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五四时期开始,先后有不少现代中国作家对自古以来就鲜为人们描写的童心进行了热烈的讴歌,这构成了现代中国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给现代中国文学带来了蓬勃朝气和新鲜风味。它反映了现代中国作家对自然人性的又一种探索,是现代中国作家为异化了的人性所寻求的又一条复归之途。一所谓自然人性,原是西方浪漫主义者常用的一个概念。卢梭最早提出“回到自然”的口号,根据西方学者诺夫乔依的解释,“自然”在这里具有两种涵义,其一指原始的、蛮荒未凿的大自然,其二指的就是自然人性,即一种未经文明社会浸染的人的自然本能与自然情感,一种先验存在的人性完满的自然状态。在西方浪漫主义者的文化构想中,自然人性具有三种表现方式:野性未泯的生命强力,淳厚质朴的风俗人情,天真烂漫的童真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个现代主义作家,劳伦斯十分关注现代文明对人性的异化,在其中短篇小说中生动地再现了人的自然本能与现代机械文明之间的冲突。劳伦斯小说中永恒不变的主题是对扭曲人性的机械文明的鞭挞和对自然人性回归的呼吁。他认为只有回归自然,恢复两性的本来面目,才能使人类摆脱文明的梦魇,远离机器的摧残。  相似文献   

3.
迟子建的小说具有鲜明的诗化风格。作家通过对自然的物性、人性、神性的诗意书写,铺展了人与自然共生共融的和谐景观,构建了人类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在对精神家园的执着追求中,渗透着迟子建对生命存在、人性本质等问题的思考,从而塑造了作家纯真而深邃的诗学品质。  相似文献   

4.
在文化的边缘地带孤独行走的中国现当代作家,深刻表现了原始神性被消解后的文明之痛和自然生命解体后的人性之忧.他们召唤着自然人性与巫术仪式的回归,让在理性中迷失自我的现代人恢复对自然的信仰与敬畏,重建人与自然谐和的精神乐园,实现重造国家民族文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张爱玲在小说创作中自然流露出原罪意识,呈现出复杂而丰富的人性,构成了人物悲剧命运的内在合理性。作者对于人性的弱点有着深切的体认,并倾注了同情和理解。从张爱玲与基督精神的内在联系来看,张爱玲是一位充满悲悯情怀的作家。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自然描述的综合研究指出,该时期作家的自然描述既具有浪漫主义的想象,又具有现实主义的关怀.爱默生的超验主义自然观对当时美国社会物欲横流、人性异化的现象提出了强烈的批判,梭罗的自然描速中包含着鲜明的保护自然的生态伦理思想.而霍桑和梅尔维尔的自然描述不仅时自然的二元含义进行了深刻的揭示,而且时人们企图征服自然的行为发出了严厉的警告.  相似文献   

7.
沈从文和哈代分别是中西方文学史上重要的乡土作家。他们的小说描绘了各自乡土世界里的自然美、人情美,表现了对乡土的眷恋和对工业文明社会的批判。以《边城》和《还乡》为例,比较分析两位作家的生态思想,探讨其共性:追求优美、从容、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至善至美、回归自然、天人合一是他们理想的境界。他们关注人性与人类的生存问题,希望在社会文明进步的过程中,在顺应和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人类能够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和谐共存共荣。  相似文献   

8.
汪曾祺是当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作家,他的小说寄寓了对平凡小人物的同情与怜悯,其文学创作中体现的人道主义关怀和对纯真自然人性的呼唤,与儒家的"仁爱"精神和道家的"道法自然"精神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9.
从五四时期开始,先后有不少现代中国作家对自古以来就鲜为人们描写的童心进行了热烈的汇歌,这构成了现代中国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给现代中国文学带来了蓬勃朝气和新鲜风味。它反映了现代中国作家对自然人性的又一种探索,是现代中国作家为异化了的人性所寻求的又一条复归之途。一  相似文献   

