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教育》2007,(11):1-1
有一座“神仙居”位于一片深山老林的山顶。一天,一个年轻人从很远的地方来求见“神仙居”居主,想拜他为师,修得正果。年轻人进了深山老林,走了很久之后,他犯难了,路的前方有三条岔路通向不同的地方。年轻人不知道哪一条路通向山顶。年轻人看见路旁一个老人在睡觉,于是走上前去,叫醒老人,询问通向山顶的路。老人睡眼蒙咙地嘟哝了一句“左边”就又睡过去了。年轻人便从左边那条小路往山顶走去。走了很久,路突然消失在一片树林中,年轻人只好原路返回。回到三岔路口,老人家还在睡觉。年轻人又上前问路。老人家舒舒服服地伸了个懒腰,说:“左边。”随即又不理年轻人了。年轻人正要分辩,转念一想,也许老人家是从下山的角度讲的“左边”。于是,他又拣了右边那条路往山上走。  相似文献   

2.
幸福的真谛     
传说中,原本在人世间,只有一个路口分成的两条路供人们选择:一条路通向光明幸福的天堂,另一条路则通向黑暗痛苦的地狱。一个年轻人和许多人一样,为了寻找天堂,也来到了这个路口。这时,已有许多人堵在了路口。这些人中有年轻力壮的青年,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都在路口徘徊犹豫着。这个年轻人在众人疑惑的目光里,没有一刻停留,径直朝其中的一条路走去。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上前一把拉住了他:“年轻人,你知道通向天堂的路?”年轻人摇了摇头:“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你怎敢冒失地乱闯?你就不怕走到地狱里去?”“与其在这…  相似文献   

3.
山路弯弯     
黄莉萍 《湖北教育》2003,(14):64-64
眼前的山路像一根白色的绸带被舞蹈家舞向山顶.左边一条滑亮的小河随着绸带一起遥迤,一起灵动。山傍着路,路伴着水,水绕着山,好一幅山环水绕的风景画。走到一半,父亲抚摩着我的头说.孩子,山顶就是你要去的地方,后面的路得靠你自己走。就这样,一个18岁的女孩踏着父亲走过无数次的山路,丌  相似文献   

4.
思维体操     
《少年文摘》2013,(2):110-112,17
真正的出路一个顽皮小孩独自闯入一座迷宫,在里面走了很久,一直没有找到出口,孩子吓坏了。这时,他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旁,发现每个路口上面都写了一句话,第一个路口上写着:"这条路通向迷宫的出口。"第二条路口写着:"这条路不通向迷宫的出口。"第三条路口上写着:"另外两条路上写的话,一句是真的,一句是假的,我们保证,上述的话绝不会错。"那么,他要选择哪一条路才能出去呢?打破的水晶波洛侦探的助手报告说:"迈克被杀死了,凶手就是他的仆人,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凶手用的凶器。  相似文献   

5.
盲人和羊     
清晨,雾很大,一个牵着山羊的年轻人在树林里迷了路。这时,年轻人看到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走近之后,他才发现老人的眼睛是瞎的。年轻人问老人是否因为大雾迷了路。老人笑着说:"我的眼睛本来就看不见,下不下大雾对我来说根本没有影响。我走路完全靠记忆,走过的路一般都不会错。你跟着我走吧,虽然走得慢一点,但是一定不会迷路。"年轻人很高兴,牵着山羊跟在老人的身后。他们边走边聊,老人问道:"这大清早,你干什么去呀?"年轻人说:"我要到镇上卖羊。"老人继续问:"你这只羊是公羊还是母羊?养了几年了?"年轻人随口说:"是只母羊,我已经养了三年了。"他们越走雾气越大,年轻人有点担心,便问老人:"这是去镇上的路吗?"这时,老人突然抓住年轻人的  相似文献   

6.
幽默     
《教师博览》2009,(9):32-32
埋怨的病人 大夫:“那个小气的病人又在埋怨什么?”护士:“他说,真倒霉,药还没有吃完病就好了。” 你老过吗 在一条狭窄的小巷里.老人不紧不慢地走着,后边来的年轻人见他不让路,就恼火地说:“老东西!为啥不让路?”老人见年轻人没礼貌,生气地说:“你凭啥非要我让路?”  相似文献   

7.
<正>斯科特·派克有云:“人生错综复杂。每个人都必须走自己的路。”我们总以为未来有千千万万条路可以走,但回头看才会发现,坚持走下去的路可能才是正确的路,即使这条路,少有人走。“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老张的家,是我写小楷的地方,就在挤挤挨挨,未装电梯,看似年久失修的居民楼里。年轻人与孩子早已搬离,坚守于此的大多是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故平日少有人走,一路走来倒也清静。  相似文献   

8.
    
