语创造。期刊的传播过程增强了新文化的合法性,新文化逐渐被社会接受,并开始再生产自己的公众,社会文化发生根本性巨变。  相似文献   

10.
王晓晶 《青年记者》2020,(11):107-108
五四时期学生联合会、社团创办的《少年中国》《新潮》《南开日刊》等报刊将思想宣传同群众运动、政治斗争相结合,成为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载体.而学生报刊的发刊词,则以简洁的文字体现了报刊的时代背景、宗旨和传播取向,以此看待五四运动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可以发现其何以传播及如何传播的路径体系.  相似文献   

11.
《京报副刊》创刊于五四以后的1924年12月5日。它是《京报》10多种副刊中影响最大的一种.主编孙伏园。当时革命形势日趋高涨,《京报副刊》继承了五四时期上海《时事新报》、《学灯》副刊、上海《民国日报》、《觉悟》副刊等的传统,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积极支持群众爱国运动.抨击军阀专制政策和帝国主义侵略行径。同时提倡新文化.批判“甲寅派”的封建复古思想和“现代评论派”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影响广泛。一大批进步作者为该刊撰稿.鲁迅就曾发表杂文40多篇。  相似文献   

12.
中国童书出版的历史已有百年,晚清时期孙毓修主编的《童话》丛刊可以说是现代儿童文学的萌芽之地,而当时的商务印书馆可以说是中国童书出版的发祥地。五四时期随着新文化浪潮的推动,现代文化和现代文学都应运而生。应该说,现代报刊杂志和图书出版的发生(包括童书出版业的兴起)在社会变革和思想启蒙方面也是功不可没的。  相似文献   

13.
王珏 《东南传播》2013,(1):86-87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上议程,这标志着中国到了必须从文化战略的高度上重视"软性传播"的时候。在这新文化体制背景下,国家广电总局多次向地方媒体下达"限娱令",要求提高各地方电视台的宣传水平与传播力。对此,湖南卫视倡导绿色传播、新闻立台的口号,推出实践谈话类节目《岳麓实践论》。本文将从《岳麓实践论》的内容真实性、互动多样化以及传播主流文化等方面对其进行节目形态分析。  相似文献   

14.
“五四”运动前后,湖北相继出现各种宣传新文化的进步团体。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恽代英,早期从事宣传出版活动,创办武昌利群书社,传播新文化新思潮,对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其光辉业迹,永照史册。利群书社的缘起早在1915年,恽代英在武昌中华大学文科中国哲学系读书时起,就对以陈独秀为旗手的新文化运动十分关注。当时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第二卷始改为《新青年》)高举科学与民主大旗,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封建的狂飙,这给正在追求真理的恽代英以极大鼓舞。恽代英曾在日记中写道:“我很喜欢看见《新青年》、《新潮》,因为他们  相似文献   

15.
案头摆放着一册旧杂志.它就是甘肃省档案 馆馆藏的《春晓学社季报》.文雅别致的名称, 深深地吸引着我们的视线.此刻.窗外缕缕灿烂 的阳光,正透过明丽的秋空映照着它,留下点点 斑驳的碎片.随手翻阅,犹如俯身拾起那流逝的 岁月,令人回味悠长。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 建帝制,民主革命的思想日渐传播,不断深入人 心。地处内陆且封闭落后的甘肃也受到新思想的 影响。特别是“五四”运动之后,进步学生和团 体在“五四”运动的感召下相继办起了一些传播 新思想、新文化的进步刊物,《春晓学社季报》 即是其一。…  相似文献   

16.
胡适作为五四时期的先进知识分子,其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接受中西教育的他主张中国教育向西方学习,摒弃传统教育模式,倡导"教育救国"。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传播了五四新文化,推动了中国教育现代进程。  相似文献   

17.
一、进步文化主潮中的青年编评群体 重庆早期的地方性大报中,《新蜀报》无疑是具有全国性影响的、以传播思想文化资讯为已任的个性化报媒;是“五四”及新文化运动在四川扩展的产物。该报于1921年1月31日始创于重庆,其发起者主要为“少年中国学会”副主任陈愚生等人,具体由当时的川军将领鲜英和罗仪三等人筹资兴办,首任社长为陈愚生,总编辑为刘泗英。  相似文献   

18.
如何推进报纸副刊的创新与发展,发挥报纸副刊应有的文化功能,激发文化创造的活力,满足读者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回顾历史,作为一种新闻文化的传统精神资源,五四时期的<晨报副刊>,<民国日报·觉悟>、<时事新报·学灯>等著名报纸副刊至今仍有其独特的价值.这些报纸副刊启蒙大众,传播新文化,弘扬时代精神,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本文以上述几家副刊为个案,探讨这些副刊的文化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9.
<正> Ⅲ五四运动与北京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五四运动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时期,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五四运动不仅是一个政治运动,也是一个新文化运动。它以“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目标,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向几千年的孔孟之道展开了猛烈的攻击。这样一个伟大而彻底的思想革命运动是有史以来空前的,它对全国人民来说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在这种形势下,作为宣传新思想、传播新文化的图书馆也不能不受到影响。这一时期,有两方面的力量对图书馆的办馆方针、服务观念、服务措施等问题有所阐发和推进。一方面是以李大钊为首的无产阶级革命派,他们把图书馆作为传播马列主义思想,团结人民和教育  相似文献   

20.
一百年前,陈独秀、李大钊、吴虞、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以《新青年》《甲寅》《星期日》等期刊为主阵地,对袁世凯、康有为等人尊孔崇儒的复古活动发起猛烈抨击,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新文化运动.以五四时期批孔反儒的重要刊物为视点,重新审视“非圣排孔”的思想观念与历史轨迹,对于当代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