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能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并依据儿童作文发展的规律用正确有序的方法给予指导,相信学生定能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表达出来.于是近几年,我尝试着通过让学生每日写随笔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有序的习作训练,以逐步提高其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2.
作文是学生把自身的所见所闻所感用文字表达出来。因此,作文应充满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但是,目前中小学生的作文却千篇一律,面目雷同。因此,目前中小学主要采用的仿写教学成为众矢之的。而本文通过分析作文仿写的合理性和局限性,提出作文仿写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孙铭 《甘肃教育》2013,(20):76-76
作文是什么?作文究其本质就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也就是所谓“我手写我心”。我从事语文教学二十余年,对于作文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下面简单谈谈心得..  相似文献   

4.
设计理念1.好动贪玩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抓住这一特征适当把游戏引进作文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写,在写中玩,减少对作文的恐惧感,让学生喜欢作文。2.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创设情境,开展活动:激发学生写话的欲望,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有条理地叙述出来,并指导他们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表达出来,以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导写过程一、创设情境,展开想象,激发兴趣1.师生谈话: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龟兔赛跑》这个童话故事吗?小白兔和乌龟赛跑哪个获胜了呀?(乌龟)今天森林里又要举行运动会了,小动物们都去参加了。…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的任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即是指客观事物与主观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融合,最后统一于书面语言的过程。学生作文是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把自己的心里话,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尽管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学会写所见所感"为主线,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写实、感想,经过作文训练"放-收-放"三环节,写生活随笔,写真人真事,抒情悟理,发真情实感,突破作文训练之"写所见所感"关。  相似文献   

7.
“大纲”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由此可见,小学生作文是练习。何谓练习?“反复学习,以求熟练”之意也。那么,要让学生达到熟练地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做,唯有多练笔。怎样练  相似文献   

8.
观察作文,顾名思义,先观察后作文。观察解决材料问题——“找米下锅”。作文,是把观察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即“把米煮成饭”。如何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下笔成文呢?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应抓好以下“五导”:  相似文献   

9.
写作可以检测小学生语文水平,学好写作,就是学会如何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等通过书面语言表达出来。所以,学好写作,是学好语文的关键。但目前,学生对作文普遍存在畏惧心理,认为没有什么写,也不知如何写。所以,教师应先分析写作教学的存在问题,才能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0.
如果能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并依据儿童作文发展的规律用正确有序的方法给予指导,相信学生定能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表达出来。于是近几  相似文献   

11.
周顺贵 《小学生》2010,(9):17-18
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表现,作文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将平时积累的素材予以加工整理,通过文字表达一定思想感情的过程。语文教师要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整个作文教学过程,引导小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用文字表述出来,写出具有真情实感、具体生动的作文。  相似文献   

12.
“情境写作”是指教师精心设计或与学生共同创设某种情境,让学生将所闻、所见、所感用文字表达出来的写作方式。情境写作能够改变作文千篇一律的弊端,学生以命题者提出的情境开展写作,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及独特思考,使作文内容丰富多彩,人物立体形象。以中考作文中的情境写作为主题,结合中考试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既是中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一个令老师和学生普遍感到头痛的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对作文进行理性的思考,从理论上解决什么样的作文才是好作文的问题。所谓写作,就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按基本格式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活动。...  相似文献   

14.
认识与表达     
作文教学就是对学生进行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 ,这是作文教学的基本特点。我们要把握住这个特点 ,把指导学生作文落到实处。一、学会观察强化认识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 ,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 ,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 ,做到有内容可写。内容是学生对外界客观事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它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践。学生的生活越丰富 ,作文内容就越充实 ;学生的生活越贫乏 ,作文的内容也就越平淡。一般来说 ,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有校园生活、家庭生活 ,还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15.
小学作文教学提前起步的尝试景泰县第二小学韩金茹传统的作文教学,一般是在完成拼音、识字,再经过一段阅读教学的训练之后才开始的。这主要是受识字量的制约,在学生没有掌握一定数量汉字的情况下,无法将其所见、所闻、所感用书面表达出来,不得已才这样做的。而采用“...  相似文献   

16.
所谓自编作品集,就是学生把阅读、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记录下来,编集成册而形成的习作集。它是我市“三线结合、综合发展”实验中涌现出的新事物,是指导学生多读多写、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叫“作品集”,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成就感。作品集的内容一般包括阅读作文和生活作文两大类。  一、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指导学生写好阅读作文  阅读作文是指学生由阅读作品激发起创作欲望而写下来的习作。它的主要形式有仿写、续写、扩写、缩写、改写、读后感等。在自由读写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初步掌握几…  相似文献   

17.
单纪正 《成才之路》2009,(10):82-82
所谓自编作品集,就是学生把阅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记录下来.编辑成册而形成的习作集。它是我市“三线结合、综合发展”实验中涌现出的新事物,是指导学生多读多写,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作品集”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成就感,内容一般包括阅读作文和生活作文两大类。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不能单纯就题论题,而要把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作为作文教学的目标.首先要排除学生写作难的思想障碍,让他们明确,作文实际就是写话,即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其次要求学生作文时应尽量写自己的生活,学习环境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同时要把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作文教学始终,学生作文心理素质好了,写作难的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写得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写出来的),尤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作文互改,以改促写,更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王时忠 《学语文》2009,(6):55-55
学生作文是练习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作文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形成写作能力的综合训练过程。简而言之:学生作文就是要解决‘写什么’和‘怎样写’这样两个问题。而对小学生启蒙作文来说,‘写什么’则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20.
正作文写作是教师们普遍反映难教的一门学科,提起作文,学生感觉头疼和无从下笔,没什么可写。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其实简单地说,作文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用语言文字把自己的所见、所想、所感、所思等表达出来,在表达的过程中要注意一定的方式方法,讲究一定的写作表达技巧,按照一定的要求或格式去写,其实这就是写作文。在写作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交给学生一定的写作方法与写作技巧,比如:描写人物性格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