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敏卿 《兰台世界》2005,(11):60-62
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谱写的一曲英雄乐章,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战争奇迹.长征的胜利不仅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也是中国共产党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壮举.作为当年参与指挥红军长征的主要领导人,周恩来为红军长征的最后胜利做出了伟大的贡献,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周恩来在长征过程中鲜为人知的历史活动加以总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张敏卿 《兰台世界》2005,(10):60-62
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展军队谱写的一曲英雄乐章,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战争奇迹,长征的胜利不仅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也是中国共产党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壮举,作为当年参与指挥红军长征的主要领导人,周恩来为红军长征的最后胜利做出了伟大的贡献,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周恩来的长征过程中鲜为人知的历史活动加以总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长征在儿时的记忆中,是那么的悲壮,是那么的遥远……2005年8月初,我有幸来到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去追寻70年前红军在这里走过的足迹、散落在青山绿水之间的传奇故事,去追寻红色飘带曾浸染过的这一片片山山水……  相似文献   

4.
孙健伟 《北京档案》2016,(10):45-48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长征,是一首雄壮豪迈、大气磅礴的革命交响曲,是一幅波澜壮阔、无坚不摧的历史画面,是一种独立自主、勇往直前的不朽精神。红军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自1936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至今,已整整80年,回顾过去,由得感慨万千。虽然长征已经成为历史,但长征精神却有着永恒不变的价值和光照千秋的缤纷异彩。今年10月,时值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本期“档案文化”栏目特别策划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专题,通过品读尘封档案中的长征,追忆长征途中的点点滴滴,与广大读者一起重走长征路。  相似文献   

5.
在《新安晚报》上有到一则报道,说是崔永元在"我的长征"途中因买狗和别人发生争执;"惊动了110""路人手机记录全过程,云云",大张旗鼓,煞有介事,抢尽了当天娱乐新闻的风头。从人气上来看,这也算是条好新闻。不过,我却从心底里看不起这种挖新闻点的做法。崔永元走他的"长征路",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我想崔永元他应该抱着很认真的态度来做这个事,可媒体却将其演变成谈笑的娱乐新闻。怎么走长征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共产党在战争年代曾经有过两次大的失败,一次是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一次是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在长征路上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这些事件关系到党和红军的命运,如:毛泽东进入中央常委,张国焘分裂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转折。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历史上、情感上的重要路线,在以色列有一条从北到南的路线,在美国有一条当年华盛顿率领军队  相似文献   

7.
《地球的红飘带》是一部具有史诗品格的长篇历史小说。它全方位、全景式的描绘了长征这一历史画卷,深刻揭示了伟大长征精神,成功塑造毛泽东等历史风云人物,艺术上也取得可喜成就。  相似文献   

8.
朱江 《湖北档案》2023,(9):14-17
<正>前言: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是一片红色沃土,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重点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红四方面军、红三军曾转战郧西县。红二十五军从1934年12月到达至1937年8月撤离。目前,郧西县有革命遗址46处,其中,红二十五军遗址15处。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红二十五军转战郧西长征历史步道建设等一批重点项目被列入“十四五”文化保护利用工程项目库。目前,郧西县正在全力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段建设。  相似文献   

9.
方移洪 《档案时空》2016,(12):47-47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系列论述和讲话精神,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年初,常德市武陵区史志档案局抽调力显,查阅、收集,整理长征史料。于10月10日编纂出版了《长征历史知识新编读物》。该书从“数”读长征、长征大事记、中央红军长征重要节点、长征重大事件、长征重要会议、长征重要战役、长征重要人物等24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英雄史诗,是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成功的伟大转折点,被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习近平语).四川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铸就长征精神的众多元素都与四川密切相关,让四川成为红军长征中出奇制胜的战场、会师加油的驿站、战略转移的桥梁和长征精神的主要凝结地.因此,红...  相似文献   

11.
张玲玲 《北京档案》2016,(10):51-53
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一次伟大的战略转移和精神远征--长征。长征是战争史上的奇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岁月荏苒,烽火硝烟早已散去,我们对长征的记忆却历久弥新。长征途中,红军在全国十四省留下大量宣传标语。从宣传标语内容、形式和功能的演变,我们可以管见党和红军在艰苦卓绝的岁月中砥砺前行,逐渐成长、成熟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2.
今年正值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出发七十周年,长征这一史诗般的英雄壮举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光辉,长征精神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在北京,有一位从革命老区走来的钟情于红军长征题材的作家,他就是中国工人杂志社名誉主编郭晨.几十年来,郭晨一直勤恳耕耘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传记和影视创作领域,出版过<贺子珍>、<万水千山只等闲>等12部长篇传记作品,编剧了<特殊连队>、<遵义会议>等十多部影视作品.  相似文献   

