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沈淦 《教书育人》2004,(6):58-59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首创私人办学的大教育家,传说他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子路则不但名列七十贤人之中,而且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  相似文献   

2.
孔子的得意门生仲由(字子路)在入学前。曾是个流里流气的市井无赖。他好动拳脚,出言不逊,穿着不伦不类。孔子给弟子们上课时,他突然跑来捣乱,摇头晃脑、发出怪叫,搅得孔子连课都上不下去了。不仅如此,他还当众凌辱过孔子。这样的家伙一般人无不敬而远之,但孔子则不然。他觉得这个青年主要是由于家境贫寒,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以至于落到现在这个地步。想到这些,孔子便主动接近他,亲切地与他交谈。  相似文献   

3.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首创私人办学的大教育家 ,传说他有弟子三千 ,贤人七十 ,子路不但名列七十贤人之中 ,而且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子路是鲁国卞 (今山东泗水 )人 ,姓仲名由 ,子路是其字。他性格豪爽 ,质朴而粗俗 ,却又好勇斗狠 ,只比孔子小九岁 ,在拜孔子为师以前 ,不但对孔子一点也不尊重 ,甚至还“陵暴孔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哪里将他放在眼里。孔子却看出子路有很大的可塑性 ,一心要将他引上正路 ,因此不但不生气 ,反而每次见到他时 ,都能以礼相待。渐渐地 ,子路被感动了 ,开始主动接近孔子。一天 ,孔子问子路 :“你喜好什么…  相似文献   

4.
被誉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孔子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老百姓叫他孔圣人,读书人称他孔夫子。是好学、善学、乐学成就了他的博学,而博学成就了他的师者魅力!  相似文献   

5.
孔老夫子一向讲礼,说话时也常常礼不离口。而他对送礼的行为却嗤之以鼻,并以礼来教育送礼之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很久以前的一天,孔子和弟子们正在匆匆赶路,突然遇到了一个自称为子路的人。这个粗鲁的年轻人拦住孔子的去路,还硬要拜孔子为师。  相似文献   

6.
孔子改错     
一天,孔子带领着子路、子贡、颜渊等几个门生外出讲学。师生们来到海州,天空忽然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大作。当地的一个老渔翁把他们领进一个山洞避雨。  相似文献   

7.
孔门弟子中 ,子路犹显特殊 ,他从一介武夫经过孔子的礼义教化 ,成为一名亦文亦武的贤人。其转变过程和成才经历倾注了孔子的大量心血 ,同时也真正反映了孔子的教育艺术  相似文献   

8.
宫纪斋 《教育艺术》2006,(10):66-67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品德高尚,学识渊博,赢得了“万世师表”的尊称,成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相似文献   

9.
读罢《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掩卷深思,我被深深地折服了。文中所及虽日“闲坐”,但于闲坐之外,分明是一种充满着宽容、张扬着个性的“课堂”。  相似文献   

10.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开私学先河,教授弟子三千,其中受业身通者七十七。子路作为孔门第一批弟子之一,在孔子的教育下,由一个野人逐步成为一位儒者,这种教育结果折射出了孔子的教育宗旨是服膺于其政治理想的,即在春秋"礼崩乐坏"的时期,通过"克己复礼"来维护周朝的统治。  相似文献   

11.
中国对于因材施教最有认识的莫过于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下面他与弟子间发生的这个小故事就体现了他对因材施教精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2.
正古人云: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身教胜于言传,其道德品质、人格力量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感化作用;若不能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又怎能面对圣贤和学子而以"师"自居呢?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个"四块糖果"的故事。当时,陶先生任育才小学校长。一天,他发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同学,他当即制止了王友,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放学  相似文献   

13.
14.
孔子饮食     
《现代语文》2007,(11):103-103
孔子是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他对饮食也有自己的独特主张,这些主张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孔子强调"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即在做饭时,要将谷米择拣得精一些,用牛、羊、鱼等腥味重的原料制脍时,要尽量切得薄而细小些。他要求饮食精细和精益求精,不断提高烹饪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5.
16.
孔子的叹息     
孔子设立私学后,曾说凡是自愿送我十条以上肉干的人,我没有不收他做学生加以教诲的。因此,门徒云集,贤人众多。颜回,仁爱;子路,勇猛;曾参,孝道;子贡,口才颇佳;子张,有军事才能……孔子对弟子的论断和评价一向是恰当的,可偶然也有失察的时候。  相似文献   

17.
孔子是举世公认的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被我国历代封建王朝尊奉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在为人师表方面表现出的种种师德风范——献身教育的敬业精神、学而不厌的进取精神、热爱学生的仁慈精神和以身作则的垂范精神,对我们今天的师德教育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孔子     
成立方 《沧州师专学报》2000,16(2):F002-F003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他的祖辈是宋国贵族,由于内部倾轧逃奔鲁国后渐末落,因此他少时“贫且贱”。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从事聚徒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他大约二十岁左右起就开始了教师生涯,三十岁前后从事私人讲学,在教育岗位上渡过了约五十个春秋。他的私人讲学活动顺应社会潮流,内容又符合人们的要求,方法也很得当,在社会上渐渐有了声望,向他求教的人越来越多,弟子多达三千,其中著名的七十余人。孔子的教育思想见解独到…  相似文献   

19.
"君子"是孔子的理想人格。"君子"之为"君子"在于"德"。"君子"的内涵包含内外两个方面:一是"仁",一是"礼"。"仁"是"君子"的内在根源——"情理"。追溯历史痕迹,"礼"是"君子"的行为规范。"仁"、"礼"统一于"君子""文质彬彬"风范之中。于"君子""文质彬彬"的风范中,孔子解决了生民的"安身立命"问题。  相似文献   

20.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开私人讲学之风,是民办教育家的始祖,在历史上有“平民教育家”之称。孔子的影响已不限于中国,孔子学院已遍及全球各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决定设立孔子教育奖,从2006年起每两年评一次,奖励世界各国对教育工作有重大贡献的专家、学者。孔子的教育思想作为孔子博大精深的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仍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