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制度变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已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同。诺思认为,制度的变迁需要建立一套排他性产权以利于效率的提高,其制度理论也是以产权、国家、意识形态三部分组成。本文着重阐述诺思的有关制度变迁理论,说明制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同时简要评介其理论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与诺思在产权的定义、起源、本质等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以整体主义方法论为基础,认为经济关系决定法权关系,对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现代产权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马克思的有关理论也同样涉及以上方面,本试图分析马克思和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以探讨两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诺思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对制度及制度变迁有深入的研究。他在对古典经济学批判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理论体系。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研究,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作了全面解读,包括制度变迁的主体、制度变迁的动因与条件、制度变迁的方式与过程、制度变迁的特征,并对该理论进行了点评。  相似文献   

6.
诺思与马克思都非常重视路径选择在制度变迁和社会转型中的地位与作用,但二者的思维范式却迥然不同。诺思从路径依赖角度论证不同制度下的行动者初始选择的差异,并认为是产权结构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决定和规范了制度变迁的路径。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把生产看作是历史的前提,人类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变迁,主要是由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变迁来决定的。马克思把革命和改革看作是实现制度变迁的基本方式,这一路径选择直接影响和改变着现实社会主义的实践。  相似文献   

7.
根据诺思多种著作概括诺思制度变迁理论的基本模型和扩展模型,分析决定模型的多种变量,尤其是扩展模型中的国家、意识形态与时滞因素,指出它对我国向现代市场经济制度演进过程中的借鉴意义,并联系改革的进程对影响现代市场经济制度建立的因素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诺斯的新制度经济都是关于制度变迁的学说。两种观点既有区别又有相似之处,前精于制度变迁的长期分析,对人类社会追求的制度目标要求更高;后则长于制度变迁的具体分析,更加关注制度变迁的经济绩效,但二都不同程度地论证了制度对于人的重要性,从而触及到经济问题的实质。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应在求同存异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关于古代土地所有制度变迁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渐进性的演变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40年间,马克思不断吸纳前人和当代的研究成果,研究视角经过了从欧洲到亚洲到全球范围的多次转换,实现了多次的自我批判、自我修正。通过对东西方土地制度认识的不断深化,马克思不仅完善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理论,而且为东方社会发展道路指明了新的方向。根据马克思的理论,我国农地制度改革必须考虑国情,慎言“土地私有化”。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关于古代土地所有制度变迁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渐进性的演变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40年间,马克思不断吸纳前人和当代的研究成果,研究视角经过了从欧洲到亚洲到全球范围的多次转换,实现了多次的自我批判、自我修正.通过对东西方土地制度认识的不断深化,马克思不仅完善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理论,而且为东方社会发展道路指明了新的方向.根据马克思的理论,我国农地制度改革必须考虑国情,慎言"土地私有化".  相似文献   

11.
制度变迁是一个涉及制度系统内复杂的多要素及其相互“博弈”的过程 ,初始条件和路径依赖导致“制度均衡”的多样性和互补性。转型经济制度变迁过程的比较分析表明 ,制度变迁与路径选择并无固定的模式 ,但经济持续增长、社会福利最大化、资源配置符合帕累托改进性质等 ,应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任何一个转型国家在制度变迁过程中追求的多重目标。  相似文献   

12.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不仅用国家、产权和意识形态解释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很多不能解释的方面,还在思维方式上改变了人们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因果关系的看法,诺斯的成就来自在方法论上对统一化社会科学的努力。但是,诺斯基于“本土化”观察而产生的制度变迁理论在解释异域制度变迁时遇到困难;即使在解释“本土化”制度变迁中,由于只侧重于连续性变迁方式而忽视了制度变迁中的历史关键时刻,理论的解释力也遇到挑战。由于这种缺失,诺斯必然忽视了非制度性观念与非正式规则的不同。而在关键时刻的制度变迁中,非制度性观念甚至引导着正式制度的创新并改变着非正式规则。因此,要更好地解释制度变迁,诺斯的理论需要嵌入建构主义的基本假设。  相似文献   

13.
《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迁》出版前一阶段的诺斯制度变迁理论可视为初创时期的理论。本章按照制度的界定,制度在既有框架下的变迁,制度变迁理论的初步应用这种框架对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4.
制度分析通过产权、国家理论、意识形态以及三者关系的透视 ,提供了一个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这一框架 ,不仅有助于说明了 2 0世纪 5 0年代中期 ,我国选择自身工业化道路、意识形态与制度模式的历史原因 ,也揭示了 70年代末期 ,我们选择了以市场为配置资源的基本机制、承接工业化这一历史主题的客观必然。任何社会的工业化过程 ,必然有其“原始积累”过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变迁 ,标志着“原始积累”方式的变迁。  相似文献   

15.
置于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下的我国独立学院的制度创新,其核心在于能够创设优化独立学院资源配置效率的办学体制、投资体制、管理体制,为促进独立学院的有效发展提供制度条件。本文借用制度经济学中有关制度变迁理论,分析独立学院制度变迁中的困境及存在的问题,为打破低效率的制度均衡,实现富有成效的独立学院制度变迁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数量的增加及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高职招生改革的力度在不断加大,高职招生制度发生了一系列改革和变迁。这种变迁可以用制度变迁理论进行解释:从制度需求因素来看,生源不断减少、院校竞争激烈;从制度供给因素来看,国家对高考和高职的认识不断深入,这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催生了制度改革。因此,一方面,政府应当审慎地推行高职招生制度改革,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要尽快适应招生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7.
凯恩斯和马克思对失业原因分析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凯恩斯和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失业问题的分析上有一些相同和类似之处.他们对失业原因分析的一个最大差别是,凯恩斯主要是从人的心理以及人的动机所决定的变量关系上去寻找失业的原因;而马克思的观点是,失业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对资本主义生产施加的一种限制,失业只是一种相对人口过剩.  相似文献   

18.
国际低碳经济制度变迁可分为形成初级行动集团、初级与次级行动集团协作推进这两个阶段。发达国家低碳道德风险包括操纵气候变暖命题与设置隐性低碳壁垒。我国防范道德风险的措施有:避免过分激进的低碳投入;以国际多议题博弈增加低碳谈判筹码;紧随低碳主导国步伐,跨越隐性低碳壁垒;以节能与新能源为中心推进低碳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