10.
迟子建的创作在当代作家中是卓尔不群的。她的那些富有地域色彩的小说充满自然与人性的美。给人以清新温情的阅读感受。和谐美是迟子建作品里主要的美学特征,她执着于营造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的世界。对美好人性的向往和对人性恶的怜悯是作家营造和谐的途径。迟子建的这种创作并没有脱离当今社会。她对当代社会生活作出深刻的思考之后在作品中对真善美进行了挽留,为现代人提供了“诗意的栖居之地”.而充满地域风情的自然化育了作家超然宁静的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11.
西方的启蒙文学、感伤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等代表性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蕴含着自然与文明对立的主题。西方文学的自然与文明对立主题,是具有现代性的主题。现代性是处在现代条件下的人对现代文明的感觉和态度。18世纪以来的西方众多作家赞美大自然和自然人性,批判现代文明,使其作品具有了现代性特质;作品所表现的以自然对抗文明的主题,具有了现代性批判的深度。西方作家在作品中所表现的现代性批判主题,并不意味着他们故意要与现代文明唱反调,而是为了呵护本真自然的人性、守护人类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2.
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寄寓了诗人对自在的热爱和向往人性自由的思想感情,中国现代作家冰心深受泰戈尔的影响,在她地诗集《繁星》,《春水》中,也通过对自然的歌咏,抒发了诗人对自由,对生命的向往和对人性的礼赞。这些诗歌都是哲理和“爱”相结合的自然的缩影。  相似文献   

13.
表现人性美好是沈从文小说创作的核心之一。在小说中,作家常常通过描写边远乡民身上那种自然、和谐、质朴、善良的性格来歌颂人性的美好,《边城》就是沈从文写得最具人性美的一篇小说。人性美在《边城》中主要体现在亲情和爱情两个方面,并贯穿在凄美的爱情故事之中。  相似文献   

14.
作家沈从文,根植泥土,拓掘生命本源。其创作过程中,始终以探索人生和命运为基本主题,崇尚“人性皆善”,在都市的边缘呼唤自然的生命力;在思乡中把握生命的跃动,重塑民族的品德。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分析黑塞小说《轮下》中第二主人公对十七、十八世纪德国教育体制的反抗为主线,结合浪漫主义自然人性观点,表现"教育产品"中的另类在面对神学院僵化的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时,为自我个性解放时和自我救赎作出的不懈努力,是作家内心表现的"个体意识"和人性发展的释放。  相似文献   

16.
莎士比亚作为后期人文主义代表性作家,深受文艺复兴前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创作延续了早期人文主义作家的世俗人本观念;不同的是,他的创作一直主张自然欲望接受理性的引导,沐浴着上帝之爱。莎士比亚毕生都在用一个杰出的人文主义者的理性精神和基督教的人本意识守护着人性之根,这就使他的思想和剧作闪烁着别样的人性光辉。  相似文献   

17.
沈从文与彭家煌两位湘籍作家在乡土小说创作中表现出了不同的美学倾向.彭家煌着力于丑的暴露,沈从文则侧重于美的挖掘.彭家煌企图通过改造国民精神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沈从文则想通过人性的改造来完成国家民族重建的目的.这种不同的美学倾向在他们作品中表现在对人性、乡土风俗、自然景物的描写上.  相似文献   

18.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英国戏剧家。本文通过列举莎剧中对人性的美好、人性的弱点和人性的丑恶所做的全景式观照,分析莎士比亚关于人性的探究对后世作家的深远影响,力图证明莎士比亚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完成了一个人文主义作家的使命和职责。  相似文献   

19.
五四前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传入中国,当时中国文坛几乎所有作家都知晓弗洛伊德,也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过弗洛伊德的影响.鲁迅的一些小说,以及<野草>的若干篇章,都于潜意识领域,深入发掘人物超常态的心理因素和精神特性,使其作品在透视人物灵魂方面具有了非凡的深度和广度.创造社作家的一些作品,通过对性的大胆和深入的描写,肯定了人的自然本性,给禁锢人性、扼杀人性的封建主义致命的一击.文学研究会作家周作人、杨振生、王以仁、汪敬熙等人的作品,运用弗氏的无意识和性本能的理论,揭示出人物深层次意识中真实存在的心理病变、性苦闷、性压抑和性变态,写出了当时社会环境下人性的本真状态以及封建社会对人性的摧残.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作家沈从文和19世纪英国作家哈代是中西文学史上重要的乡土文学作家。他们的小说都描绘了乡土世界的自然之美、风俗人情之美,表现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工业文明社会的批判。文章通过比较分析中西两位作家描绘乡土世界之现象,探讨作家创作的共性特征:立足于本民族文化,关注人性与人类存在的根本问题,体现出人类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