13.
张书恒 《军事记者》2004,(12):49-51
“小报告学”,是《解放军报》长征副刊的一个主要栏目.也是整个长征副刊上篇幅最长,影响最大,最受读喜爱的一个栏目。它的鲜活性、故事性,以及贴近基层、贴近读、贴近生活的特点,构成了长征副刊的主要形态特征,同时它也为部队的众多学爱好提供了一个发挥自己学才能的平台。不少至今仍活跃在报告学创作领域的名作家都是在这里发表处女作并由此起步,  相似文献   

14.
199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江西电视台纪录片室也在这一年成立,首先决定拍一部反映长征的电视纪录片。当时四面八方传来不少信息,从中央电视台到各省级台及地市台,甚至境外的宣传媒体,都在准备拍长征片。长征的出发地瑞金、于都等老区采访者蜂涌而至,应接不暇。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标新立异”呢?切口要小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壮举,是一个沉甸甸的大题材,由于条件限制,我们很难去宏观全面地展示,那么我们就必须用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方法来表现这个主题。在办公室的一次闲谈中,李军说起…  相似文献   

15.
周雅 《新闻世界》2022,(7):26-31
从“重走长征路”到“再走长征路”,中国新闻界对于长征的叙述一方面致力于丰富和完善历史记忆,另一方面试图建构叠加在长征这个记忆场景之上的新变化。在“重走”与“再走”中,新闻记者对长征历史的叙述被视为建构公众集体记忆的来源,他们通过共享地理空间、重要战役、寻访亲历者、发掘长征路上新故事等话语,完成对“长征”这一历史事件的集体阐释。经由这项记忆实践,“重走长征路”被内化为新闻界自身历史的一部分,新闻界作为建构长征集体记忆的重要力量形塑起文化权威。  相似文献   

16.
“长征是历史上的第一次”,是我党、我军生存与发展史上的一大转折点。于是在国人心目中,任何伟大而又艰巨的历史进程总会与长征相联想、相比拟。“改革是又一次革命”。我们早就把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喻为“新长征”。而从90年代初直至世纪之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探索而汇成的改革新潮,分明似新长征路上的新雄关、新目标,需要我们发扬长征精神去攻克、去探求。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转型,思想转变,巨大而又深刻,强化了人们的竞争意识与功利追求。这一切展现了经济腾飞的希望,同时却又潜在着精神失落的困惑。如此希望与困惑的并存、交织总是历史转折处客观存在的特殊阶段。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相协调的  相似文献   

17.
王雁翔 《军事记者》2006,(12):14-14
在解放军报今年“记者接力长征日记”报道中,我作为手握最后一棒的记者,在孙晓青总编辑指导下采写的10多篇稿子,受到了编辑和读者的广泛好评。在这里,我结合自己1个多月的采写实践,就如何寻找被历史遗漏的珍宝,让历史题材的稿子生动精彩起来谈一点粗浅体会。正确认识被历史遗漏的珍宝在历史题材宣传报道中的新闻价值。所谓被历史遗漏的珍宝,我理解就是还没有挖掘出来的那些鲜为人知的细节和故事。红军长征中的重大战役、重要会议等,人们已通过历史书籍有所了解,读者更多关注的是红军长征路上还有哪些人和事自己不知道,很希望跟着记者的脚步,…  相似文献   

18.
徐璞  郭秀芝 《兰台世界》2017,(17):125-126
长征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长征与中国医科大学有着血脉的关系,中国医科大学在长征中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一直激励着红医学子在救死扶伤的事业中奉献着,在践行"中国梦"的征途中进行着传承红色基因的新长征。  相似文献   

19.
曹慧民 《军事记者》2006,(12):10-10
我们以当代军人的名义,刚刚完成一个声势浩大的纪念盛典。刊发在本报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特刊《文苑》上的13篇长篇纪实,用引人入胜的文学叙述,讲述了一个真实的长征,构成一幅色彩飞动、激情蒸腾的历史文化长卷,将长征的不朽精神以及70年来的长征文学脉络,嵌入读者的记忆之中。现在,画卷在我面前依次展开。我试图在上面找出规律和启人思索的东西。譬如,它以何种力量如何拨动了读者的心弦?我首先注意到,13篇纪实有一个鲜明的共同点:在挖掘历史题材的文化底蕴上,显出一种“掘进”的力度。这在首篇推出的《长征,震撼心灵的历史细节——在长征诗…  相似文献   

20.
宗帅 《兰台世界》2012,(4):44-45
红军长征,特别是中央红军的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一曲感天动地的壮歌,作为"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早已载入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光辉史册。关于长征这一决策的作出以及为此所做的相关准备,学界一直给予关注和研究。到目前为止,关于长征的准备工作除了遵义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