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一个人走在路上,一条人来人往的路上。路边是荒野,荆棘丛生的荒野。荒野的尽头是天,灰蒙蒙的,一望无际的天。路上,人们都朝着一个方向前进,或快跑或徐行。这个人已经走了很久很久,却仍然看不到路的尽头。"路的尽头是什么?"他向一个同样在赶路的人问道。"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路的尽头就是成功啊!只要一直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相似文献   

9.
弯路人生     
正周末与朋友一起去城郊爬山。那是一座不太高的山,但十分陡峭。去山顶有两条道,一条是盘山公路,从山脚蜿蜒到山顶:另一条是笔直的云梯,仅有盘山公路四分之一的路程。朋友走盘山公路,我走云梯,我们约定在山顶会合。我暗暗埋怨朋友犯傻,有近道不走,偏要绕弯路。沿着云梯,我一阶一阶地向山顶赶去,一路上,两旁除了杂草就是参天大树,遮住了天空。路很直,不一会儿就爬上了山顶。我心想,朋友肯定还在山腰慢慢前行,于是自己坐在山顶的凉亭里休息。半个小时后,朋友不急不缓地上来了,与他同行的还有一位不相  相似文献   

10.
卡斯帕尔和泽帕尔躲藏在林子侧面的一堆荆棘里张望着,为了安全起见,他们先躲藏了一会儿,然后悄悄地回到遇见霍琛帕洛茨的地方,在林子的后面找到了沙子踪迹。为了避免被霍琛帕洛茨大盗认出来,卡斯帕尔和泽帕尔交换了帽子,然后沿着留下的踪迹向前走去。走了约有一个小时,他们发现那条沙子踪迹突然在前面的叉道上分叉了:一条通向左边,另一条通向右边!  相似文献   

11.
钓鱼的心态     
有一位年轻人在岸边钓鱼。坐在他旁边的一位老人,也在守着一根长长的钓竿。一段时间过去了,奇怪的是,老人不时能钓到一条条银光闪闪的鱼,而年轻人的浮漂却始终没有动静。年轻人迷惑不解地问老人:“我们钓鱼的地方相同,您也没有用什么特别的诱饵,为什么您能钓到那  相似文献   

12.
眼前的柏油马路像一根白色的绸带被艺术家舞向山顶,左边那条涓亮的小河随着绸带一同逶迤,一起灵动。绸带是带不动山的,因为山是它的依靠,它的背景。山傍着路,路伴着水,水绕着山,好一幅山环水绕的景致。 父亲抚摩着我的头说,孩子,山顶就是你要去的地方,后面的路得靠你自己走。  相似文献   

13.
一群年轻人去登山.一路唱唱笑笑、一路翘首遥望,看着离山顶还有多远,恨不得立马就登上去。路上,他们遇到一位老人。老人走得很慢,他不时看着身边的野花野草,不时低着头,一步一步缓缓地往上登。  相似文献   

14.
空镜子     
一座遥远的大山,一块巨大的顽石阻绝了通向山外的路。荒凉是大山的代名词,人们世世代代都住在这贫瘠的地方,从来没有人去过大山外面。有个年轻人就住在这座山里,从童年到现在,他一直有个梦想,他要走出大山,走出这一片凄凉。于是,年轻人天天来到那块顽石下,对着石头思考:是啊,石头永远不会自己裂开,阳光也不会自己挤进来。一个信念坚定了。此后,一天又一天,年轻人总是扛着锄头来到岩石前,凿下去,凿下去,不间断……一年后,年轻人仍热血沸腾,在顽石下不停敲打。又一年下来,似乎并没有什么进展,顽石还是一动不动地立在那儿…  相似文献   

15.
登山之路     
沈瑱 《作文大王》2022,(4):21-22
我是一条路,一条通向高山山顶的路. 这座高山,向上看不见山顶,也从来没有人登上过山顶,但登山者都慕名而来,想要攻克这道难关,所以我并不感到冷清.可……可所有人都半途而废,我真觉得自己的存在没有什么意义.  相似文献   

16.
程洁 《学前教育》2006,(11):18-20
山的这边告诉周悦,通向山顶的路不止一条,脚下的路也可以通向连绵的大山中不止一座山顶;山的这边,为周悦的双脚源源不断地注入能量;山的这边,有一群伙伴在点点滴滴中给周悦关怀。想起山的那边,30岁的周悦很平静,因为她拥有着山的这边。  相似文献   

17.
鲁迅小说《药》里有一条"灰白的路",它"愈走愈分明",是"一条大道","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庾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这一条路,对小说里的华老栓和革命者夏瑜来说,是一条幸福的但又是一条没有归宿的路。  相似文献   

18.
模拟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个年轻人在深山老林里迷路了,最终三天后才走出来. 有人问他是怎样找到路的.“因为迷路了,所以才找到路.”年轻人说. 迷路了,怎么找得到路呢?人们觉得年轻人的回答不可理解. “正因为迷路了,所以才会想方设法去找路;正因为去找路,所以才有机会找到路.”年轻人答道. 人们明白了:很多路都是在迷路后找到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相似文献   

19.
坚持不懈,直到成功. 我跟随爸爸妈妈来到香山脚下.在阳光的照射下,香山显得十分耀眼,抬头望去,只见绿茫茫的一片,不见山顶.我们选了一条人迹稀少、风景优美的路,向山顶进发. 坚持不懈,直到成功.一步,两步,三步……我们不顾烈焰般的骄阳,不顾小路旁横出的树枝,不顾横冲直撞的飞虫,只顾一步步脚踏实地地走,只为能在太阳落山之前到达山顶,一睹夕阳下的北京城风采.  相似文献   

20.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中有一道作文题很值碍关注.现将这道作文题摘录如下: 阅读下面材料,尝试从中提炼-个有意义的话题,然后围绕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老酋长病危,找来村中三个年轻人,要他们尽可能爬到神山最高处,回来报告见闻,以便确定接班人. 三天后,第一个年轻人回来了.他笑生双靥,衣履光鲜:"酋长,我到达山顶了,我看到了繁花夹道,流泉淙淙,鸟鸣嘤嘤."老酋长笑笑:"孩子,你说的地方不是山顶,而是山麓.你回去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