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人说:记者记摘历史的"零碎品",是一种被动的微观操作.笔者却不这么认为.记者应当成为引导社会和经济的"先锋",更是新兴产业的鼓动者.笔者对日照茶叶的一篇建议性报道引发日照举办茶文化节,这一案例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陈为平 《青年记者》2012,(17):36-37
去年8月份,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日照日报社秉承“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从着力提升正确引导舆论、服务工作大局、回应社会关切、服务百姓生活的能力人手,组织日照日报、黄海晨刊、日照新闻网记者全线出动,深入基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走转改”主题采访活动. 自深入开展“走转改”以来,日照日报社在对之前开设的“践行‘三贴近’记者乡村行”、“下基层、问民生、看发展”、“走基层百村行”、“我在现场”、“众里寻Ta”等一大批与人民群众生活紧密联系的专题和专栏进一步精耕细作之外,还推出“黄海晨刊梦想漂流瓶”、香店河景和岚山城市路桥节点公开征名、“红色记忆重走长征路”大型采访、“一棵大白菜牵动众人心”义购等70余项重大活动和40多个新专栏和惠民活动,共刊发报道500多篇.  相似文献   

3.
近日,一基层通讯员对笔者说,他平时有不少搞件被记者修改并添上名字后刊出,或者记者再加工署上记者名字以后登载。这种“加工业”记者的做法笔者不敢苟同。据笔者了解,这种记者从事“加工业”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对基层通讯员存有偏见。少数记者自以为是科班出身,受过专门教育,高  相似文献   

4.
杨宏斌 《新闻前哨》2005,(10):34-35
现在各媒体的采编人员都在努力贯彻落实“三贴近”,改进新闻报道。作为采访记者如何做到“三贴近”?笔者以为,记者要把“三贴近”落到实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克服当前日趋严重的记者的“编辑化”倾向。什么是记者的“编辑化”倾向呢?笔者以为,记者的“编辑化”,就是记者不运用采访的手段、却用编辑的手段来完成记者应该完成的工作。通俗地说就是:记者没干记者应该干的活儿,却干了编辑该干的活儿。  相似文献   

5.
由本刊主办的’99记者论坛经过充分的筹备,于7月底在济南珍珠泉宾馆举行。“交流·探讨”,是’99记者论坛的主题;“协作·提高”,是我们主办论坛的目的。记者论坛在国内新闻圈里算得上首创,编辑部全体同仁对此项活动的成功与否非常看重。我们力图做得与众不同。虽然其时正值全国上下新闻媒体全力揭批“法轮功”,一些代表不能与会,但参与者的积极性极高,日照日报的副总林文刚一行人提前来济,东营日报的老总不能出席,也派了一员女将早早报到。  相似文献   

6.
康美权 《声屏世界》2011,(10):69-69
笔者到乡村采访。一些农民朋友说,有的记者到基层采访喜欢摆“官”架子,没有一点“土味”:一部小车开进村,一身各牌入家门,一双皮鞋到田头,一口“官腔”问民情。他们说.和这样的记者在一起.无形中有一种距离感。他们还是喜欢那些“头戴一顶草帽,身穿一身便装,脚下一双解放鞋”有点“土味”的记者。  相似文献   

7.
张成 《记者摇篮》2010,(7):24-25
记者应当是“杂家”还是做“专家”,这种争论~直没有停息。而笔者认为,记者既要当“杂家”,更应努力做“专家”。怎样做一个专家型记者呢?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农业电视节目采制工作,下面就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如何运作大型活动,是近几年来各地地市报面临的普遍难题.一方面,不运作,在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地市报的新闻影响力越来越弱;另一方面,如何寻找地市报与重大题材的结合,寻找读者群,都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近年来,日照日报社先后进行了“鲁南行”、“江苏行”、“环渤海港口行”、“重走长征路”等大型异地采访活动,均在全市引起了强烈反响.今年,日照日报社又开展了“记者万里走陆桥”活动,派出5个采访组,各由一名副总编带队,前往省内和江苏、安徽、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9个省区38个沿桥城市采访,总行程大约2万多公里,历时两个月.  相似文献   

9.
郭培平 《青年记者》2010,(10):77-78
网络时代,需要建设全媒体新闻传播业态,需要培养全媒体记者。现在,人们一提起全媒体记者,往往片面强调“全能”或“多能”,而这种“全能”或“多能”也仅仅限于能够熟练地运用多种新闻报道方式,例如:写作,摄影、摄像、制作音频、视频等等。基于业内外存在的以上两个片面认识,笔者认为,有必要重新认识、解读全媒体记者的“专”与“杂”及其相关关系。笔者在此提出拙见,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探讨,以期取得正确合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限定信息源的采访,是记者不时会遇到的“瓶颈”问题。笔者5月份采访珠峰奥运圣火传递,就再遇这一问题。经过努力,笔者突破“瓶颈”,获得大量“幕后猛料”。说来有趣.在记者本人无法突破安保封锁到达第一现场且电话被监控的情况下,网络联系竟起到了直接接近新闻源的功用。  相似文献   

