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有这样一道选择题:最早给予英国设立租界特权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虎门条约》C.《上海租地章程》D.《五口通商章程》该题给出的参考答案是B,我们认为正确答案应选C。也就是说《上海租地章程》最早给予英国设立租界的特权。理由有三:一、租界是资本主义列强根据不平等条约,以居住和经商为名,凭自己的主观意愿,由外国领事或公使同中国地方官议订租地或租界章程后,在中国一  相似文献   

2.
2007年人民版《历史》必修一第27页关于《南京条约》内容的表述是这样的的: 《南京条约》……主要内容有: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之后,关、法等国又在中国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权、军舰“巡查贸易”权、传教士传教权等特权。  相似文献   

3.
第一,最早破坏中国领海主权的不是中美《望厦条约》,而是中英《虎门条约》 教科书对中英《南京条约》附件的介绍,只提到领事裁判权、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等特权。在介绍中美《望厦条约》时,则提到美国兵船可到通商口岸“巡查贸易”。那么,最早破坏中国领海主权的是不是《望厦条约》呢?  相似文献   

4.
例1.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中,破坏中国司法主权的是()A.协定关税B.领事裁判权C.片面“最惠国待遇”D.五口通商评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协定关税破坏的是关税主权,五口通商破坏的是贸易主权,片面“最惠国待遇”是不对等的主权交往,只有领事裁判权破坏的是司法主权,故正确答案选B。例2.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殉国的清军将领有()①冯子材②邓世昌③左宗棠④丁汝昌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评析:本题考查知识再认、再现妁同时,也考查学生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注意审题“甲午战争中”和“殉国”的将领,由此得出是②④,故…  相似文献   

5.
一、单项选择题1.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了,它为什么还要侵略中国呢() A.中国人好欺负B.道光帝下令禁烟C.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D.英国迫切需要打开中国市场以推销商品,掠夺原料2一位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网上答题,她面对的题目是“请说出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她应该回答()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3.小明要了解有关近代香港的史实,可以查阅()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4.汇集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精华的“万园之…  相似文献   

6.
最惠国待遇条款是近代中美关系史上的一项重要条约内容。从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起,美国即紧随英国之后在华获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美国能够获得这项条款,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这项条款的措辞,界定了最惠国待遇极广泛的外延解释余地,并且在内容上规定了中国单方面给惠,由此才形成了中国近代史上贻害无穷的广泛的片面无条件最惠国待遇条款。  相似文献   

7.
江西《新思维测评丛书·中国近代史》有一道选择题:最早在华攫取传教特权的国家是A.英B.美C.俄D.法这道题实际上考查了对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有关宗教侵略内容的理解。西方列强利用宗教侵略的目的是麻痹被侵略国人民的斗志,为其政治、经济侵略服务。上述试题不难排除A、C两选项,那么法美到底谁最早攫取在华传教特权呢?资料给出的参考答案是B,笔者所教高三文科班相当一部分学生也选B,理由是依据教材《望厦条约》关于美国人有权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的规定,认为“建立教堂”就意味着取得了在华传教的特权。《中国通史》(…  相似文献   

8.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鸦片战争》一课说:“1842年8月……签订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被迫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此外,列强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  相似文献   

9.
在复习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部分时,我们遇到了这样三道类似的选择题: 例1.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 ①割香港岛②巨额赔款③五口通商④协定关税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例2.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 A.割香港岛 B.巨额赔款 C.五口通商 D.协定关税 例3.英国通过中英《南京条约》取得的侵略权益  相似文献   

10.
1.下图明显不符合事实的是A.司法主权B.领土主权C.关税主权D.贸易主权I参考答案】1.C 2.0 3.B 4.A A.人物的服装B.所在的地点 C.销烟的方式D.海边的大炮2.某电影有这样一段对白:“大学士桂良和英国定了 五十六条款,偿英商二百万两,英军二百万两,一 共是四百万两,还有‘传教自由”“叨肠么法国呢?” ……该对白所讨论的是下列哪一个不平等条约 A.《南京条约争 B.(黄埔条约》 C.(北京条约》 D.《天津条约》3.右图所描绘的 太平天国运动 重大事件是 A.金田起义 B.天京变乱 C,永安建制 D.天京陷落4,“租界内的会审公瘫”侵犯了中国的主…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必修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二章第三节讲到:“1943年11月,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签订协议,宣布英美等国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治外法权等一些特权被废除。这是国民政府对外政策取得的重要成果。”在教材所涉及的几个主要不平等条约中,列强攫取的特权主要有:1.领事裁判权;2.协定关税;3.片面最惠国待遇;4.沿海贸易及内河航运权;5.租界;6.租借地和势力范围;7.驻军权。在这些特权中,并未出现“治外法权”这一概念。那么文中所说的“治外法权”该如何理解?是否等同于“领事裁判权”呢?中国最早同意外国享有领事裁判权,见于1843年10月《…  相似文献   