11.
新闻记者,就是以记录、传播新近变动的事实为职业的专业人员。可是,现在有一些记者出现了“离位”。有何为证?据新华日报一位副总编辑从深圳、广州、上海兜了一圈回来称,那里的记者队伍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情况,那就是“一流记者炒股票,二流记者拉广告,三流记者编书稿,四流记者搞报道。”笔者认为,这段顺口溜虽然有点“言过其实”,但足以证明确实有一些记者出现了“离位”。  相似文献   

12.
新闻记者,就是以记录、传播新近变动的事实为职业的专业人员。可是,现在有一些记者出现了“离位”。有何为证?据新华日报一位副总编辑从深圳、广州、上海兜了一圈回来称,那里的记者队伍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情况,那就是“一流记者炒股票,二流记者拉广告,三流记者编书稿,四流记者搞报道。”笔者认为,这段顺口溜虽然有点“言过其实”,但足以证明确实有一些记者出现了“离位”。  相似文献   

13.
徐学贵 《视听界》2004,(3):50-50
打开电视机,每每看到现场报道,时不时听到现场解说的记者精神饱满、情绪激昂地介绍说,在记者的“身后”发生了什么新闻事件。笔者在为电视台采用现场报道这一形式深深叫好的同时,也为解说词中引用“身后”二宇感到如鲠在喉。是这些记者不明这一词的用法,还是词汇贫乏? 辞海对“身后”一词释义为人百年之后。显然,在新闻现场中,记者用“身后”一词不妥。记者的本意是相对于自身的方位。其实,“身后”这一词早已是约定俗成  相似文献   

14.
1993年,笔者曾参加过一个新闻研讨会,在会上,一个议题引起热烈讨论——记者应该是“杂家”还是“专家”。虽然讨论结果以“杂家说”占主流结论而结束,但笔者认为,记者在自己的报道主方向上应该力争成为“专家”,只有成为专家,才能确保所报道的内容真实准确,才能够更好地为广大受众服务。  相似文献   

15.
写出更多好新闻,是每一名财经记者的梦想。从笔者多年的新闻实践看,相对而言,“小中见大”的作品获奖的可能性较高。学会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用好“大”“小”辩证法,既是财经记者的基本功,也是斩获好新闻奖项的法宝。  相似文献   

16.
活跃在基层的通讯员一般被形象地称为“土记者”。“土记者”大多生活在农村,直接与农民打交道,对农村的发展变化感同身受,稿件如同泥土一样芬芳朴实,因而很受媒体欢迎。但是,随着社会各种思潮影响,某些“土记者”也在悄悄变味,写出的稿件让人将信将疑;有的完全子虚乌有,宣传出去后影响很坏。笔者一次下乡采访,按照“土记者”提供的线索,找到了采访对象。一交谈,惊诧不已。“土记者”明明交待  相似文献   

17.
今年《新闻战线》第1期发表袁建达的文章《“告记者”引出的反思》。读后想谈点不同看法。袁文首句说:“记者最恨‘告记者’的人。”这一论点(实际是袁文的主旨)有失偏颇。通篇文章给人一种印象:记者不能告,记者怕人告。笔者大小也是个记者,曾多次写过批评报道,被人家按住穿“玻璃小鞋”,险些上法庭。但我却  相似文献   

18.
“无冕之王”一般是人民群众对新闻记者的一种尊称,是社会对新闻职业的一种赞誉。对此荣誉,记者应该谦虚谨慎,不能自冠其名,然而对一种概念,每人可以有各自的理解。笔者认为,在纯新闻写作思维的境界内,记者可以谦称“无冕之王”、堪称“无冕之王”、敢称“无冕之王”。  相似文献   

19.
有人认为采访“两会”的记者总结出三大必备动作:跑、堵、抢。但笔者认为,这还远远不够,采访“两会”是对记者意志、品质、业务能力等综合素质的一次全面考核。  相似文献   

20.
笔者曾听一位基层通讯员讲,他平时采写的新闻稿件,都是寄给某报的一位记者。这位记者见到稿件后稍加修改或索性原封不动,便共同署名发表。更有甚者,有几次他的稿件发表时,署名的记者他并不认识。他对笔者说,这是一些新闻记者为完成新闻采访和发稿任务而采取的一种偷懒办法。据了解,这种“挂名”发稿的现象,在其它一些新闻单位也有不少。记者与通讯员合作写稿本是正常的事情,这样既可以了解基层的详细情况,提高采写质量,又能加强和密切记者与通讯员之间的业务交流和工作联系。但上述那种变味的“合作”和无端的“挂名”,弊病很多:一是容易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