12.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A.封建势力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D.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2.中国近代更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是:亡()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D.维新变法运动 3.列强割据我国领土最多的是在: A,道光帝时B.光绪帝时 C.同治帝时D.咸丰帝时 4.下列哪项特权是英国在1844年从中国取得的: () A.建立租界权利 B.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和传教权利 C.领事裁判权及片面最惠国…  相似文献   

13.
在平时的练习中遇到这样一个题目: 1.最先破坏中国领海主权的是 A.中英《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 C.中美《望厦条约》 D.中法《黄埔条约》 参考答案是C。  相似文献   

14.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各项最能说明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的是()A.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B.清政府奉行闭关锁国政策C.工业革命后,英国加紧殖民扩张D.虎门销烟激化民族矛盾《2.南京条约》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目的的条文是()①香港岛的割让②赔款2100万元③五口通商④协定关税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③④3.下列条约中有割地规定的是()①《南京条约》②《马关条约》③中俄《北京条约》④《天津条约》⑤《辛丑条约》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③④⑤4.近代史上曾经侵略过台湾的国家有()①英国②美国③日本…  相似文献   

15.
一、单项选择题列强的侵略扩张,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回答1~5题。1.使我国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把黑龙江由我国内河变为界河的不平等条约是A《.瑷珲条约》B.中俄《北京条约》C《.尼布楚条约》D《.改订条约》3.19世纪末,中国面临着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主要是由于A.中日甲午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B.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C.美国提出侵略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D.义和团运动被中外反动势力…  相似文献   

16.
一、精挑细选:(单选)1.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禁绝鸦片 B.中英贸易受到威胁 C英国要用武力保护鸦片贸易,打开中国市场 D.虎门铭烟使英国透受重大损失2,马克思说“俄国人不花费一文钱,不出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指的是俄国强占我国的领土 A.稚克萨B.尼布楚 C.东北和西北150万平万公里土地D.旅顺、大连3.曾经参与火烧圆明园的侵略军是 A.英国侵略军且英法联军 C.八国联军D.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4.康有为是 A.地主阶级的开明人物 B.洋务派代表人物 C.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 D.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7.
去年11月15日,中美两国签署了中国加入WTO的历史性协议,作为WTO的基本要求和执行该协议的前提,美方需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PNTR)地位。PNTR在《关贸总协定》中指的是最惠国待遇,享有这种待遇的国家可以相互以最低关税进行贸易。根据中美两国1979年建交后签署的贸易关系协定,双方本应互相提供“最惠国待遇”,但由于政治方面的原因,美国按照其国内有关法律,对中国“最惠国待遇”实行年审制度,即每年7月3日到期后,都须经美国总统重新提出并经国会批准才能延长一年。1998年7月,克林顿总统将“最惠国待遇”的提法改为…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近代史中,有些概念或史实相近、类似,同学们在记忆的过程中很容易将其混淆,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既快又准地把它们印”“在脑海里呢?笔者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对此类历史知识进行了收集分析,现将整理的部分易混史实罗列出来,希望能为同学们的复习提供有益的帮助。1.1841年1月,英军侵占香港岛;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望厦条约》规定美国军舰可以出入通商口岸《天津条约》规2.;定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3.美国在《望厦条约》中获得可以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的特权;法国在黄埔条约》中获得可以在通…  相似文献   

19.
何涛 《历史学习》2004,(2):17-18
有这样一道选择题:19世纪80—90年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与19世纪40—50年代相比,最根本的不同是A.割取中国领土的面积最大B.索取的赔款数额不断扩大C.规定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D.列强获得在华投资的特权从表面上看,此题似乎是要考查学生对19世纪40—50年代和19世纪80—90年代条约内容的再认能力。测试中笔者也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确实是这样做的。他们把教材中19世纪40—90年代的条约全部提出,然后根据条约内容逐条对照四个选项进行比较,结果选项A和选项C与史实不符,故排除。而选项B和选项D又拿不准,于是只有在两个选项中选择一个。学生花费很…  相似文献   

20.
晚清时期英国在中国新疆特权的获得过程非常特殊,这些特权是英国在新疆没有领事馆的情况下就取得的。文章论述了此期英国在新疆攫取管理英籍侨民权、领事裁判权和贸易免税权等特权的过程,并简要分析了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